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梅桃  赵惠芬 《中国校医》2013,27(8):605-605,607
目的降低动静脉内瘘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共98位患者施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护理。结果 93例手术成功,5例术后内瘘阻塞、失败。结论加强对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延长其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经验,以便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有28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21例溶栓成功(成功率75.0%),11例患者和7例溶栓未成功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效果好。结论在基层医院,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时间〈36h者,首选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时间〉36h者,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静脉内瘘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非优势手,局麻下行动静脉内瘘术。结果实施动静脉内瘘术62例,成功60例,成功率96.8%。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手术部位与方法的选择,是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及长期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对80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术前、透析中及术后观察护理。经过精心的护理,80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全部手术成功且内瘘使用良好。可见,对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精心的护理,是获得手术成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龚丽萍 《现代保健》2012,(26):49-50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4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除3例出现动静脉内瘘堵塞和2例内瘘狭窄外,其余38例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血流量达300~40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结论:只有加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的精心护理,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尿毒症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探讨其失功的原因.方法 对采用前臂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的34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内瘘使用情况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的关系.结果 内瘘使用时间≥2年者以慢性肾炎居多,糖尿病肾病最少;内瘘建立1年内出现内瘘失功103例,其发生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其次是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两者与慢性肾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患者内瘘使用时间短,术后失功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戴春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55-2456
目的 探讨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以及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52例动静脉内瘘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透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以及护理的有效方法.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4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且内瘘的使用性良好,40例患者的生存期在5年以上.结论 给予动静脉内瘘患者有效的穿刺治疗以及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周血组织蛋白酶(Cat)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及尿激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12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72例(狭窄组), 未发生动静脉瘘狭窄48例(未狭窄组)。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 并评价治疗效果;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动静脉内瘘狭窄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Cat K和S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评价外周血Cat K和S水平对MHD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外周血Cat K和S水平明显高于未狭窄组[(404.34 ± 12.43)μg/L比(344.22 ± 12.09)μg/L和(124.55 ± 13.43)μg/L比(84.60 ± 12.45)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39和16.68, P<0.01)。DSA检查结果显示, 动静脉内瘘轻度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水蛭地龙注射液对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9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在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不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水蛭地龙注射液治疗,术后2周、8周分别观察切口愈合和内瘘成熟的情况.结果 术后2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内瘘闭塞,对照组共有10例发生内瘘闭塞;治疗组切口愈合率96.0%(48/50),较对照组的85.7%(36/42)切口愈合快;术后8周,治疗组血流峰值速度(820.37±60.46)ml/min,较对照组的(752.40±71.04)ml/min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蛭地龙注射液能有效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尿毒症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探讨其失功的原因。方法对采用前臂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的34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内瘘使用情况与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病的关系。结果内瘘使用时间≥2年者以慢性肾炎居多,糖尿病肾病最少;内瘘建立1年内出现内瘘失功103例,其发生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其次是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两者与慢性肾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患者内瘘使用时间短,术后失功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动静脉内瘘(AVF)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正常透析的生命线[1],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通过合理的使用动静脉内瘘,建立起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保证了足够的透析血流量,达到了充分透析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31-832
目的探讨二次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二次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应用组应用二次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表,对照组未应用二次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表,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次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表的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从而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48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资料,有效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48例患者中45例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其使用寿命均>5年,其中使用寿命>10年的有2例;剩下的患者分别为1例内瘘狭窄、1例内瘘堵塞,1例内瘘失功.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对动静脉内瘘予以精心护理具有显著的成效,能够有效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总结使用和保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经验。结论:做好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前后的护理,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rrjk》2017,(2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调查研究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从而找寻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结果:9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8例出现动静脉内瘘阻塞,动静脉内瘘阻塞发生率为8.16%。结论: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主要包括血管条件差、过度超滤、多次定点刺穿,我院针对于此采用的护理干预对策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情况发生做出了控制。  相似文献   

16.
班爱军 《现代保健》2009,(22):53-5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术式选择与血管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对20例患者分别选择前臂头静脉及桡动脉内瘘端端术(14例)和端侧术(6例)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一期成功,术后内瘘通畅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3个月,使用仍良好。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的术式保持了桡动脉的连续性,避免了因缺乏桡动脉血供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丁晓仙  朱丽 《现代保健》2010,(32):53-54
目的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开放式回血法。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动静脉内瘘感染及闭塞发生率。结果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动静脉内瘘感染、闭塞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应用密闭式回血法,较常规开放式回血法优化了操作过程,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及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造瘘手术的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端侧吻合65例,端端吻合13例,放弃手术2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78例手术患者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后未能闻及血管杂音;2例患者术后4周内瘘口有血栓形成需要重新手术,内瘘使用首次穿刺透析,最大血流量〉200ml/min者72例,〈200ml/min者3例,动静脉内瘘使用半年至3年,最长使用3年的穿刺近300次,仍使用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卢萍 《工企医刊》2001,14(3):82-83
我院自1995年6月至2000年开展血透已近五年,收治患者62人,年龄从22岁~69岁,其中男性42人,女性20人。有24人使用动静脉内瘘,其中有两例内瘘术后出现血栓,继而不能作血管通路,又重新手术建立新的动静脉内瘘,有3例动静脉内瘘使用3年~4年后,由於低血压等原因,内瘘栓塞,血流效果欠佳,又重新手术建立新的动静脉内瘘,除个别患者死亡外,其他患者内瘘完好,内瘘完好达10年有1人。 1 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阶段护理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内瘘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内瘘成形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阶段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记录内瘘通畅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建立内瘘后1年、2年、3年的通畅率分别为100.0%、87.5%、65.0%,均高于对照组的85.0%、72.5%、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行阶段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充分掌握健康知识,有助于提升内瘘通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