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自拟中药汤剂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感染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68例Hp相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在三联Hp根除治疗基础上给予胃康灵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三联Hp根除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进行检测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胃黏膜不完全型肠化、异型增生的病理评分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3)。研究组患者Hp根除率为87.31%(117/134)高于对照组的69.40%(93/134)(P<0.001)。两组患者的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三联Hp根除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汤剂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变化程度、提高Hp根除率、降低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对于抑制胃黏膜病变进展、降低胃癌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两组患者均服药7 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35.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之一,临床治疗可采用根除Hp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好、Hp根除彻底等优点,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阿莫西林组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果胶铋治疗,克拉霉素组采用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结果阿莫西林组症状缓解率为88.89%,显著高于克拉霉素组的7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组和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89%和76.54%,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和胶体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优于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内镜诊断为合并Hp感染的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根除Hp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根除Hp治疗.两组均于治疗3个月后进行内镜复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61.54%(24/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P<0.05);胃内疣状病灶数变化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20.51%(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P<0.05);两组Hp根除情况: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92.31%(36/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2,P>0.05).结论 根除Hp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某医院收治的110例经胃镜诊断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第1~2周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治疗,第3~6周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第1~2周在标准三联基础上给予复方尿囊素,第3~6周在雷贝拉唑基础上也给予复方尿囊素。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7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及S2期(白色瘢痕期)获得率分别为94.5%,89.1%和74.5%,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晓叶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98-2698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01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8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在不良反应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疗效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周爱华 《工企医刊》2014,27(6):1114-111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分为2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经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40例患者,经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Hp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在连续服用7d后,均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4周为一个疗程,结束后行胃镜复查和Hp检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83%,对照组为70.83%;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周治疗结束后,Hp根除率研究组87.50%,对照组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Hp根除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联合保和丸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53例患儿。对照组选择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和丸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与对照组展开比较,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保和丸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可有效改善和控制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适宜在临床中全面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