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1524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1524份医案中,共用中药520种。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川芎,共941次,频率为61.75%;川芎、丹参、黄芪、当归、麦冬、五味子的应用频率较高,均大于40%,为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结论经研究发现活血通脉、益气养阴是冠心病的最常用治法。此分析结果更清晰、简洁易懂,对冠心病的中医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中药处方145首,共涉及中药16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6味的是补骨脂、三七、枸杞子、黄芪、党参、莪术,药物类别以补肾、活血类药使用频率最高,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网络分析发现补骨脂、枸杞子、三七、白花蛇舌草、莪术、黄芪、党参、甘草、茯苓、当归10味药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核心处方,基于熵聚类药物核心组合挖掘出潜在新方3个。结论 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以“补肾活血,益气养血”为核心治法,辅以化痰祛湿、理气、解毒抗癌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孕症病人中排卵障碍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从诊断、治疗方面回顾性总结、分析符合排卵障碍诊断标准的不孕妇女98例.结果:(1)98例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71例,卵巢功能早衰(POF)6例,小卵泡排卵3例,高催乳素血症12例,其中有9例经核磁共振(MRI)确诊为垂体微腺瘤,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LUFS)6例.(2)采用激素人工周期替代、药物促排卵指导性生活、夫精人工授精治疗,71例PCOS病人中有.6例恢复自然排卵周期,5例成功妊娠;6例POF中有1例恢复排卵并成功妊娠;3例小卵泡排卵病人均有正常排卵;12例高催乳素血症中,1例垂体瘤手术后卵巢功能下降,需激素替代,7例恢复正常排卵,4例需促排卵;6例LUFS病人均促排卵成功.结论:对有排卵障碍的病人及时规范的诊断在不孕症的诊治中是十分必要的;对有排卵障碍的病人及时规范的治疗在不孕症的诊治中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陈意教授2014至2016年在浙江省中医院诊治不寐的病案,采用SPSS软件、SPSS Clementine12.0 软件、Liquorice软件,以频数分析法、复杂分析网络、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临床用药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总结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陈意教授治疗不寐的高频药物是炒枣仁、五味子、远志筒、丹参、茯苓、淮小麦、甘草、香附、黄连等。根据复杂网络分析,陈意教授治疗不寐核心方为炒枣仁-五味子-远志筒-茯苓-淮小麦-丹参-香附-甘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的结果是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炒枣仁、琥珀、丹参、淮小麦、龙骨、牡蛎、石菖蒲、五味子、郁金、远志筒;第二类为柏子仁、百合、地骨皮、煅龙骨、煅牡蛎、黄柏、麦冬、生地、知母;第三类为柴胡、炒白芍、川芎、当归、甘草、香附、枳壳;第四类为陈皮、茯苓、厚朴、姜半夏、龙齿、吴茱萸;第五类为黄连、黄芩、焦山栀。[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析得出陈意教授治疗不寐临床用药灵活、精准,药必执法,擅于补虚泻实,平衡阴阳,值得深入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张伯礼教授治疗中风病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对351首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药物名称标准化,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张教授治疗中风病中用药频次由高到低的前5味药物依次为丹参、郁金、天麻、桑枝和夏枯草;所选药物以寒、平、温,苦、甘、辛的四气五味为主;归经尤其以肝经为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医案及中国知网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挖掘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的名老中医医案著作及中国知网文献中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医案,经筛选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对症状、证候、治则治法、组方规律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患者证候及名老中医用药规律。结果 总计纳入医案86例,处方共95首。最常见的证候为气阴两虚证,主要症状为心悸,单味用药频次最多为甘草,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心、肺经为主,其中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最高的为丹参、五味子→麦冬,新方聚类分析得出8首新处方。结论 结合数据分析发现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证,名老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多将“补”与“清”并用,以益气阴、清热毒为主,化血瘀、安神志、复心脉为辅。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收集到的名老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验案共568份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统计其用药频率。结果共用中药244种,应用次数最多者为黄芪,共291次,频率为51.23%;最少者为豆衣等11种,仅用1次,频率为0.18%。频率>40%的有黄芪、丹参、麦冬、黄连、五味子、人参共6味药;频率>10%的有38味,可分为9类,其中活血类药种数最多。结论黄芪、丹参、麦冬、黄连、五味子、人参是名老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惯用中药,体现了益气养阴、活血清热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法;活血类药物占名老中医常用药类之首,表明了活血化瘀是名老中医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Wangfang)及相关图书中的医案为数据源,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算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研究共纳入148则医案及对应处方,223味中药,使用频次≥20的中药共计27味,多为甘温之品,归肝、心、脾经;经典组合模式20组,高频关联药对14组,并演化提出12首新处方,药组多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是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案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75份80年代后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验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375份医案中,共用中药218种。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丹参,共212次,频率为61.81%,川芎、瓜蒌、黄芪、当归、薤白的应用频率较高,均大于30%,为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高频中药。结论:经研究发现益气活血、宽胸散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最常用治法。此分析结果更清晰、简洁易懂,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遴选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本文对首届(2017年)100名全国名中医的年龄、地域、专业和学术特点进行分析,为名中医学术思想研究提供参考。本次获评的全国名中医中,男性88人,女性12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59岁,平均年龄76岁;专业涵盖中医内、外、妇、儿、骨科、肿瘤科、皮肤科、男科、中西医结合、中药、针灸、民族医药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覆盖了中医药具有临床优势的诸多方向。  相似文献   

12.
