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肠源性细菌易位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中起主导作用[1].因此防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是SAP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观察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除了胰酶激活学说,还有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学说,其与肠屏障有关.针对SAP时如何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减轻内毒素血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1-3].清胰汤是中药治疗SAP的经典方之一,本试验观察清胰汤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小肠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肠黏膜屏障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变化情况及甘露糖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甘露糖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甘露糖干预组),建模后12 h,胰腺和肠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测定血内毒素、淀粉酶、瘦素水平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胰腺炎组和甘露糖组胰腺病理学评分和肠黏膜病理学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甘露糖组大鼠胰腺病理学评分和肠黏膜病理学评分低于胰腺炎组(P0.05)。胰腺炎组和甘露糖组血清内毒素、淀粉酶、瘦素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甘露糖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淀粉酶、瘦素水平低于胰腺炎组(P0.05)。胰腺炎组和甘露糖组血清sIgA、IL-4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甘露糖组血清sIgA、IL-4水平高于胰腺炎组;胰腺炎组和甘露糖组血清MBL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甘露糖组血清MBL水平高于胰腺炎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破坏肠黏膜免疫屏障,甘露糖具有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甘露糖能够增加血清sIgA、MBL、IL-4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并发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BD),出现肠道细菌易位,继发肠源性感染。感染相关并发症导致的病死人数占SAP患者病死总人数的80%。中药大黄作为一种溢清泻下的药物已应用于临床,但其详细机制不清。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黄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屏障功能障碍与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伴有肠屏障功能障碍(IBFD),IBFD可导致细菌、内毒素易位使SAP的病情进一步加重.SAP时IBFD的发生与炎症介质、微循环障碍、腹内高压、肠动力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保护肠黏膜屏障对改善SAP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腹症,发病早期可导致肠屏障损伤。由于在肠屏障损伤早期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患者往往因此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严重而复杂的并发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是一种仅存在于胃肠道的胞浆蛋白,具有较好的器官特异性。研究发现血和尿I-FABP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屏障损伤的良好指标。此文就急性胰腺炎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及I-FAB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屏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肠屏障功能障碍和肠内细菌易位是导致SAP并发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一个重要因素~([1-2]).因此,肠道被认为是"MODS"的发动机~[3].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猪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并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及功能改变,从而收集更多关于SAP肠屏障功能障碍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引起细菌及内毒素移位,造成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肠道缺血缺氧、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过度生成、肠动力障碍、菌群失调、免疫障碍共同作用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早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单体栋  吕韶燕 《胃肠病学》2010,15(7):439-441
肠黏膜屏障功能是肠道的重要特征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易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而肠屏障功能障碍又可进一步继发感染,甚至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本文就SAP对肠黏膜屏障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O)、SAP组和VIP干预组,采用微泵逆行胰胆管注射4%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动物模型,SAP制模后5 min腹腔注射VIP 5×10-9nmol作为VIP干预组.各组在制模后1 h、6 h、12 h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逆转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并对肠黏膜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 与SO组相比,SAP组血浆内毒素和肠黏膜TLR4表达在制模1 h即开始增高,并随制模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增高.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电镜检查肠黏膜有明显的病理损伤.VIP干预组与SAP组同时点相比,血浆内毒素和肠黏膜TLR4表达降低,病理损伤减轻,制模后6 h尤为明显.SO组肠黏膜未见TLR4表达.结论 VIP能有效保护SAP肠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肠黏膜TL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肠源性细菌易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感染以及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主要致病机制[1-3].但目前尚缺乏检测SAP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SAP患者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LAC)、甘露醇(MAN)后尿液排泄率比值(LAC/MAN),评估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肠黏膜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在接触大量食物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其黏膜防御体系起了重大的作用。肠黏膜防御体系包括:①表层屏障:黏液糖蛋白、三叶肽、防御素、肽类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2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肠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肠道菌群、谷氨酰胺等是肠黏膜表层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肠黏膜的天然免疫作用迅速,通过许多途径和机制来保护其免受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侵袭。获得性免疫起效慢,但具有免疫记忆性、特异性等特点,因而具有扩大天然免疫和增强其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浦 《胃肠病学》2011,16(4):250-252
