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对照组(15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TBIL、PTA水平。结果:治疗第8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TA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西医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PTA较西医对照组显著升髙(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方案组各4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中西医方案组加用茵陈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肝功能ALT、TBIL、ALB、内毒素水平。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方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T、TBIL、ALB、内毒素指标改善中西医方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改善肝功能,减少内毒素,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23例采用急肝退黄汤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2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91%,对照组52.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降低总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能加速黄疸消退,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仅运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细菌内毒素(ET)、血氨、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中药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能显著降低血内毒素,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中药未出现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茵陈蒿汤加味口服联合大黄乌梅汤灌肠较单纯西医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营养支持、保肝退黄、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茵陈蒿汤加味口服,同时给予大黄乌梅汤灌肠,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以及PTA、内毒素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都能明显改善肝功能、PTA,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ALT、AST、TBIL、ALB、PT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内毒素含量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茵陈蒿汤加味联合中药灌肠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含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410-1413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人工肝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日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予以人工肝支持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减,监测两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蛋白(ALB)、肌酐(Cr)、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的变化,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统计治疗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2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DBIL、Cr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B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HBV DNA、PTA降低,PT缩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联合人工肝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肝肾、凝血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脐部贴敷剂结合透皮促进剂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鲎血细胞基质显色试验,将80例内毒素血症阳性的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脐部贴敷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3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内毒素、血浆氨、血清补体C3测定,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比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内毒素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TBIL)值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中药脐部贴敷剂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作为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一种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分别给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4周,随访8周,观察有效率、症状及主要化验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对照组积分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积分均值下降(1.71±4.08)分,而对照组积分均值下降(-0.09±4.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TBIL下降值(中位数165.50)高于对照组(中位数7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升高,且1周后PTA(43.6%)与治疗前(3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对照组PT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1周后治疗组PTA(43.6%)明显高于对照组(3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8.89%)高于对照组(54.35%),两组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治疗组病死率(11.11%)低于对照组(26.09%),两组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在降低病死率,改善症状、改善肝功能(退黄、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验证了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辨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HBV)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肾、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ACLF-HBV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以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43例,同时给予凉血解毒汤剂,2组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肝、肾、凝血功能及血清病毒学及AFP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GTP、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降低(P<0.01),且治疗组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TA升高,INR降低;治疗组BUN、Cr无显著变化,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2组间凝血、肾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HBeAg、HBV DNA及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HBeAg、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间HBV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辨证治疗ACLF-HBV对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且不会加重肾脏负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鳖甲丹芍化瘀方辨证论治。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彩超等方面指标。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都能降低肝脏瞬时弹性指标(Fibroscan)的值(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内毒素和血氨的影响,评价中药复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瘀毒型慢性重症肝炎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试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都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内毒素、血氨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ALT、AST、TBIL及内毒素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降低血氨水平、提高PTA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降低内毒素和血氨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化癖法辨证用药),均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第4周及第8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 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降低,ALB、PT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两组间TBIL、DBIL、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两组间TBIL、ALT、AST、ALB、PTA、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临床疗效,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茵陈四逆汤加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茵陈四逆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3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予茵陈四逆汤辨证加减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入组前组间基线特征,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rimary trait analysis,PTA)],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8周治疗效果及短期(12周)的预后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90%,对照组为60.83%,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LB,PTA,MELD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周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1.54%,优于对照组53.85%(P0.01),两组随访12周,治疗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四逆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肝脏功能,提高存活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西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加味中满分消饮配合西医常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治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80.00%,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球蛋白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球蛋白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2组肝功能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补充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PTA的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47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7例,西医治疗组予补充足够的热量、血容量,间断补充血浆、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保肝、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用药基础上应用中药凉血化瘀、活血解毒之品,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清胆红素(TB 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A)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TB IL、P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联合清热益气化瘀法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中医辨证为湿热疫毒内蕴肝胆,伤及脾胃,邪盛正虚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加促肝细胞生长素、强力宁、还原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胸腺肽,每日1次,治疗组36例采用安宫牛黄丸联合清热益气化瘀法立方选药治疗,每日1剂。结果: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对ALT、TBIL降低水平和提升PTA百分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清热益气化瘀法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满意疗效,能有效阻止早中期亚急性重型肝炎向晚期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内毒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D-乳酸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清毒汤干预后,检测大鼠ALT、内毒素、PTA及D-乳酸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T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毒汤低、中剂量组及乳果糖组血清ALT、内毒素、PTA及D-乳酸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清毒汤高剂量组除血清内毒素含量外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乳果糖组比较,清毒汤中剂量组除PTA外各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低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除PTA外各指标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0.05)。结论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有较好的改善肝损伤和降低内毒素表达的作用,尤其中剂量组最为明显,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肠道通透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肝祛瘀法联合常规保肝西药治疗肝气郁结及血瘀型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护肝祛瘀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常规、肝功能、血脂指标及门静脉宽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vs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TG、MCV、ALP、AST、ALT、GGT、TBI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B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G、ALP、AST、GGT、ALB、TBI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MCV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为(15.67±3.56),显著低于对照组(23.54±4.0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宽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中医护肝祛瘀法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能够降低血清生化指标,证明中医药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20.
清营凉血汤合安宫牛黄丸治疗热毒炽盛型重型肝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清营凉血汤合安宫牛黄丸治疗热毒炽盛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热毒炽盛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的支持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营凉血汤和安宫牛黄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固醇(Cho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浆内毒素(PET)及症状、并发症、死亡率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6项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死亡率及肝性脑病、出血、腹水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营凉血汤合安宫牛黄丸是治疗热毒炽盛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