排卵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赵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是肾虚肝郁,痰凝血瘀.治疗上主张遵循月经周期节律法,着重经后期及经间期阶段的治疗,大补肝肾;同时兼顾痰瘀,补虚泻实.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衷中参西,临床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管局)及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委、中管局通过公开渠道发布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治疗方案中中医药处方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自我国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至2020年2月19日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委、中管局通过公开渠道发布的COVID-19推荐诊疗方案中中医药相关内容,并进行所有数据的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国家诊疗方案4个,各省市自治区防治方案34个,样本578条,得到有名称的传统方剂84首,中成药60种,涉及单味药230味。高频用药有甘草、黄芩、杏仁、石膏等,常见方剂有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宣白承气汤等,常用中成药有安宫牛黄丸、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等,高频药对有“麻黄,杏仁”“连翘,甘草”等,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个,新处方1个。结论: COVID-19卫分证以银翘散、藿朴夏苓汤为基础方,气分证可以麻杏石甘汤、凉膈散、清瘟败毒饮、达原饮等为基础方。用药特点以宣肺清热、解毒祛浊为主,体现中医治疫解毒透邪的处方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医人物研究的特点,探讨了数字技术时代中医历史人物的标引方式,按照"确定人物范围—获取资料-确定知识点-建立关联-构建知识地图"的步骤,利用知识图谱、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人文的方法构建了中国历代中医医家知识库,实现了中医历史人物信息整合、关联知识分析、地理位置标注等功能,丰富了中医人物的资源建设,为中医人物研究、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04—2019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将处方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通过SPSS 25.0和IBM SPSS Modeler 18软件分析用药频率、频数及关联性,揭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相关文献186篇,纳入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处方210首,涉及中药种类173味,使用频数2 302次,其中天麻、川芎和半夏的使用频率最高。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息风止痉药、平肝潜阳药、解表药、利湿药为主。证型分布前3位依次为气血亏虚型、瘀血阻窍型、风痰上扰型。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支持度≥10%时支持度前10位的药对基本以补虚药、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活血化瘀药及解表药为主。[结论] 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以补虚药最为多见,其次是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药组与药对基本上是补虚药、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行气药、利水消肿药、解表药及活血化瘀药的不同组合,证型与用药方面关系密切。虚损是根本原因,风、痰、瘀为标,应以补虚泻实为原则,权衡标本缓急。  相似文献   

16.
谈勇教授从事生殖内分泌工作30余载,遣方用药灵活,疗效颇佳。她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病机以肾虚为本,治疗上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谈师秉承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理论,创滋阴补阳序贯法,辅助西医促排卵治疗,疗效显著。此法顺应女性生殖内分泌周期性变化,创一系列主方,临证加减,改善了女性生殖内分泌环境,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文本挖掘能从海量的中医药文献中发现知识以促进中医临床研究和中药研发。本文总结现有研究指出文本分类和信息抽取是中医药文献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指出中医药文本分类、非关联知识发现和中医药文献信息抽取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并论述了三个研究领域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最后展望文本挖掘在中医药学科的应用前景,指出非关联文献知识将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中医肿瘤学》《乳腺癌与乳腺增生》《药典临床用药中药成方制剂》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核心处方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最终纳入297首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0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1组采用单纯中医治疗的方式,对照2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结合以上两组的治疗方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妊娠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组的妊娠率(78%、70%)要优于对照2组的妊娠率42%(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要高于对照1组治疗总有效率78%和对照2组治疗总有效率60%(P〈0.05),观察组和对照l组的不良反应率(12%、20%)低于对照2组不良反应率58%(P〈0.05)。结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的治疗方式均有较为理想的妊娠率,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更为理想,而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