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中的21例行Richard钉板内固定,15例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持续被动运动(CPM、主动抗引力运动、关节屈伸运动及关节抗阻力运动。过渡性部)分负重行走,直至完全负重行走。结果:36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患髋关节屈伸范围为伸至180°,屈至60°,骨折全部愈合,5例行走轻度跛行,Richard钉板固定组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可减轻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有利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中的2l例行Richard钉板内固定,15例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包括持续被动运动(CPM)、主动抗引力运动、关节屈伸运动及关节抗阻力运动。过渡性部分负重行走,直至完全负重行走。结果:36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患髋关节屈伸范围为伸至180&;#176;,屈至60&;#176;,骨折全部愈合,5例行走轻度跛行,Richard钉板固定组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可减轻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有利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综合康复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21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术后3d行肌肉等张收缩,1周行关节活动、抗引力运动,并作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进而抗阻力运动,4周后过渡性部分负重行走,直至完全负重行走。结果 21例患者随访0.5~5年,患膝关节屈伸范围120&;#176;~185&;#176;(含过伸5&;#176;),骨折全部愈合,行走无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者19例。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可以预防骨折疏松,促进骨折愈合,减轻肌肉萎缩、伸膝装置粘连及关节挛缩,加快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1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术后3d行肌肉等张收缩,1周行关节活动、抗引力运动,并作持续被动运动(CPM)训练,进而抗阻力运动,4周后过渡性部分负重行走,直至完全负重行走。结果21例患者随访0.5~5年,患膝关节屈伸范围120°~185°(含过伸5°),骨折全部愈合,行走无跛行,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者19例。结论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可以预防骨折疏松,促进骨折愈合,减轻肌肉萎缩、伸膝装置粘连及关节挛缩,加快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 196例术后功能训练的护理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心理调护和功能训练指导措施,是促进了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了 ADL能力,帮助其回归社会的有效手段。 为帮助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生活自理,我院自 1997年 2月~ 1999年 12月对 19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在康复护理中,采取心理调护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患者 196例,其中男 147例,女 49例。年龄 14~ 71岁。骨折部位为上段者 92例,中段 83例,下段 21例:横断骨折 109例,粉碎性骨折 82例,斜螺旋型骨折 5例 ;合并脑外伤 13例,血管神经损伤 34例手术钢板内固定 112例,螺钉固定 84例。 1.2 康复护理措施 (1)心理调护指导:针对本组患者出现对功能恢复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随意运动 ;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连续被动运动训练 (CPM),害怕活动后导致手术失败,过于谨慎,恐惧心理。采取手术前后分别与患者交谈,分析其心理反应,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急于求成者,需做到耐心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对过于谨慎小心者,是反复做解释工作,消除其疑虑,使之接受康复训练。 (2)患肢制动期康复指导:①肢体功能位:术后抬高患肢 15~ 30°。②主动运动训练手术当天或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嘱患者坐位,双手撑床面,伸直膝关节,肢体抬离床面,持续 10~ 15s;踝关节进行背伸、趾屈、环转运动。每日 4次,每次 15~ 30min。③被动运动训练:术后当天即开始连续被运运动 (CPM)训练。将手术肢体放在 CPM机上,大腿尽量贴于活动架上,角度从 40°开始,每分钟 1个来回,持续 1h, 2次 /d。以后逐日增加角度 5°~ 10°,连续应用 3周。 (3)患肢非负重期康复指导 ;①患肢关节活动度训练:协助病人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患肢关节活动,嘱其平卧床上,以臀部为定点,保持踝关节呈 90°状态,伸直膝关节,抬高患肢并保持高 10~ 15cm,足部背屈用力持续 10s并做内收外展运动, 2~ 3次 /d,重复 20次 /回,持续 3个月。②恢复肌力训练:逐步增强肌肉工作量,引起肌肉适度疲劳。肌力为Ⅰ级时 (MMT),做下肢肌肉舒缩与绳肌牵拉主动被动、助力运动 ;肌力为 2~ 3级时 ;主动运动为主,辅以助力摆动等运动。做助力运动时助力应小。防止被动运动干扰患者自主训练的主动运动 ;肌力达 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训练,以促进肌力最大限度恢复。③助力行走:鼓励并搀扶骨折端,稳定的患者试行下床活动,在病室内行走 10步左右,也可借助拐杖行走,但拐杖应能够承担体重的 50%。行走时身体重心在健侧,患侧不负重。 (4)患肢负重期康复指导:①行走程序训练:指导患者从站立开始,重心逐渐由健侧向患侧过度,直到站立能保持身体平衡 ;患者坐在床旁,双膝弯曲,由 90°位开始,将小腿逐渐上抬,每日多次 ;负重下蹲 10次, 3~ 5次 /d,或步行 500m/次, 3次 /d。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训练:指导病人逐渐独立穿鞋袜、上下楼梯等 ADL训练。  相似文献   