胃肠运动失调、免疫抑制、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致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和肠道细菌易位(BT),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继发感染和脓毒血症的主要机制。充足的肠黏膜血氧供应和营养支持,可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是预防BT的主要途径。本文就SAP继发感染和脓毒血症与BT的关系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黏膜屏障的损伤情况,以及谷氨酰胺(Gl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功诱导ANP模型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ANP组和Gln组各24只,另取假手术组24只作为对照.Gln组每日以Gln灌胃2次,剂量为1.5g/(kg·d);ANP组和假手术组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模型制作术后3、6、24、48 h时间点杀死大鼠,取胰头和末端回肠3~5 cm放入液氮中保存.观察胰腺和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肠黏膜中IGF-1的表达、血清中二氨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浓度.结果 ANP组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严重破坏,肠道通透性明显增加,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增加;血清内毒素浓度、DAO活性明显升高(P均<0.01).与ANP组比较,Gln组动物肠黏膜损伤减轻,损伤评分有所下降,血清内毒素水平、DAO活性下降(P均<0.05).ANP组IGF-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0.05);Gln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肠黏膜屏障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ANP时肠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存在严重破坏;Gln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肠黏膜屏障损伤并能维护其功能;IGF-1参与Gln对ANP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修复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分成对照组、假手术(SO)组、SAP组和UTI组。制模后每隔8 h进行腹腔内注射UTI(浓度1.5万IU/kg)作为UTI组。各治疗组检测制模后8、24、72 h血浆内毒素水平,通过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对肠黏膜Toll样受体(TLR)4表达进行检测,并在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结果对照组肠黏膜未见TLR4表达。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在制模后8 h血浆内毒素和肠黏膜TLR4表达即出现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继续进行性增高。血浆内毒素与肠黏膜TLR4二者明显相关。UTI组同时点内毒素、TLR4低于SAP组,电镜下检查发现病理损伤也同时减轻,24 h时最为明显。结论 UTI能有效保护SAP发生时的肠屏障功能,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肠黏膜TLR4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其发生机制及相关临床干预等的研究亦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在相关临床干预措施中,谷氨酰胺维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同。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就此方面的研究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7.
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SAP营养支持疗法方面的热点及新观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在胰腺炎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肠内营养可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功能,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SAP患者采用经鼻胃管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同鼻空肠管途径一样安全、有效。目前半要素或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经验和临床研究尚不充分,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及益生菌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肠道细菌易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胰腺坏死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保护肠黏膜屏障对SA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黏膜屏障和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ANP模型组(n=20)和益生菌干预组(n=20)。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干预组术前30 min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溶液灌胃。术后6 h采集标本,检测血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AO)、TNF-α水平,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末端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结果:ANP模型组血淀粉酶、DAO、TNF-α水平和胰腺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益生菌干预组各项指标均较ANP模型组有所改善(P<0.05)。假手术组末端回肠黏膜结构完整;ANP模型组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萎缩、排列稀疏,细胞间连接松弛;益生菌干预组微绒毛稍稀疏,细胞间连接紧密度较ANP模型组增高。结论:复合益生菌制剂对ANP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不仅能减轻肠黏膜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还能减轻胰腺局部损伤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肠黏膜功能障碍在各种危重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病理生理作用的不断认识,针对肝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的研究及其临床干预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绝大多数研究认为严重肝病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异常,并证实了谷氨酰胺对纠正肝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异常、促进肝细胞及肠上皮细胞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晨  吕宾 《胃肠病学》2013,18(4):247-249
肥大细胞(MC)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中的关键细胞,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时,大量MC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炎性介质,与SAP并发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本文就MC在SAP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