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在结节性硬化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例结节性硬化合并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包括高选择性肾血管栓塞、肾部分切除术及依维莫司的综合治疗,对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接受了高选择性肾血管栓塞术加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应用依维莫司治疗2个月,左肾肿瘤最大直径缩小60%(5.1cm),停药3个月后接受左肾部分切除术,痊愈出院,随访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进展。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患者治疗必须考虑肾功能的保留问题,对于一些无法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术前行依维莫司新辅助治疗,使患者获得手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方法 对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22例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出血,2例未能排除肾癌出血.3例保守治疗,4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17例急诊手术.结果 3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病情稳定,2例改行手术治疗.4例行肾动脉栓塞术患者栓塞成功,出血停止.4例行肾切除术,13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5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出血.随访3个月~6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的重要手段.治疗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肾动脉栓塞或者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12.5%)术前误诊.诊断正确率B超为52.6%(10/19),CT为75%(9/12),MRI为80%(12/15),B超联合CT为90%(9/10).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局部剜除术为主.结论应提高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治疗中尽量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保留肾单位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资料 ,观察术前及术后肾功能、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等。肿瘤剜除术 3 1例 ,肾部分切除 15例 ,原位灌注肾部分切除术 3例 ;其中 3例患者术前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结果 切除肿瘤平均直径 6.0cm (2 .5~ 16.0cm) ,3例原位灌注肾部分切除术肿块直径分别为 10 .5cm、12 .0cm和 15.0cm。 49例术中平均失血量 3 10ml (50~ 10 0 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及术后 10d血肌酐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89± 2 6)mmol/Lvs (98± 3 4 )mmol/L ,P>0 .0 5]。 45例平均随访 3 6个月 (1~ 76个月 ) ,无肿瘤复发或需血液透析治疗者。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外科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症较散发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侵袭性强,通常多推荐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法。作者对1984至2 0 0 0年间的6例男性和6例女性(平均年龄2 8.8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均为双侧多发肿瘤(平均直径6 .6cm)。其中10个病灶被划分为小病灶(<4cm) ,6个为中等病灶(4~10cm) ,8个为大病灶(>10cm)。每年进行CT随访观察,采用栓塞治疗后随访改为每半年复查一次CT。除3个病灶进行预防性治疗外,有2 0 %、5 0 %和10 0 %的小、中、大病灶因出现症状而需要治疗。14个病灶在进行随访的观察中,8个长大,4个需要处理。所有病例均未…  相似文献   

6.
介入栓塞术联合术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颌面部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数字减影成像显影下血管介入栓塞技术联合术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对6例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行血管介入造影检查,并超选择性插管栓塞供血动脉及病灶,注入聚乙烯醇颗粒、无水乙醇等栓塞剂栓塞畸形血管团,术后根据恢复情况定期在病灶血管腔内注射无水乙醇。结果:6例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均栓塞成功,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介入造影下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联合术后无水乙醇是治疗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2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方法。 方法 总结分析 7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 χ2 检验。 结果  13例 (18.1% )术前误诊。诊断正确率B超为 73.6 % (5 3/ 72 ) ,CT为 81.9% (5 9/ 72 ) ,两者同时误诊者 10例 (13.9% )。直径 <4cm的肿瘤误诊率高于≥ 4cm者 ,P <0 .0 5。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主 ,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及术中暂时阻断肾动脉可显著减少出血。 结论 应提高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水平 ,采取各种措施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8.
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例经B超、CT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左肾1例,右肾1例,双肾1例,突然出现腰腹痛、神志淡漠,血压下降等出血症状,急诊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栓塞剂用无水酒精和弹簧圈。结果3例患者造影发现:肿瘤区血管紊乱并有动脉瘤形成,栓塞后造影显示:肿瘤血管血供减少,肿瘤内载有动脉瘤血供闭塞。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患者血压上升,临床症状改善。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并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肾组织,应作为急诊出血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良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很少呈现侵犯肾静脉,下腔静脉和心房。报道2例良性肾脏AML并下腔静脉瘤栓,探讨AML的恶性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两侧患者均行介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右肾根治性切除和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术后无不适症状,术后复诊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良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侵犯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呈现恶性肿瘤特征。鉴于肿瘤栓子进入心脏和肺的风险,应及时手术处理肾AML及下腔静脉栓子。  相似文献   

