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周口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8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口服消银颗粒,1袋/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疏风解毒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4%、8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4、IL-17、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4、IL-17、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PASI评分和相关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200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消银颗粒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阿维A 胶囊口服,消银颗粒组加用消银颗粒冲服,两组连用12周。结果消银颗粒组优良率为71.0%(71/100),高于对照组的52.0%(52/100);不良反应发生率5.0%(5/100),低于对照组的14.0%(1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银颗粒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用阿维A胶囊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也更少。  相似文献   

3.
宋晓静 《中国药业》2013,22(4):82-82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10 mg阿维A胶囊,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5 g消银颗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皮损及不良反应。结果平均起效时间对照组为(3.2±1.1)周,治疗组为(2.3±1.3)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5.81%,治疗组为76.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予消银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3%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3.9%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2.5 mg/次,间隔12 h,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TNF-α、IL-1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ASI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NF-α及IL-18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16%、1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TNF-α及IL-18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仅给予他扎罗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8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17、TNF-α、IL-2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IL-17、TNF-α、IL-22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消银颗粒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75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消银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81.08%(30/3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水平及IL-10、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维A胶囊+消银颗粒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银屑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炎消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8例细菌性阴道炎,根据门诊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每日晚上临睡前清洗外阴后将1粒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置于阴道后穹窿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妇炎消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阴道灌洗液指标、阴道分泌物化验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7.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带量评分、白带异味评分、阴道瘙痒评分、黏膜充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带量评分、白带异味评分、阴道瘙痒评分、黏膜充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阴道灌洗液中IL-6、IL-13、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阳性例数、胺试验阳性例数和p H值4.5例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线索细胞阳性例数、胺试验阳性例数和p H值4.5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6.47%、5.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消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炎症反应,促进阴道微生态环境改善,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克银丸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河南省职工医院诊治的银屑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维A胶囊,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克银丸,10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脂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PASI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γ-干扰素(IFN-γ)、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产物(LPO)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载脂蛋白A1(ApoA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更显著(P0.05)。结论克银丸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血脂代谢水平和氧化应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金胃肠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十二指肠溃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铋钾颗粒,2.0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金胃肠胶囊,2.0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95%、97.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痛评分、腹胀评分、反酸嗳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白细胞介素-10(IL-10)、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β、IL-17、IL-23、TNF-α、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10、PGE_2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水平都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GRP、SS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金胃肠胶囊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和胃肠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2.0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N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降低,血清IL-35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酯胶囊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五酯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乙肝病毒基因(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9.81%、8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IL-17、IL-22、HBV-DN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酯胶囊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化验指标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脾益肠丸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3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脾益肠丸,6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积分、Sutherland DAI积分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IL-10和IL-13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积分、Sutherland DAI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IL-17、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IL-10、IL-1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肠丸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收治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替溴铵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痛泻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腹泻症状、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频率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患者排便频率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6(CCL-16)、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CCL-16、IL-17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DAO、D-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疗效和症状改善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刘磊  张舒  周悦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343-3346
目的探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根据挂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628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杜仲健骨颗粒,12 g/次,3次/d。两组患者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WOMAC、VAS、LKSS和ISOA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环氧化酶-2(COX-2)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6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WOMAC评分、VAS评分、ISO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LKS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hs-CRP、COMP、IL-17、MMP-3、COX-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机体hs-CRP、COMP、IL-17、MMP-3、COX-2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双嘧达莫片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双嘧达莫片,3.0 mg/(kg·d),平均分3次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玉屏风颗粒,3~8岁,3次/d,半袋/次,8~12岁,3次/d,1袋/次。两组患儿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TLT1)、白细胞介素(IL)-9、IL-21、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的80.95%更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肤紫癫、腹痛、关节症状、肾脏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LT1、IL-9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TLT1、IL-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2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治疗前,Treg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h17、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双嘧达莫片可用于儿童过敏性紫癜,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平衡,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武汉市优抚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片,第一周剂量为5 mg/d,第二周剂量为10 mg/d,然后依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增加剂量至15 mg/d,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社会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6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和社会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IL-6、NGF及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2、IL-6、NGF及BDN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社会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子养亲汤(SZ)对大鼠实验性支气管哮喘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诱发支气管哮喘,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1 mg/kg)组、SZ治疗(200 mg/kg)组和SZ单给药(不造模,200 mg/kg)组。试剂盒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ELISA试剂盒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性生物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Dunger''s稀释液染色法进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BALF中氧化氮应激生物标记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LF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RNA水平。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匀浆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肺中尿皮质素(UCN)的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Z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IgE水平(P<0.05);显著降低BALF中MDA含量,同时显著提高SOD活性和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BALF中IL-4、IL-5、IL-13、IFN-γ和TNF-α水平(P<0.05);显著降低肺组织中SP-D和UCN的蛋白表达(P<0.05);HE染色结果表明,SZ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炎症病变。结论 SZ可通过下调SP-D和UCN表达改善OVA诱导的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苏颗粒,3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疾病生活质量(GERD-HRQL)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