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改善胰岛素抵抗(IR)、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用果糖喂养6周龄雄性SD大鼠8周造成IR,并给予伊贝沙坦干预后,行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游离脂肪酸(FFA)和血浆脂蛋白脂酶(LPL)活性的测定,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果糖喂养组的血压、FINS、TG、TC、VLDL及FFA均高于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P〈0.05或P〈0.01),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LPL活性却均低于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P〈0.05)。结论伊贝沙坦可以减轻果糖饲料喂养SD大鼠的IR、降低血压、明显提高LPL的活性及减轻机体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取单纯高血压和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各40例,分别给予伊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下降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降压效果显著,是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以40例稳定规律透析且近2周未用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逐步换用厄贝沙坦降压并使血压保持基本稳定,分别于换用厄贝沙坦降压治疗前及治疗5周和10周时,透析当天空腹抽血检测血生化、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提示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钾、甲状旁腺素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所下降,但空腹胰岛素由(13.5-4-3.7)uIU/m1降至(9.1±2.3)uIU/ml,且胰岛素抵抗指数由(3.5±1.5)降至(2.2±0.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改善稳定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5.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胰岛素抵肮及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测定32例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受试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厄贝沙坦降压治疗21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用药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厄贝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肝组织Na+-K+-ATP酶活力和Ca2+-Mg2+-ATP酶活力的影响,探讨bFGF对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采用白酒灌胃建立慢性酒精中毒模型,慢性酒精中毒模型建立成功的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酒精中毒对照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另10只不灌白酒作为正常对照组.bFGF治疗组大鼠白酒灌胃的同时,1h后按12μg/kg剂量肌肉注射,共14d.各组大鼠到相对应的时间点取出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肝组织匀浆中Na+-K+-ATP酶活力和Ca2+-Mg2+-ATP酶活力.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酒精中毒后大鼠肝组织中Na+-K+-ATF酶活力及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经bFGF治疗后肝组织中Na+-K+-ATP酶活力和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高于酒精中毒对照组及NS对照组(P<0.05).结论 bFGF能提高慢性酒精中毒肝组织中Na+-K+-ATP酶活力及Ca2+-Mg2+-ATP酶活力,提示bFGF对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和伊贝沙坦治疗组(C组),术后第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间质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和CD68(巨噬细胞标记物)阳性细胞浸润,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B组相比,C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肾间质中α-SMA、PDGF-BB表达明显减少(P<0.05),CD68阳性细胞浸润无明显减少(P>0.05)。结论伊贝沙坦可通过下调肾间质PDGF-BB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考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10%果糖诱导SD大鼠4周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及FGF210.25、0.1和0.05μmol·kg-1·d-1剂量组,5只相同周龄的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注射1次,治疗4周,给药期间每周监测大鼠体重,采用尾套法检测收缩压变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稳态评价模型检测胰岛素抵抗情况;给药结束时留取血清样本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血脂、血糖水平。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不同剂量FGF21治疗组大鼠收缩压均下降至正常水平[(122.2±3.5)mmHg,P<0.01],而注射生理盐水的模型对照组大鼠的收缩压在治疗期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42.5±4.5)mmHg]。24 h观察各组大鼠血压发现,FGF21治疗组大鼠24 h血压基本维持在(130±4.5)mmHg,各时间段血压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130±4.5)vs(143±5.5)mmHg,P<0.01]。FGF21治疗组大鼠血脂改善明显,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下降至正常水平。FGF21各治疗组大鼠血清NO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7.32±0.11),(7.24±0.13),(6.94±0.08)vs(6.56±0.19)μmol·L-1,P<0.01],且其改善程度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表明FGF21可明显升高果糖诱导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清NO含量,改善内皮释放NO功能。OGTT及HOMA-IR结果显示,经FGF21治疗4周后胰岛素抵抗亦明显得到改善,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因此本研究揭示了FGF21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SD大鼠由于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高血压。这一发现为临床应用FGF21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IR)SD大鼠血压、胰岛素敏感性及脂蛋白脂酶(LPL)含量的变化。方法 6周龄SD大鼠30只用果糖喂养4周,造成IR之后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和罗格列酮治疗4周。8周后行收缩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游离脂肪酸(FFA)及LPL含量测定。结果果糖喂养组的血压、FINS、TG、及FFA均高于药物治疗组(P<0.01),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LPL含量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厄贝沙坦组的血压降低较罗格列酮组明显(P<0.01),而血脂高于罗格列酮组(P<0.01),低于果糖喂养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较罗格列酮降压作用明显,罗格列酮改善IR和降脂作用优于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58例(高血压组),早晨口服厄贝沙坦150 mg,qd,持续3个月,2型糖尿病血压正常患者66例(正常血压组). 