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寻常痤疮分离出的56株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 8月 ,笔者对临床 5 8例寻常痤疮皮损内容进行需氧菌分离 ,其中 5 6例生长表皮葡萄球菌 ,2例生长大肠埃希氏菌。 5 6株表皮葡萄球菌 ,用K B纸片扩散法对 15种抗菌药物做了药敏试验。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5 8例寻常痤疮 ,接受检查前 1个月内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男性 10例 ,女性 48例 ,年龄 18~ 31岁。1 2 方法  (1)标本采集 :选取一个脓疱、丘疹或黑头粉刺 ,局部用 75 %乙醇消毒 ,再用消毒的粉刺挤压器 ,压出损害内容 ,将所取脓疱液或丘疹 ,粉刺内容物立即投入无菌管内送细菌室。 (2 )需氧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 :取…  相似文献   

2.
249株葡萄球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本院 3年来各类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 用上海复兴实业公司生产的FOR TUNE IMS微生物鉴定 /药敏分析系统和公司配套的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盒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2 4 9株葡萄球菌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药敏试验施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优立新、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明显超过或接近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耐药明显。未发现耐利福平菌株 ,而万古霉素对施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尽可能根据病原学药敏结果选择使用 ,防止滥用 ,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在有效地情况下首选窄谱、常用、廉价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3.
武超  晏开力  戴媛媛 《武警医学》2012,23(5):381-382,385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应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系统,采用K-B法对2009-03至2011-10临床各科室分离的158株MSSA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株MSSA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96株,占60.76%,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100%耐药,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甲氧西林敏感MSSA,占39.24%,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69.35%和67.74%,对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和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MSSA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分析MSSA耐药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传染病患者的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细菌来源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解放军 30 2医院住院的 2 0 4例患者所采集的腹水、血液、痰及尿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葡萄球菌共 2 0 7株 ,其中 93 2 %是来源于肝硬化及肝炎患者标本。1 2 方法 从有感染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中留取相应部位的标本 ,做常规细菌培养 ,阳性菌由法国梅里埃的Vitek AMS6 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 ,部分辅以生化试验 ,并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均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  相似文献   

5.
理查德勒米诺菌隶属于肠杆菌科勒米诺菌属,是肠杆菌科中很罕见的菌属。通常分离于人类粪便,罕见从其他临床标本中分离,我们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该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二株人肠道冠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肠道冠状病毒是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之一。最近我们用人胚肺细胞从6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二株(86-2和86-3)能引起细胞病变的病毒,分别已传至第10代和第5代,每代均出现同样的细胞病变。将感染86-2病毒液的细胞制成超薄切片,经电镜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型冠状样病毒颗粒;经耐酸试验证明分离物属耐酸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分离物能被用病人粪便中提取的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的抗体所中和。人肠道冠状病毒在国内分离成功将对腹泻病原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分子病毒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向党  陈充抒 《武警医学》2007,18(11):833-834
 目的 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趋势及变迁,为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提供正确的选药依据.方法 对2003~2005年我院临床分离226株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高盐琼脂扩散法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菌株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测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别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环丙沙星、奥格门丁、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70%;,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唑啉的耐药率<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近2年临床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谱与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新疆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患者的急性期粪便中,用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致细胞病变(CPE)和有血凝活性的病毒.分离的病毒能被新疆NANBH病人急性期混合血清所中和,在血凝抑制试验中病毒血凝能被病人血清所抑制,在免疫电镜检测中可与1∶160稀释的新疆NANBH病人血清起凝聚作用,而与甲型肝炎病人急性期混合血清仅在中和试验和免疫电镜中存在低滴度交叉现象,在血凝抑制试验中无交叉反应.在电镜下观察细胞培养物可见到直径为30~34nm圆形病毒颗粒,与病人粪便中见到的病毒颗粒相似.理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属无包膜的、耐酸的RNA病毒,在56℃水浴中作用30min,感染力降低.应用微量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测定5例患者双份血清的结果表明,有2例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我国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出肠道传播的NANB H病原体获得成功,这对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特异性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活动后心慌、气短、腹胀、消瘦,于1999年10月26日入我院。查体:T362℃,B超、CT示:腹腔积液,轻度肝硬化,胰头区占位。实验室检查:WBC20.0×109/L,N0.92,L0.08。腹水外观黄色、混浊、李凡他试验( ),WBC1600×106/L(多核097,单核003)RBC60×106/L,蛋白质:29g/L。腹水:(1)细菌培养:穿刺液接种血平板,37℃24h培养后,菌落圆形,直径3~4mm边缘不规则,灰白色,粘液状菌落,不溶血。在EMB琼脂上,菌落呈微红色,粘液状,凸起。将腹水直接涂片染色找到革兰氏阴性杆菌。(2)生化反应:OF葡萄糖呈发…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丝菌是人畜共患菌,人类以接触感染多见。近年来,国内有报道从尿液、血液、脑部脓液中分离到此菌,产硫化氢株多见。我们从1例左输尿管癌根治术后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标本中检出一株不产硫化氢的猪丹毒丝菌。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患者王某,男,60岁,因反复腹痛、排稀便2月余,加重伴低热1周于1989年7月5日入院。曾于1988年10月行胃癌根治术。此次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胃体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化疗中,患者常感乏力、恶心、纳差,大使浴血试验阳性,血红色白由入院时14og/L降至86g/L,白细胞由6.4X10’/L降至4IX10u/l,。常去无明显诱因低热(37.2~383”C),虽经对症治疗,但低热状况未能控制。1989年10月15~16日体温达38.2~40.6“C,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8XIO’/l。,中性0·98,淋巴0·OZ。于16R作血液培养获纯种细菌,并于同日开始使用先…  相似文献   

