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A组(22例,阿托伐他汀10mg/d)、B组(20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C组(21例,阿托伐他汀80mg/d),均于确诊后24小时内开始给药,其余用药按常规进行。所有患者均于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服药后24小时、3天、7天采集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服用阿托伐他汀3天后,C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明显减低(P〈0.05),而A、B两组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天后,3组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血清hs—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3组均未发现阿托伐他汀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发挥其强大的抗炎作用,明显降低血浆hs—CRP和MMP-9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及64层螺旋CT冠脉扫描,并根据斑块的CT值分为软斑块组(11例)、混合斑块组(14例)、硬斑块组(25例)及对照组(22例).同时以ELISA法测定血清IL-6、MMP-9值,比较各组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 软斑块组与混合斑块组血清IL-6、MMP-9水平高于硬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MMP-9水平与IL-6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MMP-9、IL-6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64层螺旋CT冠脉斑块检查联合血清IL-6、MMP-9水平检测可作为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顾晓龙  龚志华  邱健 《心脏杂志》2011,23(2):235-237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8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替罗非班组(n=34)。两组均急诊行PCI术,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12 h,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MMP-9及IL-6的水平。结果: 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PCI术前两组之间MMP-9及IL-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12 h,二者MMP-9的水平[(492±65) vs.(560±82)μg/L]和IL-6的水平[(46.0±7.2) vs.(59.7±8.2)ng/L]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显著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MMP-9及IL-6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MMP-9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观察ACS患者炎症反应及冠脉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取ACS患者95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血清hs-CRP、IL-18及MMP-9的水平变化。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IL-18及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s-CRP与IL-18及MMP-9分别呈显著性正相关(r=0.658,P〈0.01;r=0.507,P〈0.01);IL-18与MMP-9呈显著性正相关(r=0.627,P〈0.01)。结论 ACS患者存在着高水平的hs-CRP、IL-18及MMP-9,表明ACS患者存在着炎症反应及斑块不稳定因素,动态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IL-18水平变化,可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40 mg治疗组(辛伐他汀组),分别治疗7 d.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IL-6的值.同时选3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初期给予他汀类短期治疗能降低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且阿托伐他汀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0年5月住院的ACS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40例、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4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40例。另选择同期稳定心绞痛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2、MMP-9水平,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并分析MMP-2、MMP-9及hs-CRP的变化和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MMP-2、MMP-9及hs-CRP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STEMI组和STEMI组血清MMP-2、MMP-9及hs-CRP的水平高于UA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MP-2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r=0.25,P〉0.05),而血清MMP-9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9,P〈0.05)。结论联合检测ACS患者血清MMP-2、MMP-9和hs-CRP对判断斑块稳定性、预测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氟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金属基质蛋白酶-6(MMPs-6)的影响。方法将85例ACS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强化治疗组(45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氟伐他汀80mg/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85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IL-6及MMPs-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ACS患者血清hs-CRP、IL-6及MMPs-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8周与治疗前比较,强化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的hs-CRP、IL-6及MMPs-6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强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及MMPs-6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中,强化氟伐他汀治疗可通过显著降低血清hs-CRP、IL-6及MMPs-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ACS患者粥样斑块内的炎症,更加有益于ACS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 atrix m etalloproteases-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AC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MMP-9、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16)vs(24±11)μg/L,P<0.01;(12.3±9.2)vs(3.5±2.0)mg/L,P<0.01]。ACS组内UA亚组与AM I亚组比较,MMP-9水平显著增高[(78±11)vs(50±14)μg/L,P<0.01],而CRP水平显著下降[(7.2±2.2)vs(18.7±10.7)mg/L,P<0.01]。ACS组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MP-9、CRP水平升高。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测定,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白细胞内MMP-9含量对ACS斑块易损性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例为研究组(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SA组)、无冠心病的成年人2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抽取肘静脉血5ml,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内MMP-9含量及细胞阳性率,同时检测血清hs-CRP的浓度,比较各组患者的测量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CS组MMP-9的含量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125.71±49.92)μg/L比(51.60±18.99)μg/L、(11.26±13.00)μg/L,均P<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ACS组含MMP-9的细胞阳性率也明显增加.②ACS组血清hs-CRP浓度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2.90±1.98)mg/L比(4.33±1.98)mg/L、(3.73±1.68)mg/L,P均<0.01],而s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③ACS组hs-CRP浓度与白细胞内MMP-9含量呈正相关(r=0.51,P=0.02).结论 ①ACS患者白细胞内MMP-9含量明显升高,测量白细胞内MMP-9浓度可作为预测冠脉斑块易损性的有效方法.