6.
手术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3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除1例单纯内踝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外,其余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患肢肌肉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4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所有伤口均Ⅰ/甲愈合,无1例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出院时患肢无明显肌肉萎缩。29例患者平均17.9个月再住院取内固定物时,踝关节功能良好,步态正常。结论手术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踝关节骨折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20例,分别存其术前及术后给予综合康复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术前康复教育指导、术后运动功能训练等。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上述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其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如早期给予康复干预,则可显著抑制其关节功能障碍发生,促进关节活动功能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8.
骨折后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功能康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骨折后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功能恢复与康复治疗效果。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及手法松解术,术后第2天开始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ssive motin,CPM)机上行慢速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功能锻炼,并行肌力训练,1周后进行主动伸、屈膝关节活动,1个月后开始扶拐下地负重行走。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肌力评定、膝关节活动度测定。术后1个月。70%的患膝关节评分达到优良标准,术后3个月患膝关节评分均达到优良标准。膝关节伸直位僵硬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及手法松解后进行充分的康复治疗对提高肌力,维持关节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3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及相关知识,术后尽早开始康复锻炼,逐日递增直至出院。结果:本组病例术后3d内即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2周出院,出院时均可在助行器下独立行走,康复训练期间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干预组32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患肢疼痛、肿胀、关节活动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康复干预有助于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减少肢体残疾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干预组32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患肢疼痛、肿胀、关节活动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康复干预有助于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减少肢体残疾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2例髌骨骨折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自2005年2月以来对42例髌骨骨折病人手术前后进行康复护理。结果42例病人随访35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优2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达97%以上。结论①手术前后康复护理对髌骨骨折手术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十分重要。②术前宣教及锻炼方法的示教不可缺少。③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及髌骨推挤,可减轻关节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④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可促进骨折部位血循环及矿物质沉淀,对骨的重建及骨折愈合起着关键作用。⑤为确保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后应坚持指导随访。  相似文献   

13.
15例关节镜辅助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5例在关节镜辅助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手术的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康复训练分为5个阶段.重点是早期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避免关节粘连及肌肉萎缩、恢复患肢负重、行走、平衡能力的训练、肌肉抗阻力训练、增加肌肉耐力、恢复自理活动.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其膝关节稳定程度及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的排异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希波可拉底时代起,制动在骨科被视为常用的治疗手段。由制动引起的骨关节肿胀、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被逐渐认识,股骨干骨折术后的制动可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一般均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恢复良好的关节功能。为了说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恢复关节功能及预...  相似文献   

15.
对于接受膝关节手术的患,患肢功能的恢复除了手术的因素以外,还必须通过患的自主锻炼才能完成,任何其他治疗方法都无法替代,而只能起促进或辅助作用。膝关节手术由于皮肤和内侧关节囊的切口,直接影响了患伸膝的功能,加上术后疼痛因素和患的恐惧心理,患肢功能康复是术后的主要问题。术前让患熟恶术后康复的过程,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负重练习,以提高肌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方法:对36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术后按照预先制订的锻炼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康复重点是对患肢肌肉萎缩的预防,肌力的恢复,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患肢负重及平衡功能训练等。结果:36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参加体育活动,患膝无不适感和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细心的观察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其成功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种族的多国维和部队官兵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32例胫腓骨骨折固定术后多国维和官兵行综合康复治疗,术后第1天手术渗血基本停止,即开始活动足趾,做足的背伸、跖屈,行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并应用持续被动(CPM)机进行训练,给予电刺激、中药口服等。拆线后逐渐加大练习力度,并过渡到抗阻、负重练习,直至弃拐行走。结果 由于维和部队变动频繁,30例得到随访,27例骨折愈合良好,负重正常,膝、距小腿(踝)关节活动不受限,归队继续执行任务。结论 对不同人种的胫腓骨骨折术后给予早期、持续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减轻关节挛缩,加快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菁 《现代护理》2006,12(28):2692-269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腱复合体同时重建后交叉韧带、后外侧复合体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随访18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腱复合体重建后交叉韧带、后外侧复合体的患者,随访6~12个月。术后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分为5个阶段,重点是对患肢肌肉萎缩的预防、肌力的恢复、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患肢负重、平衡及自理能力进行训练。结果对18例患者终末随访,其关节稳定程度及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的排异反应和感染现象发生。结论一个设计完美、实施成功的术后康复计划是膝关节达到良好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术后长期、严格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双侧股骨干骨折是一类少见的损伤类型.是严重暴力作用的结果.常合并其他部位的多发性损伤,病情危重.治疗和康复困难,晚期常遗留膝关节僵直.行走功能恢复多不理想。早期教治和早期康复对减少膝关节僵直,改善膝关节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复习我们收治的19例双侧股骨干骨折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47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康复组患者术后早期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关节被动训练、手法治疗、功能训练及部分负重训练;对照组患者经外科处理后自行患肢锻炼。于术后6个月对2组患者患侧肌力、患髋ROM检测和Harris评分,并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部骨矿密度(BMD)。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康复组患者患侧肌力,髋外展和屈曲ROM及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患髋BMD,康复组亦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有计划的康复治疗,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预防BMD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