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医学、针灸学以及道教丹道学的角度对"丹田"的含义和历史上对"丹田穴"的认识以及整个"丹田系统"对人体"精、气、神"的影响,力求更加全面地认识"丹田"。从而得出结论,"丹田系统"是人体达到"精、气、神"三而合一健康长寿境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环境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神志病的发病率及其社会危害日益凸显。建构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是当前发展中医神志病学术体系及挖掘中医药防治优势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神与志都是脏腑功能的产物,神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气血乃由脏腑所化生,脏腑功能又受气血阴阳的影响,遵循这样的观念,可以从"脏腑—气血—脑神"理论入手,来探讨中医神志病的发生机制及诊疗思维模式,以期为神志病"气血为纲,联络脏腑,旨在调节脑神"的诊疗思维提供理论依据,为构建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归属于中医“神志”疾病的范畴。神失濡养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机,调和气血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呼吸之宗气上行贯注心脑以濡养神明,向下蓄积于丹田以滋养元气,推动肝肾精气的运转。脑与腹部遥相呼应,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联系密切,源自胞中的任脉、督脉、冲脉提供所需道路,共同为神志活动提供充足的精、气、血物质基础。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腹式呼吸训练对于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对体内脏腑气血运行具有正向的调节趋势;同时作为一种主动训练疗法,腹式呼吸利于增强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活动,提高神经细胞兴奋度,改善脑部血液流量。从中医气血与经络理论出发,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腹式呼吸训练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为提高认知功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开辟新的研究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象思维的指导下,以自然法象、天地应象、神明之象认识脑的生理,描述脑沟壑纵横、错综复杂的结构,认为脑具有主持生命活动、支配精神意识、语言和感觉运动的功能。以天之六气、地之五行、邪正盛衰认识脑的病理,风邪犯脑、寒中于脑、暑扰神明、湿蒙清窍、燥邪伤神及火扰神昏是脑病外感因素中的主要原因。内伤因素中七情、饮食、劳逸等均可影响脏腑功能,产生瘀血、痰凝等病理产物而致脑病。以四诊之象辨病辨证,取象立意指导中医脑病治疗,法象药理规范临床用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色象、味象、声音之象、舌象、脉象等,判断内部脏腑气血的情况;将中药的形状、气味、颜色、生长环境及属性与天地自然之象相通,解释药物某种特性和功效。取象比类、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等方法是中医辨病辨证体系中的核心,象思维可以更好地阐释脑的生理和病理,丰富脑病的诊断和防治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神在临床辨证治疗疾病、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疾病转归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关于神的概念,历代医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其一,言神为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二,言神为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现象的高度概括;其三,言神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笔者认为心、胆与脑相互配合,脏腑间协调为用,共同完成神的活动。探讨"心-脑-胆"体系对神的作用、对于神志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象”思维(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规律,以"象"思维为核心思维。中医"象"思维,是形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的结合,以直观模糊、自然整体、开放动态、直觉体悟为特点,关注的"象"包括了外在可观察之象以及内在可感知之象。通过"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取象比类"三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寻求自然、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杨骏认为神志病的病机为七情异常、六郁之邪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受扰,气血津液异常,脑神失用。其治疗神志病多从任督二脉选穴组方,以周身通调、形神共养,达镇静安神、调和阴阳之效。  相似文献   

8.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用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将人体"天地"嬗变为肺、脾,"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通过梳理《内经》气血生成的理论,认识"肺脾合化"在人体气血生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丰富中医气血理论内涵,指导中医气血辨证,拓宽相关疾病的治疗思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法象药理学说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唯象理论阐述中医思维方式之一"取象比类"。提出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即为法象药理;在天人整体观理论指导下,利用法象药理学说并加以深入研究,能更多揭示中医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是因脑的作用,这说明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所在。脑为神之本,神强必多寿,健脑是健身的关键,健脑大体有以下几个方法:1.固精培脑脑为髓海,肾主精生髓。脑的活动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若肾精满盈则髓海充实,故积精可以健脑。积精之法,在于节欲。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  相似文献   

