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1 223例次资料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尿路并发症是肾移植后常见外科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主要包括尿瘘、输尿管梗阻、输尿管返流等.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二军医人学火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于1993-12/2007-04开展的1 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肾移植后发生的尿瘘、移植肾输尿管梗阻、膀胱输尿管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外科治疗.分析尿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观察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变化,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与结论:1 223例次肾移植共发生尿路并发症92例(7.5%),其中尿瘘43例(3.5%),3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输尿管梗阻35例(2.9%),29例经外科手术治愈;膀胱输尿管返流14例(1.1%),6例经外科手术治愈.70例行外科处理,其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35例(占50%),输尿管-膀胱重新再植18例(占25.7%),泌尿内镜治疗11例(占15-7%),其他手术6例(占9.6%).除1例由于供肾肾孟、输尿管全段坏死行移植肾切除外,其余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未发生由于尿路并发症导致的移植肾丢失及患者死亡.出现尿路并发症及无尿路并发症移植.肾3年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大都需要外科处理,其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是常用术式,处理得当对移植肾远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梗阻: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目的:回顾不同尿路重建方式输尿管梗阻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对象:选择1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方法: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可根据不同原因采用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开放性手术及内镜下治疗。主要观察指标:输尿管梗阻原因,治疗后患者尿量、血肌酐变化及输尿管扩张或肾盂积水恢复情况,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1223例次肾移植发生输尿管梗阻35例(2.9%),开放性手术处理20例(57%)。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梗阻8例,其中4例为髂窝血肿压迫,2例为血凝块堵塞,2例为小结石。移植1个月后发生梗阻27例,13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为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8例为尿路结石。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输尿管梗阻患者治疗后24h,尿量明显增加(P<0.01),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1)。平均随访52个月,B超或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梗阻均得到解决,并且均无复发。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2.5%,未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处理得当,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及远期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背景:输尿管梗阻的发生原因有外科技术性、缺血性、周围病变压迫和排斥反应等,其中外科因素最为重要.如何有效降低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作出及时诊断、处理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回顾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23例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诊治情况,分析总结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1998-01/2008-12肾移植患者1 160例的临床资料,肾移植后发生输尿管并发症23例,占1.98%.其中尸体供肾移植共924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18例,占1.95%;活体供肾移植236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5例,占2.12%.17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重新吻合术;2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例行移植肾输尿管游离,重新放置输尿管支架管;1例行球囊扩张术;1例行软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支架管插管治疗.输尿管并发症治疗后复查B超明确肾盂输尿管扩张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中19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坏死,2例输尿管扭曲.治疗后随访3~98个月,其中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恢复了移植肾肾盂与膀胱的通畅,移植肾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后4 d内血肌酐浓度下降,术后无复发.1例皮肤造瘘患者术后8年余,移植肾功能正常,定期更换造瘘管.1例扩张及1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治疗后效果欠佳,仍输尿管狭窄,后行手术治疗.提示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以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最常见;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经及时恰当的外科处理,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及长期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肾移植中输尿管-膀胱吻合和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是两种常用尿路重建方式术后,比较其发生泌尿系常见并发症的情况。 方法:选择2003-01/2006-10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80例。按尿路重建方式随机分为输尿管-膀胱吻合组和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知情并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男女比例、患者年龄、术前透析时间、透析类型、供者年龄、冷缺血时间、HLA错配及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输尿管-膀胱吻合组采用经典的膀胱外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组:将受者输尿管近端结扎,远端输尿管导管探查通畅后,修剪供肾输尿管及受者输尿管吻合端成袖口状行端端吻合。操作者为两名有岗位资质的医生。各完成40例。观察术后患者漏尿、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梗阻及尿路感染等尿路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年随访.输尿管-膀胱吻合组和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组漏尿发生率分别为2.5%和5.0%(P〉0.05),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10%和0(P〈0.05),输尿管梗阻发生率分别0和5.0%(P〉0.05),反复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5%和0(P〈0.05)。 