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脑中线移位以及脑疝和脑室积血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28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的32例经单因素分析,与患者的年龄、术前GCS评分、年龄、脑内血肿量、脑出血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关系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CS评分、血肿量及脑室积血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影响基底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年龄、GCS评分、出血量及脑室积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的小骨窗开颅手术时机选择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结局影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30例),脑出血6 h内进行手术;早期组(38例),脑出血6~48 h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后1、3及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量表评分标准(CS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及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与超早期组比较,早期组术后1和3个月的GCS评分和NIHSS评分较低(P0.05),术后6个月的GCS评分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在各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与超早期组比较,早期组的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P0.05)、再出血率和再住院率较低(P0.05)。结论不同的小骨窗开颅手术时机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预后结局存在差异,应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TBG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病例中,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30例。伤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GOS 5分24例,中度残疾,生活能简单自理GOS 4分7例.重度致残GOS 3分12例,持续植物生存GOS 2分,0例,死亡GOS 1分2例。结论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发病率低而致残率较高,患者的年龄、血肿大小、颅内压、伴发其他颅内损伤等因素均可影响预后,早期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从1990年~1995年收治了经CT和手术后证实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180例,多数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出院后半年以上随访,证明手术疗效满意。本文就与此病相关的血肿分型,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了分析,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134例,女性46例,年龄16~87岁,平均59.6岁。65岁以上者86例,约占48%,有高血压病史者166例,最长35年,最短3年,人院时平均血压在30/16kPa,最高达38/18kPa,其发病诱因与劳累、饮酒、生气及精神紧张有关。二、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为突然发病,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定向穿刺技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经CT证实为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且出血量为30~60ml的患者109例,均采取CT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三组:A组从发病到手术时间≤6h,B组6~24h,C组24~72h。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d内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死亡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A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20.00%,8/40)明显高于B组(4.55%,2/44)和c组(0.00%)(P〈0.05),而B组和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fP〉0.05);术后3月c组死亡率(36.00%,9/25)明显高于B组(4.55%,2/44)和A组(12.50%,5/40)(P〈0.05),而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c组ADL1-3级患者比例(37.50%,6/16)明显低于A组(71.43%,25/35)和B组(69.05%,29/42)(P〈0.05),而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命体征平稳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出血后6—24h手术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再次出血率和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8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通过YL-1型血肿粉碎针进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4周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术后CT显示清除血肿量(35.55士14.93)ml,血肿清除率90%以上2例,80%以上18例,70%以上38例;术后2周时血肿基本消失,术后4周治疗总有效率67.24%,病死率18.87%。结论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9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OS评分、GCS评分、高血压、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肺部感染及血糖与预后有关联.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出血量和血糖是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发病时GCS评分、出血量和血糖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01—2018-12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术前GCS评分9~15分、术前血肿量40~60 mL、术前空腹血糖7.8 mmol/L、未破入脑室、超早期手术、未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GCS、术前血肿量、术前空腹血糖、破入脑室、手术时机、合并肺部感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影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而超早期手术、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等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术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14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病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部位、出血量选择不同的手术术式,传统开颅46例,选择额颞大骨瓣颞中回入路;选择直切口小骨窗微创开颅96例,一般根据头颅CT定位血肿量最大径处的皮层入路。结果本组有36例小骨窗微创开颅患者术后因再出血、或难以度过脑水肿期,而出现病情加重。选择额颞大骨瓣的患者中,术后仅有5例因为再出血、或难以度过脑水肿期,出现病情恶化(P〈0.05)。结论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血肿部位、血肿量、脑组织受损范围等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118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对11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8例患者,发病后60日存活93例,其中ADLⅠ级20例,Ⅱ级40例,Ⅲ级21例,Ⅳ级11例,Ⅴ级1例;死亡25例,死亡率21.2%。结论适当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计分法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有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预后判定及治疗方案选择的评估方法。方法 根据HICH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三之间与预后的关系,提出一种用计分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结果 依本计分法,对260例HICH病人的计分进行分组,并将各组病人计分的均数与病死率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r1=0.9757,r2=0.9973),经相关系数显性检验(P<0.0005),相关关系非常显。在非手术组与手术组病死情况比较中,计分61~100组,手术组疗效优于非手术组,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有显性差异(y^2=5.67,P<0.05)。结论 计分法能较客观地反映HICH病人的预后,并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手术方式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比例明显增加。本组对7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根据血肿量多少)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崔尧元,卞留贯,张晓彪,李仲冕,赵竹青我们从1982~1993年施行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38例,死亡10例,本文就如何提高外科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进行探讨。临床资料和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8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0-01~2003-04共收治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影响基底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基底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7例经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糖、C-反应蛋白(CRP)水平、出血量、中线移位、脑室出血]与其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GCS评分、血糖、血肿量中线移位及脑室出血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 ~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CS评分、血肿量及脑室出血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 <0.05 ~0.005).结论 影响基底节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年龄、GCS评分、出血量及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6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9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31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11例,Ⅳ级(卧床,意识稍醒)4例,Ⅴ级(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策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前GCS评分,及术后24小时GCS评分,并对存活患者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随访,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统计分析显示血肿量、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移位大于10mm、术前GCS评分和手术时机5个变量均与预后相关,而与年龄、术后24 h的GCS评分以及手术方式无显著关系。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均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患者预后与血肿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移位程度、术前GCS评分和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们1998年2月~2002年12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3~69岁。有高血压病史24例。CT扫描示血肿均位于基底节区域,4例破入脑室系统。血肿量40~60 ml20例,> 60~80 ml 10例,>80~120 ml 2例;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大于1 cm者6例。术前浅昏迷5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一侧肌力0级7例,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2例;锥体束征阳性22例。1.2手术方法静脉麻醉,气管内插管。根据病人的年龄,CT显示的血肿大小、部位及中线结构移位情况,结合临床表现,有无脑疝出现,采取两种开颅术式:一种是颞肌下去骨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神经内镜下由皮层穿刺行血肿清除。总结分析患者的疗效,以及神经内镜下止血、提高血肿清除率、防止再出血的手术技术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脑出血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术前平均血肿体积为(48.81±9.13) cm~3,术中出血量(120.12±21.27) mL,手术时间(83.11±12.56) min。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示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0.33%。术后,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死亡。术后平均随访患者6个月以上,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Ⅰ级者17例、Ⅱ级4例、Ⅲ级5例、Ⅳ级3例。结论神经内镜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清除术中具有创伤小、对脑组织激惹较小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副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