11.
从络论治脑病的中药研发思维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脏腑功能以及肢体活动受脑神协调、控制.中风、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脑损伤后综合征等一类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由于脑损害而出现神志、精神异常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脑神失用的表现,因此将这一类疾病统称为脑神病.该类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目前的治疗措施对解决该类问题仍力不从心,因此,从基于临床实践的特色病机理论出发,建立新的治疗思维,寻找有效的药物作用途径,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科学命题.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本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基于象思维理论视角,厘清"肝主疏泄"理论演化,探究其理论内涵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肝主疏泄"理论源流和演化过程进行梳理,以及运用观物取象、据象类比、据象类推三种取象思维方式对"肝主疏泄"理论进行探析。得出"肝主疏泄"理论的形成经过了"肝司疏泄""肝喜疏泄"等演化及内涵的不断丰富,其中象思维的应用,在五行学说、肝的生理特性、肝与其他四脏生理关系三个方面均有体现的结果,从而体会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肝主疏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总结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经验。庄礼兴教授认为中风后抑郁病位在脑,往往因中风后,气机逆乱,痰瘀内生,留于脑窍心神,使脑神失所养、神失所藏而发病;治疗时突出"神"的主导地位,将调理神志的优选穴位组合为固定穴组,取四神针、智三针、印堂、神门、三阴交等穴,同时配合电针刺激及临证加减来调节患者的整体神志功能,从而达到从神导气、气行郁止之效。其临床经验对于中风后抑郁的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意象思维过程的全面梳理分析,将意象思维整体过程概括为"观""取""立""比""得""通"6个部分,以及思维之前的"前建"过程和思维之后"载"的过程,中医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皆与意象思维各过程紧密相连。而伴随着以上思维过程的推进,意象思维之"象"则分别呈现为5个具有不同含义和功能的层次,即"观""取"之物象、"立"之具象、"比"之具象群、"得"之意象、"载"之法象。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任脉部分穴名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文化入手,运用文献学研究整理方法,分析探讨了命名的理据和医学意义。该文认为任脉24个穴名中有14个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或部位形态、特征、功用、气血流注状况等,取天体星辰之象,取建筑物之象,取地理形貌或区域之象,取动物、器物之象等来命名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象天法地"哲学范畴下的比类取象思维方式,体现了古代医家将传统文化与中医特点相结合来命名腧穴的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失眠之病机与人体气机运行失常,阴阳失交有着密切关系.基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运用顾植山教授"司天-司人-司病证"的诊疗思维方法,张晋教授将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与《伤寒论》六经欲解时及针刺疗法相结合,运用"司天-司人-司病证"的诊疗思维方法,即辨天时运气、辨人体时期、辨病邪虚实,从时间及空间的角度对失眠进行论治.三阴...  相似文献   

17.
老年期痴呆,指器质性病变所致老年人记忆力和智能障碍,以及在智能障碍的基础上出现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的临床综合征.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的五神脏理论,是对中医脑病与神关系的高度概括,充分反映了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认识整体生命活动和神志活动的基本特点.脑统五神脏,由脑所主的元神来调节和控制五脏,经五神之协同合作来完成神志的一切活动.老年期痴呆可以表现为五神脏病变.这种独特的五神脏理论体系体现了整体观与形神合一的思想,指导着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经火郁证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在中医发生学原理指导下,借鉴古代兵法谋略"因势利导"思想以及对自然界火象的观察和体验,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探讨火郁证的特点及治疗。结果:火邪"上炎下传"之势是内经火郁证的特点,治疗当顺应其势,向上向外宣发透达郁热,向下向内清泻降泄邪热,其代表方剂为仲景栀子豉汤和杨氏升降散。结论:运用中医思维解析中医理论,是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医象思维是理解中医理论及指导临床应用的核心思维方法,运用象思维辨治多发性硬化(MS),是中医临床诊治和传承创新的发扬和延续。本文基于象思维对M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观物取象”“取象比类”“象以尽意”,完整诠释象思维在MS的辨治中的应用;运用象思维总结MS症状及功能特点,提出中医学对MS的临床症状为“痿”,结合中医原创思维象思维,概括“毒”是MS的关键病机;以“痿”“毒”指导MS临床治疗,运用“益肾、解毒、通络”之法治疗,是辨证诊治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指导临床、促进理论研究和创新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快速性心律失常与失眠常共病,二者互为因果。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失眠,李平教授提出在病机上:心之气阴不足是病机基础,心风内动是病机关键,心神不安是病机转归;在诊断上:临证注重望舌,结合超声心动微观辨证;在治疗上:补心气、养心阴为治疗基础,熄心风是治疗关键,擅用三虫、三甲,安心神是治疗转归关键,酸枣仁、首乌藤、刺五加、合欢花用药剂量较大。李平教授运用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提出的“心风论”,结合辅助检查进行微观辨证的思想都是当代中医药创新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