10.
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长期疗效。1991年7月至2002年6月,对19例患者采取动脉栓塞治疗30个AML,其中10例结节性硬化症(Ts)患者为多发性AML,另9例患者为散发孤立AML。29个肿瘤采用乙醇混合碘油进行硬化,另1个除使用乙醇/碘油混合物外还加用了螺旋线圈。30个肿瘤均栓塞完全,血管造影表现为血流停滞和滋养动脉消失。平均随访52(6~132)个月,评估栓塞治疗效果。肿瘤直径增加2cm或重新出现症状而需再次治疗定义为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对5例超声和CT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以弹簧圈栓塞肿瘤的破裂部分。对于肿瘤的未破裂部分,首先注入适量碘化油,再以数枚弹簧圈栓塞其主干。结果 5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出血停止。随访3个月~7年,均未再次发生出血,复查肾功能正常;肿瘤平均直径从(8.7±2.6)cm缩小至(5.3±1.6)cm。结论介入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Study Type – Therapy (case series)
Level of Evidence 4

OBJECTIVE

To present our institution’s experience of selective embolization of renal angiomyolipomas with alcohol and the long‐term follow up data.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34 patients treated between October 1997 and October 2007 (29 women and five men, mean age 44 years). Of these patients, nine had tuberous sclerosis, 14 were bilateral and 16 were multifocal. Indications for treatment were previous haemorrhage (14), size >4 cm (19) and increasing size over a short period (one). The largest treated lesion was 24.4 cm, and the mean (range) size was 11.9 (2.9–24.4) cm.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elective embolization using a mixture of alcohol and lipiodol. Three patients also had coiling of aneurysms and two patients had additional embolization with polyvinyl alcohol particles. The follow‐up was both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with recurrence defined as growth by >2 cm or symptoms requiring furth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echnical success rate was 100%, with only on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 of non‐target renal embolization, with self‐limiting effects. Minor complications included 11 patients with 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 all of which settled with conservative measures. The mean (range) combined radiological and clinical follow‐up was 44.2 (12–116) months, with all patients having a follow‐up of >1 year. Radiolog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97%, with only one lesion growing by >2 cm. The combined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success rate was 85%, with two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two having repeat embolization and one currently offered surgery due to a recent increase in size.

