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产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106例患者形成观察组,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106例患者成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96.3%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具有86.5%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比对照组满意度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率、护理纠纷率、护理缺陷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护理纠纷、护理缺陷,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心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急诊门诊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画着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5月广州市番禺何贤纪念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抢救护理程序,观察组予以全程护理抢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9.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危重症患者在急诊中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8例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其中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94例急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急诊科常规监护与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监护与护理的同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护理合格率、抢救物品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位12.8%,实验组仅为2.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抢救物品完好情况更优,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改善急诊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消除护理风险因素,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急诊科患者,共11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6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5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为7.02%和3.51%,对照组的分别为16.07%和14.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细节护理模式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胃出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细节护理,将两组满意度以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满意度为74.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成功止血概率为96.00%,对照组成功止血概率为86.00%,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采取细节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可行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急诊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3例实施风险管理。将两组的焦虑评分、依从性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救不完善率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可行性较高,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风险管控模式在脑血管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将2022年7—9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22年10—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风险管控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结论 在急诊脑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引入风险管控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