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谓脑梗死?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脑梗死是一个病理名称,是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相应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软化灶。脑神经细胞对缺血非常敏感,局部血液供应中断10s,就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几分钟以上就会发生梗死。按不同的病因以及动脉的大小,梗死又分为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栓塞型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如果在缺血基础上有出血,称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1 何谓脑梗死?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脑梗死是一个病理名称,是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相应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软化灶.脑神经细胞对缺血非常敏感,局部血液供应中断10 s,就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几分钟以上就会发生梗死.按不同的病因以及动脉的大小,梗死又分为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栓塞型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如果在缺血基础上有出血,称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超急性期处理的重要性及紧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简称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系指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病变,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致使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组织血供减少以至中断而出现的变性、坏死而言。临床上常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过去称为脑血栓形成,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症,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果病变发生在额叶、颞叶、边缘系统或病变损害了足够容量的脑组织,导致记忆、执行功能和语言等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2005年1月~6月我们采用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4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近年来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将脑梗塞改称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分水岭梗死及脑腔隙性梗死.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判断脑梗死风险,及时干预预防脑梗死发生是治疗的关键,但临床上尚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来准确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分布、性质及动脉管腔狭窄情况,意在了解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局部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是指由血栓形成、栓子脱落、血管壁斑块形成及血管狭窄等原因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改变,出现脑组织缺氧、缺氧性坏死。溶栓治疗虽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但因其受其时间窗的限制,还要有抗凝、降纤、脑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支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了不可逆性的损害,从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1.
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发生坏死软化即称为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约占75%。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正常体温下。脑部完全缺血4~8分钟内神经元就发生不可逆损伤而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正>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而言,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现将我院近年来收住院经CT确认为脑梗死病例400例作一临床分析,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及时预防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分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脑组织缺血坏死或灌注失效所致.其发病机制包括心源性或主动脉源性栓子、颅内或颅外动脉源性栓子栓塞于脑内,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少数情况下可由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或灌注失败所致.近年来,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凯洛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洗 《天津药学》2010,22(4):60-63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类型包括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及无症状性梗死。脑梗死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是严重威胁生命、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脑梗死的治疗,目前主要是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及脑神经保护及使用血管扩张药等方法,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展,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梗死区的灌注量,改善侧支循环等。现将脑梗死的药物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最有效的治疗是超早期动静脉溶栓[1],可使脑灌注血流迅速恢复,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但该方案治疗时间窗限制严格,需在发病4.5~6h内施行[2]。多数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溶栓机会。所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早期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可防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废用综合征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从而提高脑梗死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neoplasm,MPN)的一种,以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增多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脾脏常肿大,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治疗中容易只重视治疗脑梗死,而忽视治疗引起脑梗死的真正病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现将我院两年来收住的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溶栓治疗可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溶栓治疗可以尽早地恢复脑血流,改善半暗带的血液供应,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及其功能。自2008年以来丹东市宽甸县中心医院对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与同期住院的20例常规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对比,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军民 《河北医药》2012,34(22):3466-3466
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缺氧、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其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形成血栓或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闭塞或狭窄,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或气体、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即为广义的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分水岭梗死及脑腔隙性梗死[1]。据卫生部最新公布的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原因,且其发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2]。而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脑梗死预后不良,多发生肢体活动障碍、构音障碍或感觉障碍等各种后遗症,部分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