②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白细胞内MMP-9含量呈正相关,在炎症反应时两者的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左室射分数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6-2014.12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分别测定入院24小时内和同期40例门诊体检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随访1年,记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心脏事件数,回顾性比较心脏事件阳性组和阴性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心脏事件阳性组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左室射血分数均数分别为15.3±5.0mg/L、112.5±60.1 ng/ml和39.2%,阴性组分别为7.0±2.0mg/L、95.3±40.3 ng/ml和45.7%,阳性组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阴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阴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有高于阴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与低左室射血分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发心脏事件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再发心脏事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白介素(IL)-6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3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2、MMP-9及IL-6水平,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MMP-2和MMP-9蛋白水平。结果三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MMP-2、MMP-9和IL-6水平明显增高,其中STEMI组患者MMP-2和MMP-9比其他两组增高明显,而IL-6在三组患者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L-6与MMP-2和MMP-9具有相关性(r=0.547,P<0.01)和(r=0.478,P<0.01)。结论 MMP2、MMP9和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高表达,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其水平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2.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hs-CRP和MMP-9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桃  夏豪  胡波  谭安安 《心脏杂志》2008,20(5):591-592,601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能否抑制斑块炎症反应,及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55例初诊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24),试验组在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用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ACS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测定MMP-9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MMP-9水平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hs-CRP,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替罗非班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显著影响血清hs-CRP,MMP-9水平,从而说明盐酸替罗非班亦能通过抑制血管炎症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8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30例稳定心绞痛(SA)患者及30例健康人群血清MMP-9、CRP、IL-6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在ACS中的相互关系。结果ACS组血清MMP-9、CRP、IL-6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CS患者中MMP-9与CRP、IL-6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外周血清MMP-9水平明显增高且其与CRP、IL-6相关,表明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在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ACS发病中的作用,可望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02例(组1),对照组134例(组2),分别比较两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胆固醇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6和hsCRP水平。同时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组1和组2患者的IL-6水平分别为(115.85&#177;88.50)pg/ml和(90.54&#177;304.32)pg/ml,P=0.000;组1和组2患者的hsCRP水平分别为(1.76&#177;5.02)mg/dl和(0.51&#177;1.15)mg/dl,P=0.000;组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平均年龄高于组2,糖尿病和吸烟患者高于组2。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IL-6和hsCRP无关。结论炎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明显增高,它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0例)、双支病变组(28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并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s-CRP、MMP-9的差异,运用Syntax评分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yntax评分与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s-CRP、MMP-9水平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MMP-9呈正相关(r =0.438,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Syntax评分与hs-CRP、MMP-9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和0.57,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清中hs-CRP、MMP-9的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IL-6、hs-CRP水平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山 《山东医药》2011,51(23):42-4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SAP组)和健康查体者25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和IL-6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清MMP-9、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尤以AMI组为著(P均〈0.05);SAP组及对照组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MMP-9、IL-6和hs-CRP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其水平有利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7.
李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21-3222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粥样斑块不稳定使冠状动脉狭窄加重或发生闭塞是发病的共同机制之一〔1〕。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以导致粥样斑块纤维帽基质降解,从而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2〕。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介入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介入术后2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2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有氧运动+常规治疗组(有氧运动组)。另选健康成人7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中hs-CRP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两组治疗4周后hs-CRP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0.01)。且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氧运动组降低更显著( 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中hs-CRP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而有氧运动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中hs-CRP和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浆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ACS75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和陈旧心肌梗死(OMI)60例(非ACS组)、冠脉正常者55例(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IL-18和MMP-1,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CS组血浆炎性因子IL-18、MMP-1和hs-CRP高于非ACS组和对照组(P<0.05);ACS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1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发生率高于非ACS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①IL-18、hs-CRP是老年ACS的独立危险因素;②IL-18、MMP-1和hs-CRP升高并心脏功能异常的老年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冠脉粥样斑块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炎症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而继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含有大量炎症细胞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引起心血管事件非常重要的原因,活化的白细胞和血管细胞分裂可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IL-6可刺激肝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