12.
马秀芳  王成 《武警医学》1996,7(3):180-180
血液培养中检出马红球菌1株武警总医院检验科马秀芳,王成,罗燕萍(北京100039)关键词血液培养,马红球菌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农民,因全身无力,心慌、气短、低热于1993年1月来我院住院。体检:Bp17/8kPa,P90次/min,T37.5...  相似文献   

13.
一株牛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一头检疫阳性的结核牛病变的淋巴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物(Z-N)染色为阳性.提取细菌DNA,用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插入片段IS1081,确定该细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将PCR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均为阳性,测序结果与牛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的同源性为100%.对其用Richard C.Huard等公布的PCR分型方法设计引物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该菌株为牛分枝杆菌BCG(M.bovis BCG).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培养4次,均分离到同一种细菌,经生化鉴定、自动微生物仪鉴定及血清学试验确定为都柏林沙门菌,临床用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病人体温恢复正常,胃肠道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培养4次,均分离到同一种细菌,经生化鉴定、自动微生物仪鉴定及血清学试验确定为都柏林沙门菌,临床用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病人体温恢复正常,胃肠道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新分离呼肠病毒感染食蟹猴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滴鼻和静脉感染两种途径,用从SARS患者分离的呼肠病毒BYDl株感染4只食蟹猴,每天观察体温变化;每组分别在感染后7d和33d各处死1只,进行肺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肺脏等脏器的病毒分离。定期采集血清和粪便,分别进行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测定和病毒分离。结果:感染猴于接种病毒后的3-4d均开始出现发热症状,持续4d,体温最高可达40.4℃,退热4d后又陆续出现第二次发热。感染动物均产生抗呼肠病毒的中和抗体,静脉组抗体滴度高于滴鼻组。从感染动物的肺、心、肝、脾、肾、脑和淋巴组织以及粪便中均分离出呼肠病毒。肺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间质性肺炎。结论:食蟹猴实验感染呼肠病毒BYDl株后,出现发热、免疫应答、病毒血症和间质性肺炎等一系列临床病理学体征,说明食蟹猴可以用作呼肠病毒感染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64例沙门氏菌血培养分离株中各型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成富  杜燕 《西南军医》2007,9(4):50-51
目的通过分析沙门氏感染病人血培养分离株中各型分布及药敏情况,找出其主要流行趋势并结合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VITEKⅡ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转种阳性报警者到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7℃,5%CO218-24h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克氏双糖铁和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凝集试验,对凝集者进行NCCLS推荐K-B法药敏试验,数据由WHONET5.3统计得出。结果甲型副伤寒58例,伤寒6例,其它0例;64株菌对头孢他啶(CAZ)、氨苄青(AMP)、阿莫西林/棒酸(AMC)、氯霉素(CHL)的敏感率在95%以上。结论本组沙门氏菌的感染流行主要以甲型副伤寒为主(占90.7%),95%以上的菌株对CAZ、AMP、AMC、CHL四种药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分离自中国东海30 m深海泥的一株产新型大环内酯抗生素(macrolactin s,MLS)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水平的分类学研究.方法 通过细菌培养特征观察,菌株生长条件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及全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并特异性扩增其16S rDNA序列,测序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本实验室所建立的抗菌模型评价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其他种共享97%~99%的保守序列,其中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16SrDNA序列保守度高达99.6%.15:1 iso H/13:0 3OH为该菌株的主要脂肪酸组分.结论 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定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MS1721株,其所产大环内酯MLS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perform taxonomic studies on a novel macrolactin-producing gram-positive bacterial strain MS1721 isolated from the mud at a depth of 30 m in the East China Sea. Methods Taxonomic studie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phenotypic and BIOLOG analysis, 16S rDNA gene sequencing and blast analysis, and fatty acid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acrolactin S was determined by evaluation models established in our lab. Results MS1721 strain displayed high similarity with genus Bacillus in similarity values between 97%~99%, in which the nearest neighbor w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ith the similarity value of 99.6%. The predominant fatty acid component was 15:1 iso H/13:0 3OH. Conclusions MS1721 strain belongs to the genus Bacillus,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S1721 was proposed as the name for this strain on the basis of the taxonomic data. The second metabolite-macrolactin s produced by this strain exhibited obvio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perform taxonomic studies on a novel macrolactin-producing gram-positive bacterial strain MS1721 isolated from the mud at a depth of 30 m in the East China Sea. Methods Taxonomic studie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phenotypic and BIOLOG analysis, 16S rDNA gene sequencing and blast analysis, and fatty acid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acrolactin S was determined by evaluation models established in our lab. Results MS1721 strain displayed high similarity with genus Bacillus in similarity values between 97%~99%, in which the nearest neighbor w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ith the similarity value of 99.6%. The predominant fatty acid component was 15:1 iso H/13:0 3OH. Conclusions MS1721 strain belongs to the genus Bacillus,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S1721 was proposed as the name for this strain on the basis of the taxonomic data. The second metabolite-macrolactin s produced by this strain exhibited obvio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