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的影响。方法选取DN患者共4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微量清蛋白尿的DN1组22例和大量清蛋白尿的DN2组18例,经6周洗脱期后给予1,25-(O H )2 D30.25μg/d ,共治疗12周,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人群血钙(Ca2+)、血磷(P3+)、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及VAER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观察人群尿液中Nephrin的表达。结果DN组患者尿中Nephrin表达明显多于对照组,DN1组与DN2组间尿中Nephrin表达也存在差异,1,25-(OH)2D3可使DN1组患者尿中Nephrin表达基线下移(P<0.05),但对DN2组患者尿中Nephrin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尿中Nephrin的表达是预测DN进展的有效因子,1,25-(OH)2D3可减少早期DN患者尿中Nephrin表达从而减少蛋白尿,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2.
季振中  胡正国  徐焱成 《重庆医学》2016,(27):3824-3826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miRNA377(miR377)的表达特点及其可能的下游调控通道。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经肾活检确诊的DN组、糖尿病无肾病损害(DM )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中miR377的相对表达量,用TargetScan等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miR377调节的靶基因,并在体外细胞模型中上调miR377的表达,检测下游机制蛋白。结果 DN组(1.32±0.13)和DM 组(0.92±0.11)患者血清中miR‐377均高于对照组(0.3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为糖尿病肾病中miR377的靶基因为SMAD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miR377 mimics组HMC细胞中SMAD2和SMAD3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miR377 NC组和对照组(P<0.05),而SMAD7在各组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的miR377存在异常高表达,可能预示肾脏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DN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络益肾汤组及西药洛汀新+糖适平组。观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肾功能(BUN、CREA)、甘油三酯(TG)、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幕与模型组比较,通络益肾汤组大鼠空腹血糖、BUN、CREA、TG显著下降(P〈0.01),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与西药洛汀新+糖适平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络益肾汤对DN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肾脏TGF-β1表达,抑制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的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观测其肾脏形态、功能的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TGF—β1、CTGF、PAI-1等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NC组)相比,8周时糖尿病肾病组(DN组)大鼠的肾脏肥大指数(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V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清除率(Ccr)均升高。DN组肾皮质CTGF、PAI—1、FN表达水平也显着增高(p〈0.05);与DN组相比较,氯沙坦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则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氯沙坦可通遏抑制TGF—β1、CTGF、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对糖尿病人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糖尿病大鼠血糖控制前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过程(EMT)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组(DM),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DMT),采用链脲佐菌素(55 mg/kg)尾静脉注射复制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N 组和 DM组成模后分别于2周(2 w)、8周(8 w)、16周(16 w)、24周(24 w)时各处死6只;成模13周(13 w)起,DMT 组大鼠采用胰岛素个体化治疗,以血糖控制在4~7 mmol/L,尿糖阴性为准,分别于16 w 和24 w 时处死6只大鼠;观察大鼠血糖、24 h 尿蛋白并计算肾脏指数,HE、PAS 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大鼠肾组织分化抑制因子(Id2)、E-钙粘素(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变化,RT-PCR 检测肾组织 Id2 mRNA 表达情况。结果:(1)与 N 组相比,不同时间点 DM组血糖、24 h 尿蛋白量、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 <0.01),并出现肾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而 DMT 组血糖、24 h 尿蛋白量、肾脏指数均低于 DM组(P <0.05),肾纤维化病变改善;(2)与 N 组比较,DM组肾组织 Id2蛋白和 mRNA 的表达从2 w 开始减少,16 w、24 w 显著减少(P <0.05),并伴有 E-cadherin 的表达减少(P <0.05)、α-SMA 表达增加(P <0.05)和 FN 蛋白的沉积增多(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Id2蛋白与 FN 蛋白成负相关(r =-0.931,P <0.05),与 E-cadherin 蛋白成正相关(r =0.9000,P <0.05);(3)与 DM组相比,DMT 组大鼠肾组织 Id2蛋白和 mRNA 表达均明显增加(P <0.05),且 E-cadherin 的表达增加(P <0.05)、α-SMA 的表达及 FN 在间质沉积减少(P <0.05)。结论:胰岛素在控制血糖能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 Id2蛋白的表达,恢复 Id2对肾纤维化的负调节作用,进而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的 EMT 及减轻肾间质ECM的沉积,改善 DN 肾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固肾胶囊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注射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开达(开博通+达美康)组,固肾胶囊大,小剂量组,灌胃给药8周后分别测定其对大鼠肾质量,肾功能及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影响,结果:固肾胶囊大,小剂量组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比值,尿素氮,肌酐,尿蛋白排泄量均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开达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固肾胶囊有抑制肾脏肥大,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Ik-1在糖尿病鼠肾脏中的表达变化及缬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分为DN组、缬沙坦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和FIk-1的表达,检测尿蛋白、肾小球面积和体积,并分析数据相关性。结果DN组及缬沙坦干预组VEGF和FIk-1 mRNA和蛋白表达、尿蛋白、肾小球面积和体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缬沙坦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DN组(P〈0.01)。VEGF、FIk-1与尿蛋白、肾小球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及其受体FIk-1在D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过度表达导致肾脏损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具有通过抑制VEGF和FIk-1异常表达这一非血流动力学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基底膜乙酰肝素酶(HPA)的影响,为控制DN蛋白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T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正常对照组(N组)。12周后观察尿蛋白,用免疫组化检测HP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组24h尿蛋白定量、HPA蛋白较D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显著减轻DN大鼠早期蛋白尿,可能与下调肾小球基底膜HP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Antisterone)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安体舒通治疗组(AT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记录FBG、Scr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pro)等指标。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H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⑴DN组和AT组大鼠FBG、SCr、24 h Upro和RHI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均<0.01),其中AT组Scr、24 h Upro和RHI均低于DN组(P<0.05,P<0.01);⑵DN组、AT组肾皮质TGF-β1蛋白表达较NC组显著升高(P<0.05),且AT组低于DN组(P<0.05);⑶DN组、AT组HGF表达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但AT组高于DN组(P<0.05)。结论:安体舒通可上调HGF的表达,减轻肾小球系膜区增生,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22-525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及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及霉酚酸酯干预组,干预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d)灌胃,8周末处死动物,常规检测尿蛋白、肾功能、肾质量/体质量,光镜及电镜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变化,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Nephrin及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脏组织肾小球肥大、部分纤维化,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严重,尿蛋白增加,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MCP-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霉酚酸酯干预组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但较糖尿病组有改善(P<0.01),肾小球滤过膜病变较糖尿病组改善,Nephrin蛋白及mRNA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P<0.01),MCP-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霉酚酸酯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水平,下调MCP-1等炎症介质,上调Nephrin蛋白。