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炳煌  张天玉 《云南医药》1995,16(5):328-330
本文报告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78例,其中22例切除肝叶或肝段后剖开狭窄胆管与空肠扩大吻合。经1-13年随访优良效果93.5%。作者认为局限于部份肝叶、肝段为主的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行肝叶、肝段切除,必要时配合胆道镜取石和肝胆管空肠扩大合联合手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一般病人采用肝外胆管和I、Ⅱ级胆管切开取石,对肝内胆管结石不伴有肝胆管狭窄和肝叶萎缩者采用高位胆管切开取石、肝实质切开取石,对肝叶萎缩、多发性结石则行肝叶切除,对肝管狭窄取净结石再作胆管原位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带蒂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术后随访1~5年以上55例,结石复发9例。结论 术中务求取尽结石是术后近期疗效的根本保证,解除胆管狭窄是手术疗效的关键,肝叶切除是解决区域内结石、狭窄、感染和梗阻的首选术式,胆肠吻合术要选择合适病例。  相似文献   

3.
左肝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左肝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左肝叶切除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元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肝切断面胆汁漏3例,膈下感染1例,并发切口感染3例,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左半肝规则切除可完整切除病变胆管树及所引流肝脏区域,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近7年来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1例,其中左外叶切除30例,左半肝切除4例,右前叶上段切除3例,右前叶下段切除2例,右后叶下段切除2例。结果 膈下脓肿2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3例,胸腔积液1例,术后T管造影残余结石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肝叶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采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55例患者均获手术治疗,术后经B型超声或T管造影显示取净结石48例(87.27%),结石残留7例(12.73%),其中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内叶2例,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胆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5年1月-2002年12月17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0例经验。结果:230例得到随访,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187例,占79.6%,良:偶有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无需任何处理26例,占12,3%,差:仍有寒战、发热、腹痛,需到医院治疗17例,占8.1%。效果优良占91.9%。结论:①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合理可行,效果优良。清除结石,处理狭窄是手术的关键;②难以取尽的左肝结石、二级以上胆管狭窄合并结石及肝区域性结石伴肝叶纤维化或肝脓肿是肝部分切除的适应证;③结石所致的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是先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后再二期进行胆道手术,早期肝硬化病人术前口服心得安及术中静滴脑垂体后叶素,降低门脉压,一次性完成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   

7.
凌永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80-581
目的探讨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行肝叶、段切除术的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分别为左肝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右肝前叶切除、右肝后叶切除、肝叶(段)切除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分别为切口感染或裂开、胆漏、膈下脓肿、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经保守治疗均治愈;术后残留结石率8.7%(4/46),随访期间复发3例,复发率为7.3%,再手术率13.0%(6/46)。结论选择合理的肝叶、段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狭窄,肝叶段萎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五年间35例肝胆外科采用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叶段萎缩胆管狭窄等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左外叶(ⅡⅢ)切除28例,左半肝切除1例,右后叶(ⅥⅦ)切除3例,右后叶加左外叶切除(ⅥⅦⅡⅢ)1例,肝ⅢⅤ段切除1例,右前叶(ⅤⅧ)切除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6例,同时行T管外引流术32例,胆肠吻合3例,术后发现残余肝胆管结石4例,胆漏1例,胸腔积液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肝叶段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肝叶萎缩等并发症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可彻底清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但要严格掌握胆肠吻合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采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后经B型超声或T管造影显示取净结石48例(87.27%),结石残留7例(12.73%),其中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内叶2例,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胆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不同外科术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4月32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经不同外科术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32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例行肝部分切除术(其中4例患者考虑肝切除的技术原因而转上级医院治疗,经随访可知均行病灶叶/段切除术后疗效佳),9例行单纯取石加胆道引流术,13例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术中均辅以胆道镜取石,肝门部胆管狭窄时附加胆管切开整形。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不同范围的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其疗效优于单纯取石加胆道引流术,规则的右肝和尾叶切除需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术后使用胆道镜检查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是降低术后残石率、防止结石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解剖性肝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6例,术前采用B超、CT、MRI判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有无合并肝门胆管狭窄、病灶与肝静脉主干的关系;采用Child分级评估肝脏功能;术中采取不同肝叶的解剖性切除;总结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结果 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3.9%):切口感染3例(8.3%),胸腔积液1例(2.8%),上消化道出血1例(2.8%);随访3个月~2年,未出现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灶清除彻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处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遵循“清除结石,解除狭窄,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的原则,我们采取病肝切除、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肝门部胆管狭窄整形,胆肠R oux-en-Y大盆口吻合,空肠盲袢皮下埋置等综合治疗。术后常规消炎利胆片或中医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结果治愈45例(95.7%)。术前黄疸深重,术中渗血不止,停止手术,死亡1例,术后46天胃瘫并衰竭死亡1例。术后发现残留结石4例(8.7%),结石复发3例(6.5%),优良率93.7%;术后并发胆汁漏3例(6.5%),残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4例。结石复发的3例中经切开皮下空肠盲袢纤维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再手术切除狭窄胆肠吻合口,重新行胆管空肠吻合,并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2例。结论术前完善的检查对于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及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病变肝叶或肝段切除、肝门部狭窄胆管大范围切开整形、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并建立皮下便捷通道的肝胆管空肠R oux-en-Y大盆口吻合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综合治疗方法。术后常规用药预防结石复发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约占胆道结石的15%~30%,因其位置深,常伴发胆道感染及狭窄,而且大多数病人是术后复发,所以治疗难度大.这类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1995~1999年对3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取石ROUX-Y胆肠吻合,胆道重建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3年我院13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根据手术探查的胆管狭窄部位及范围和结石状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本组术后近期并发症28例,术后残留结石39例,占29.5%。结论 正确选择肝胆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左肝外侧叶切除,胆道镜的应用是减少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49例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术前评估、手术设计、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9例全部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无手术后出血,无膈下脓肿,胆漏2例(4.08%),切口感染3例(6.12%),胸腔积液5例(10.20%)。残留结石7例(14.29%)。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精准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部分切除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洪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46-247
目的:探索肝部分切除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7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肝部分切除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功率是100%,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结石残留12例,术后随访3年,结石复发3例。结论:肝部分切除术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手术方法,它不涉及肝门的大血管和胆管,只是将通向病变部位的血管分支和胆管切断、结扎。这种手术常用于病变较小而又不需要作肝叶或半肝切除者,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住院30.5d。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占14.3%。其中膈下感染或脓肿2例,胆瘘2例,切口感染4例,胸腔积液1例。结石残留7例,占11.1%,其中左肝内叶残留结石4例,右肝后叶残留结石3例。全组患者62例获随访6个月至8年,随访率为98.4%,术后复发2例,优良率96.8%。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方法,注重术前定位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法和术式选择可明显降低残石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约占胆管结石的13%~20%,因其在肝内胆管,位置较深,易发生感染形成脓肿及狭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手术后复发,所以治疗难度较大,对于这一类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行手术治疗。1999~2005年我院对7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肝叶部分切除、肝内胆管取石Roux-Y胆肠吻合、胆管重建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3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胜林  杨华  龙先泽  杨明杰 《贵州医药》2008,32(11):1012-1012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往往是结石、胆管狭窄、肝实质病变三者共存并互相影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对左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左半肝切除或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已逐渐成为定型术式。我科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年来对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左半肝切除或左肝外叶切除3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总结肝切除治疗54例肝内胆管结石,分析手术指征、时机、注意事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切口感染5例,胆瘘2例,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结石复发6例。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降低结石复发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