CONCLUSION

Our study provides long‐term evidence that selec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alcohol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85%) and preventing tumour progression (97%) in patients with renal angiomyolipom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64层MSCT血管成像的影像表现与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6例肾动静脉畸形患者接受CTA及栓塞治疗,评价影像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经肾动脉CTA及DSA检查确诊为静脉曲张型肾动静脉畸形;3例分流速度慢的患者采用单纯无水乙醇栓塞;3例分流速度快的患者中1例单独用无水乙醇,另2例采用无水乙醇+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均1次栓塞成功;复查增强CT并重建CTA显示畸形血管消失,肾实质梗死体积5%~22%。结论 CTA可作为静脉曲张型肾动静脉畸形栓塞前诊断及栓塞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无水乙醇栓塞治疗静脉曲张型肾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方法,与PVA配合使用可能减少无水乙醇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PCNL术后并发肾出血的35例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栓塞材料为0.018in微弹簧圈,部分病例加用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中造影发现24例单纯肾段以下小动脉损伤,6例合并假性动脉瘤,5例合并动静脉瘘。全部35例患者均成功栓塞肾动脉出血分支,术后1-4天血尿症状消失,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安全、快速、有效,可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患者,其中42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之后28例接受单纯介入治疗、14例经介入治疗后转外科手术;8例直接接受外科手术探查。观察血管造影表现,记录介入治疗方案,分析止血效果。结果 50例总体止血成功率66.00%(33/50),死亡率34.00%(17/50);单纯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82.14%(23/28),死亡率17.86%(5/28)。42例血管造影中,26例可见阳性征象,其中假性动脉瘤[46.15%(12/26)]最常见,肝固有/肝总动脉[53.85%(14/26)]最常受累;其中24例主要以弹簧圈栓塞,包括8例单纯弹簧圈、12例采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及4例以弹簧圈联合PVA颗粒进行栓塞;2例于肝动脉植入覆膜支架。结论介入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晚期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VAA)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介入治疗VAA患者(41个瘤灶),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12个肾动脉瘤、8个脾动脉瘤行动脉瘤填塞术,其中5个脾动脉瘤、5个肾动脉瘤采用裸支架辅助填塞;对13个脾动脉瘤、1个肝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对4个肾动脉瘤行载瘤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3个采用多层裸支架植入术、1个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对2个肾动脉瘤、1个腹腔干动脉瘤行保守治疗;均获得成功。1个脾动脉瘤栓塞术后出现部分脾梗死,1个左肾多发动脉瘤植入支架后瘤腔小部分显影。术后随访12~55个月,平均(23.44±12.48)个月,期间脾梗死者梗死面积未增大、未见脓肿形成,瘤腔部分显影病变显影面积未增大。30例患者中,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余均存活,无VAA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VAA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术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例因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大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介入栓塞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共接受介入栓塞治疗21次;4例患者出血责任血管为颈内动脉,采用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载瘤段,15例患者责任血管为上颌动脉分支,采用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1例患者为右侧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采用PVA颗粒及弹簧圈栓塞。对所有患者治疗均有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血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医源性肾动脉损伤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肾穿刺活检或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量肉眼血尿患者实施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术,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与弹簧圈。结果 11例中,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5例,动脉-肾盏瘘2例;损伤血管为肾脏后段、下段动脉及其叶间动脉分支,单支血管损伤10例,多支血管损伤1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4例,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4例,二者联合栓塞3例,其中1例为明胶海绵栓塞24h后复发尿血改用弹簧圈栓塞。栓塞后10min造影示出血征象消失,1~3天后患者血尿逐渐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动静脉瘘为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主要表现,以单发病变多见;超选择性动肾脉造影可迅速明确诊断,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微创、安全、有效,应作为治疗医源性肾动脉损伤性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ACE联合瘘口栓塞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伴HAPF的中晚期PHC患者,根据肝动脉造影中门静脉显影时间将HAPF分为低流量型(<1 s,31例)、中流量型(1~3 s,25例)及高流量型(>3 s,9例),均给予TACE联合瘘口栓塞治疗。统计术后1个月瘘口封堵情况和临床疗效,及术后3、6、12、24个月患者生存率。结果 48例(73.85%,48/65)HAPF患者经一次性完全封堵,包括26例(26/31,83.87%)低流量型、18例(18/25,72.00%)中流量型及4例(4/9,44.44%)高流量型(P=0.046)。治疗后肿瘤进展11例,稳定19例,缓解35例,其中低流量型HAPF患者肿瘤进展2例、稳定3例、缓解26例,中流量型、高流量型HAPF患者分别为2、14、9例及7、2、0例(P=0.001)。术后3个月患者生存率为87.69%(57/65),6个月67.69%(44/65),12个月43.08%(28/65),24个月6.15%(4/65);低、中、高流量型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ACE联合瘘口栓塞可有效治疗PHC合并HAPF,且对低流量型HAPF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表现和栓塞治疗情况,评价栓塞治疗效果、休克指数1.0、1.0~1.5、1.5时血管造影和栓塞止血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69例共进行88例次血管造影,血管造影阳性率75.00%(66/88),行介入栓塞治疗67例次,止血成功49例次(49/67,73.13%);休克指数1.0~1.5时,血管造影阳性率达89.19%(33/37),栓塞止血成功率77.42%(24/31)。8例患者介入止血术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腹部肿瘤术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止血时应关注休克指数,尽早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在血管造影为阴性结果时,经验性栓塞治疗并不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