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根据Homa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 结果 高血压组的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乙型糖尿病血压组(P<0.05),经厄贝沙坦治疗后,胰岛素抵抗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体内比正常血压患者存在着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伊贝沙坦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复律)后的维持作用。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两组经正规抗凝治疗3周后均给予胺碘酮200mg,q8h,用1周后继以200mg,q12h,1周后改为200mg·d1,治疗组同时给予伊贝沙坦150mg·d1。分别观察两组中成功复律者中的复发率。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律19例中有2例复发,17例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复律17例中有8例复发,9例维持窦性心律。治疗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贝沙坦能降低房颤复发率,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中的表达及其与高血压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并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对其表达的影响以及改善高血压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SHR组(n=10)和伊贝沙坦组(n=10),伊贝沙坦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mg·kg-1·d-1灌胃,给药12周,同时取10只12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WKY)大鼠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TGF-β1、CTGF在三组大鼠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RT-PCR的方法检测TGF-β1、CTGFmRNA在心肌表达水平;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图象分析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1)左室重量指数(LVI)、CVF、PVCA在SHR组大鼠明显高于WKY组大鼠(P<0.01);相比SHR组,伊贝沙坦组则显著降低(P<0.05)。(2)CTGF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间质中表达,WKY组在心肌间质中呈弱表达。(3)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TGF-β1(r=0.562,P<0.05)的表达呈正相关。(4)CTGF及其mRNA在SHR组左室心肌中的表达较WKY组明显增强(P<0.05),相比SHR组,伊贝沙坦组则明显减少。结论: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TGF表达增加,伊贝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GTF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此种作用可能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肌纤维化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伊贝沙坦(安博维)是新型降血压药物,由于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对靶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应用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观察其对心肾功能的影响作用.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中PDGF-BB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伊贝沙坦治疗组,术后第7、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6只大鼠,检测大鼠肾功能、尿β2-微球蛋白,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蛋白表达,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输尿管梗阻核型(UUO)组比较,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P<0.05),肾间质中α-SMA、PDGF-BB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伊贝沙坦可通过下调肾间质PDGF-BB表达减轻肾组织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共计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控制血糖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肾上腺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标本分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皮髓质增生组、皮质腺瘤组、正常肾上腺组织组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各组IGF-Ⅱ及bFGF蛋白在各组的表达情况。结果IGF-Ⅱ及bFGF蛋白表达水平在四组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组、肾上腺皮质腺瘤组,而正常肾上腺组皆地低表达或不表达。各组中IGF-Ⅱ及bFGF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前三组IGF-Ⅱ及bFGF蛋白阳性细胞面积与血压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IGF-Ⅱ及bFGF蛋白在人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症、皮质腺瘤,特别是嗜铬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及其高血压的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GPT、GOT活性的影响,探讨bFGF对酒精中毒所致的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采用白酒灌胃建立慢性酒精中毒模型,慢性酒精中毒模型建立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酒精中毒对照组、NS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另10只不灌白酒作为正常对照组。bFGF治疗组大鼠白酒灌胃的同时,1h后按12μg/kg剂量肌内注射,共14d。各组大鼠到相对应的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结果:慢性酒精中毒后大鼠血清GPT、GOT活性比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用bFGF治疗酒精中毒大鼠后血清GPT、GOT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bFGF能降低酒精中毒大鼠后血清GPT和GOT活性,对酒精中毒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8只,分为反义寡核苷酸(AODN)组、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随机寡核苷酸(RODN)组、空白对照组。将含300μg寡核苷酸的F127多聚凝胶溶液涂于移植静脉及吻合口外周,对比术后1周、2周移植静脉平均内膜及中膜厚度。并检测血管壁细胞内bFGF蛋白表达。结果术后1周、2周,AODN组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及bFGF阳性细胞率均小于其它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SODN组、RODN组,空白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SODN组、RODN组、空白对照组内膜增生较术后1周时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FGF反义寡核苷酸通过对bF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达到了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目的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