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7例,20例患者接受胆道支架植入治疗,另外27例给予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20个月,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并进行生存分析,于术后1、2周检测肝功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2例、胆道感染1例、胆汁性腹膜炎2例,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粒子条移位2例。单纯支架植入和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58天(95%CI 135.96~180.04),279天(95%CI 189.59~368.41);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172天(95%CI 115.29~228.47)和284天(95%CI 224.53~342.8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安全可靠、疗效肯定,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5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支架+125I粒子条组)28例,对照组(单纯支架组)27例。均采用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途经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组同时将125I粒子条植入至支架与胆道壁间。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55例患者支架释放位置良好,手术过程成功,未出现支架移位现象。术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均未出现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6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汁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组未发现放射粒子脱落。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95%可信区间6.1~9.9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95%可信区间3.3~6.7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9,P0.05)。结论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明显提高支架通畅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制125I粒子敷贴式鼻饲营养管用于治疗食管癌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4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并伴Ⅲ~Ⅳ级吞咽困难高龄患者行DSA引导下125I粒子敷贴式鼻饲营养管置入术,使125I粒子完全覆盖肿瘤段上下各2 cm行近距离放射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临床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肿瘤吸收剂量[D90(90%肿瘤体积所接受的剂量)]、有无核素脱落、术后并发症及肿瘤控制情况,并比较术前与术后6~8周Karnofsky评分及Neuhaus吞咽困难分级差异。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125I粒子敷贴式鼻饲营养管,技术成功率100%(14/14);手术时间(27.37±4.82)min。临床治疗成功率85.71%(12/14),D90为(52.19±6.64)Gy。9例(9/14,64.29%)患者诉治疗期间胸骨后间断性疼痛,可耐受。未发生核素脱落及其他并发症,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2.86%(13/14)。术后6~8周Karnofsky评分(t=-2.75,P=0.01)及Neuhaus分级(Z=9.72,P<0.0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125I粒子敷贴式鼻饲营养管制作及置入简单、便捷,可同时实现近距离放射治疗和胃肠营养。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89例,A组45例(单纯TACE术),B组44例(TACE术后7~10天内序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严格遵从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的方案进行粒子布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CT扫描显示的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及术后6、9个月的生存率,两组局部控制率及术后6、9个月生存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随访术后第2、4月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CR+PR)A组是24.44%(11/45),17.78%(8/45),B组为54.55%(24/44),47.73%(21/44),P<0.0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6、9个月存活率分别是62.22%(28/45),42.22%(19/45),B组术后6、9个月存活率分别是90.91%(40/44),72.73%(32/44),两组同期P值均小于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确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双链鼻饲营养管用于治疗食管癌合并Ⅳ级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对10例食管癌合并Ⅳ级吞咽困难患者采用介入导管技术开通食管闭塞段,沿导丝送入新型一体化携~(125)I粒子双链鼻饲营养管,使粒子段跨越食管闭塞段,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统计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术前与术后3天剂量学参数等指标;术后2个月根据Karnofsky评分、Neuhaus吞咽困难分级评价治疗效果,共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10例均顺利置入携~(125)I粒子双链鼻饲营养管,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70%,无严重并发症。术前与术后90%肿瘤靶区(GTV)剂量(D_(90%))、GTV最小边缘剂量(mPD)、GTV接受200%及1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_(200%)、V_(100%))、适形指数(CI)及靶区外体积指数(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个月Karnofsky评分、Neuhaus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1),肿瘤局部控制率70%。随访半年,再发食管梗阻1例,死亡2例,7例未复发。结论一体化可携带~(125)I粒子双链鼻饲营养管可同时实现胃肠营养和近距离放疗,用于治疗食管癌合并Ⅳ级吞咽困难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 方法 18例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W+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 结果 全组18例22个病灶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18例随访7~16个月,全部存活,近期平均生存期9.5个月.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18例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 W 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结果全组18例22个病灶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18例随访7~16个月,全部存活,近期平均生存期9.5个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对1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转移瘤实质内及肿瘤边缘.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行肿瘤影像学评价,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0例,稳定(no change,NC)3例.随访至今全组15例全部存活,随访时间最长20个月,最短6个月,近期平均生存期12个月.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及通气导管辅助下~(125)I粒子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180例。分析~(125)I气管支架植入前、后患者气促评级、血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频率,术后随访患者的~(125)I支架情况、临床症状及生存情况。结果 180例均成功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植入术,共植入~(125)I支架180枚,其中筒状支架132枚、"Y"型支架34枚、"L"型支架14枚。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显著缓解。本组患者SaO2由术前的(80.60±3.87)%提高至术后的(94.3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2,P0.01);呼吸频率由术前的(29.36±3.20)次/分改善至术后的(19.29±2.19)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9,P0.01)。