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可能通过干预Nephrin蛋白及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方法把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糖尿病肾病组(n=10)、法舒地尔治疗组(n=10)。STZ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法舒地尔治疗组给予法舒地尔10mg/(kg·d)腹腔注射,对照组及糖尿病肾病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2次,连续12周。检测三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取大鼠心脏血测定尿素氮(BUN)、肌酐(Scr)。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和法舒地尔治疗组24h尿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法舒地尔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BUN、Scr明显下降(P〈0.01)。结论法舒地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蛋白尿、减轻。肾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糖尿病肾病组(DN,n=10)、黄芪治疗组(HZ,n=10)(予黄芪注射液5 ml/kg灌胃)。于14周末处死动物,进行以下实验:测定血糖(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蛋白定量(24 h UT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UⅡ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UⅡmRNA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各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KI)、BG、TC、TG、Scr、BUN和24 h UTP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Z组的上述指标与DN组比较,则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DN组肾组织UⅡ表达增加,UⅡmRNA表达增加(P〈0.01);与DN组比较,HZ组肾组织UⅡ表达明显降低,UⅡ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黄芪可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UⅡ蛋白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山药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凌  谢少芳  张丽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456-1459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Chineseyampolysaccharides,CY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ptacticprotein-1,MC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后者以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按干预方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氯沙坦(LsT组)和CYP低、中、高剂量(cYP_L、CYP-M、cYP-H)5组,给药后6周及8周末,采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大鼠24h尿蛋白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采用Real—timePCR法观察肾组织CMP-1 mRNA表达。结果与DN组比较,LST组及CYP中、高剂量组24h尿蛋白、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同时下调大鼠肾组织CMP-1 mRNA的表达。结论CYP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下调肾组织CMP-1 mRNA的表达,提示早期应用CYP有预防和减轻肾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益气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P钙黏蛋白(P-cadherin)、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ibroblast-fpecific protein 1,FSP1)表达影响,探索该方治疗DN蛋白尿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肾病造模组(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和厄贝沙坦组。干预治疗12w后处死大鼠,分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urine protein, 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糖、血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肾小球P-cadherin、FSP1蛋白的表达。光镜及电镜观察肾小球结构。[结果]①与模型组比,中药组大鼠24h UPro、Ccr、BUN显著降低(P〈0.01,P〈0.05)。②与模型组比,中药组大鼠肾小球P-cadherin表达显著增高(P〈0.01),FSP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厄贝沙坦组比,中药组FSP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上调P-cadherin蛋白表达及降低FSP1蛋白的表达,部分拮抗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可能是清热益气通络中药减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排泄重要作用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N模型组(DN)、DN模型+灯盏花素治疗组(DS)三组。模型建立后,在第12周,测量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取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MP-9。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模型组比较,DS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MMP-9明显增加(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增加MMP-9表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提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从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4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UAER、HbA1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芪莲汤颗粒剂(QiLian soup-granula)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dephropathy,DN)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45 mg/kg)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分组给药。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渴丸组、芪莲汤颗粒剂高剂量组、芪莲汤颗粒剂低剂量组。按试验设计剂量灌胃给药,1次/d,每周6d。连续给药4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血肌酐、做糖耐量试验、尿素氮、尿肌酐、尿蛋白。取肾脏组织作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芪莲汤颗粒剂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并能抑制DN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芪莲汤颗粒剂对DN大鼠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延缓DN病理进程。该作用可能与降血糖及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抑制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盖维  ;戴春  ;吕昌云 《铁道医学》2014,(10):1121-1126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podocin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3)、造模组(n=39),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则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5 mg·kg-1,糖尿病肾病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BMSCs组(n=13)、前列地尔组(n=13)及DN组(n=13)。于造模成功的当天,BMSCs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经体外培养、鉴定、Brdu标记后的BMSCs 2×106·ml^-1,前列地尔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前列地尔4μg·kg-1·d^-1,而DN组及正常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注入后的1、14、28 d检测4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肾脏的定位;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检测肾组织podocin的表达。结果:BMSCs移植后28 d,与DN组和前列地尔组相比,BMSCs组大鼠尿蛋白、Scr、BUN水平均有下降(P〈0.05);BMSCs组podocin的表达较正常组降低,但较DN组和前列地尔组明显上升(P〈0.05);BMSCs组大鼠肾组织可见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结论:BMSCs可以上调足细胞相关分子podocin的表达,改善足细胞融合,并促进足细胞再生,从而减少尿蛋白,对肾脏起到一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5~10)mg/d;观察组给予前列腺素E110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vd,1次,d,依那普利(5~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v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治疗后BUN和Ccr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UAER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UAER、BUN和Ccr,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