结论:输尿管-输尿管吻合与广泛使用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比较.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因此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可以作为肾移植尿路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尿瘘作为肾移植后早期最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10%,处理不当容易致移植肾丢失.文章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并发球瘘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处理经验.方法:选择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0-12/2009-03肾移植1 203例中发生尿瘘忠者27例,接受尸体供肾26例,活体供肾1例,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确定为尿瘘后先采取留置18Fr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采用手术探查.17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2例单纯伤口引流+留置膀胱18Fr导尿管双向引流,5例经膀胱镜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留置膀胱18Fr导球管;10例进行开放手术探查,其中5例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膀胱重新吻合术+置入输尿管支架,5例开放手术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端吻合+置入输尿管支架,开放于术中有6例加用带蒂大网膜包绕于吻合口.结果:移植后因再次尿瘘而行手术损伤肾静脉切除移植肾1例,26例尿瘘治愈,随访3个月~7年,无再发尿瘘、吻合口狭窄、移植肾无积水及尿路感染,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丁肾移植后尿瘘应早诊断、早治疗,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大多数忠者可以治愈,无效后及时采取手术干预,对于复杂性的尿瘘于吻合口处可采用带蒂大网膜包绕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移植肾输尿管尿瘘患者、2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及2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行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其中2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同期行DJ管置入术,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DJ管置入术.待全身及局部情况改善后,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二期手术.结果 2例尿漏患者及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充分引流后治愈;1例尿瘘患者行二期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端缝合术,2例尿漏及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二期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输尿管结石患者拔除DJ管后未再出现输尿管梗阻表现.手术均取得成功,9例患者血肌酐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访4~ 79个月无复发.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处理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安全有效,可避免开放手术或为开放手术提供一个有利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镜置取双J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引流尿液防止和减少外渗,避免粘连,暂时缓解梗阻,降低肾内压,保护肾功能,减轻感染,防止粘连和狭窄。方法:经输尿管镜或膀胱镜置入。结果:用输尿管镜,膀胱镜置取管1960例。结果:全部患者取管1月后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通畅。结论:上尿路术后置入双J管对防止输尿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导管缩回输尿管腔或术中置管未达膀胱时首选用输尿管镜取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发生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我院诊治的43例严重医源性榆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妇产科手术损伤34例,泌尿外科6例,普外科3例.37例行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23例(62.2%)获得治愈,其中有4例先后行了2次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术后获得治愈.7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5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行输尿管膀胱瓣吻合术及1例回肠代输尿管术均获得治愈.1例行患肾切除术.随访3~33个月(平均10.2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熟悉局部解剖、细致规范手术是预防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关键:根据严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部位、时间和类型,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放置双J管、输尿管端端吻合、输尿管膀胱再植、输尿管膀胱瓣吻合、回肠代输尿管等方法处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39例肾移植术,术中放置单J支架320例,分析其术后输尿管并发症(尿瘘,狭窄梗阻,结石)的发生率及相关原因。结果:总的输尿管并发症发生率为9.3%(尿瘘5%,梗阻狭窄2.2%.结石2%),再手术率5.2%;放置单J管后尿瘘发生率明显降低,但结石和狭窄梗阻却有所上升,再手术率8.2%,单J管放置时间长,结石和狭窄梗阻发生率增高。结论:单J支架管的放置减少了尿瘘的发生,不合理的放置单J管可导致结石和狭窄梗阻的发生,移植肾输尿管保留长度适中可减少输尿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膨出症的有效方法.寻找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6例输尿管膨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膨出位于左侧10例,右侧12例,双侧4例;重肾并上输尿管膨出24例,单一肾输尿管膨出2例.24例重肾并上输尿管膨出中2例因上半肾功能良好行输尿管膨出切除加上、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9例行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例伴下半肾膀胱榆尿管中-重度反流中,2例行上半肾及输尿管完全切除加下半肾榆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行单纯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2例单一肾榆尿管膨出行膨出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4年,26例均治愈,19例行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中,2例因术后反复泌尿系感染,再次行输尿管残端切除及下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愈;1例泌尿系感染,但无临床症状,未予处理.1例下半肾膀胱输尿管中-重度反流者,术后反流持续存在,再次行输尿管残端切除及下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愈.结论:临床应根据膨出类型、肾功能、有无反流选择输尿管膨出症的手术方式,时合并重肾但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行单纯上半肾及榆尿管切除术预后良好,若伴输尿管膀胱中.重度反流应行完全重建术,单一肾输尿管膨出应行膨出切除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