术后随访3~13个月,6例患者出现~(125)I支架再狭窄;患者生存期为49~401天,平均(182±94)天,患者60天生存率的估计值为0.99,180天生存率的估计值为0.65。结论局部麻醉及通气导管辅助下~(125)I气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食管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的方法和护理.方法:我院5例食道癌患者在内镜下行食管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采取防护措施后安装125I粒子入支架离子壳内.进镜观:距门齿34-38cm可见肿瘤环形腔内生长,狭窄段约4cm,进镜阻力较大,有接触性出血,于胃留置导丝退镜,沿导丝插入支架植入器,内镜直视下缓慢释放8.0cm×2.0cm支架一枚,上口完全开放,距门齿31cm,最上排粒子位于最狭窄处开放良好,退镜.结果:5例患者经内镜下行食管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后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未出现食道破裂穿孔、出血、感染、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是治疗食道癌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内镜下放射粒子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SVCS,其中23例接受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支架组)、17例接受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联合组);比较组间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以及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 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联合组与支架组临床成功率(94.12% vs. 91.30%)、并发症发生率(17.65% vs. 8.70%),术后1个月支架通畅率(100% vs. 91.30%)、2个月支架通畅率(100% vs. 82.61%),以及患者中位PFS(4.12个月vs. 3.83个月)和中位OS(22.44个月vs. 20.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个月联合组支架通畅率高于支架组(100% vs. 78.26%,P<0.05)。结论 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治疗SVCS短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胰腺动脉灌注(PAI)治疗中晚期胰腺癌(AP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APC患者分成^125I粒子植入联合PAI组(A组n=21)和单纯PAI组(B组n=28)。A组中16例伴肝转移,其中14例同时接受TACE,2例接受经皮穿刺肝肿瘤无水乙醇注射(PEI);B组中20例伴肝转移,其中17例同时接受TACE,3例接受PEI。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临床受益率、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整体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1.90%(13/21)和76.19%(16/21),均高于B组的32.14%(9/28)、46.43%(1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中疼痛评分降低〉50%者达到76.47%(13/17),高于B组的26.09%(6/23,P〈0.05);A组中位生存期为286天,明显高于B组的194天(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PAI对APC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22例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验组),28例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观察门静脉再通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个月和6.0个月;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再通、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手足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HCC合并静脉癌栓患者,其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2例合并肝静脉癌栓。对静脉癌栓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进行剂量验证。随访评估癌栓治疗效果,计算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观察放射性损伤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随访期间未见癌栓复发,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0.00%(9/10),疾病控制率达100%(10/10)。术后患者生存期为8~3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0%,术后2年生存率为40.00%。2例术中出现肝出血、2例术中出现肝区疼痛,2例术后轻度恶心、食欲下降,未发生急晚期放射性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HCC合并静脉癌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研究组,n=20)或术后常规放疗(对照组,n=40)的MESCC病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神经功能预后、生存期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KP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相近。研究组术后1周和1个月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KPS评分相近。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90.0%(18/20)和75.0%(30/40)的患者具备行走能力,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0个月(95%可信区间:4.3~13.7个月)和6.6个月(95%可信区间:3.8~9.0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20)和15.0%(6/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结合术中125I粒子植入治疗MESCC在短期疼痛缓解和一般体力状态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联合术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宜消融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82例不宜消融的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40例,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2例,予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血清甲胎蛋白(AFP)、并发症、客观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术后3、6个月客观有效率[85.00%(34/40)、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26/42)、45.24%(19/42);P均<0.0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对照组为10.7个月;联合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50%、54.30%、23.30%,对照组为45.20%、32.60%、13.60%。联合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肝功能及血常规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125I治疗不宜消融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治疗的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观察术后肿瘤疗效反应、患者生存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评价联合治疗疗效。 结果 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例发生中度不良反应,未见重度不良反应。术后随访8~49个月,术后1个月卡诺夫斯基绩效状态量表(KPS)评分显著提高(P=0.019);术后6个月5例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客观反应率为70.00%,局部控制率为90.00%;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0.5个月,总生存率45.00%。结论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用于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碘125(~(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胰腺癌治疗技术,临床实践显示,它对胰腺癌患者的疼痛缓解、肿瘤进展控制、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时间延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笔者就~(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