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角膜异物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χ^2=4.33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6.0%(χ^2=4.000,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6.0%(χ^2=4.891,P<0.05)。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疗效较好,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2~3级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2月在本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2~3级水肿的340例患者40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0 ml 10%氯化钠溶液+5 mg地塞米松(1 ml)+维生素C 500 mg 1支,雾化喷眼,并用10%氯化钠溶液加入氯霉素滴眼液空瓶中滴眼(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1滴/30 min),每晚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睡前涂眼。对照组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1滴/30 min,每晚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睡前涂眼。两组患者角膜水肿转为1级后出院门诊随诊观察。结果观察组2级角膜水肿患者术后第3天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3,P=0.0000),术后第7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5,P=0.0000);观察组3级角膜水肿患者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2、8.95,P=0.0000)。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2~3级水肿的药物较为普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方案值得在白内障扶贫复明活动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骨窗开颅组(A组)67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B组)45例,分析各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为(47.39±18.90)min,低于A组的(93.81±22.45)min(t=4.21,P<0.05);B组再出血发生率为7.46%,低于A组的15.56%(χ^2=34.52,P<0.05);A组和B组预后良好和脑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创伤小、手术快捷、术后恢复快;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手术创伤最小,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泼尼松龙联合多索茶碱与泼尼松龙联合氨茶碱治疗中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76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采用泼尼松龙联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B组采用泼尼松龙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气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92.1%,35/38)显著高于B组(68.4%,26/38)(χ^2=5.31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EF、FEV1、FVC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A组t=10.96、10.73、9.91,B组t=9.13、8.71、8.84,均P<0.05);A组治疗后PEF、FEV1、FVC改善较B组更明显(t=7.13、7.26、7.12,均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3/38)显著低于B组(18.4%,7/38)(χ^2=6.236,P<0.05).结论 泼尼松龙联合多索茶碱治疗中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术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01例(共123眼)高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76~92岁之间。将123眼随机分为研究组(55眼)和超乳组(68眼)。分别接受小切口手术和超声乳化治疗。结果研究组和超乳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53眼和67眼出现角膜水肿。研究组和超乳组之间发生I级、II级及III级角膜水肿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05);但研究组发生III级的比例少于超乳组。研究组患者角膜水肿术后消退时间快于超乳组,其中术后1 d消退的眼数研究组多于超乳组(χ^2=4.01,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两种翼状胬肉手术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剖离术与单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至2006年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122例(143眼),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A、B组,对A组76例(89眼)采用剖离术治疗,B组46例(54眼)采用单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均行^90Sr照射,比较2组术后复发及角膜混浊情况。结果采用剖离术后(A组)有6眼复发,5眼出现轻度角膜云翳;单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B组)有4眼复发,13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混浊。A组术后角膜混浊发生率(5.62%)低于B组(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4,P=0.001)。结论剖离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简单、安全、复发率及并发症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因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0例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金因舒滴眼液滴入结膜,4次/d,1~2滴/次;对照组采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滴入结膜,1~2滴/次。滴眼后3d、6d观察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滴眼3d和6d,金因舒滴眼液治疗组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滴眼后3d、6d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金因舒滴眼液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它能够特异性和角膜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受体结合提高损伤的角膜上皮创伤愈合的时间和增大愈合速度,是一种治疗外伤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60例(18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94眼)和对照组80例(91眼),2组患者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观察组给予贝复舒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9±0.8)d,对照组为(5.8±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舒应用于翼状胬肉术后可促进创面角膜上皮细胞增生和组织再生修复,角膜表面得以快速恢复,有效防止纤维组织、结膜上皮等侵入角膜,也减少了创面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利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08-22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并发症及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初产妇185例(占63.8%),经产妇105例(占3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居民98例(占33.8%),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192例(占6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P<0.05).文化程度低,多无系统产前检查(F=13.8,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病率明显增高(F=8.5,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χ^2=11.7、30.6、23.6、17.7,均P<0.05)和轻度子痫前期组(χ^2=8.0、5.7、11.8、5.27,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χ^2=29.5、14.7、12.0、29.3,均P<0.05)和轻度子痫前期组(χ^2=20.1、10.8、14.4、4.6,均P<0.05). 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荣新 《中国药业》2014,(21):26-27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量滴眼预防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903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并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A组(464例、882只眼)、B组(439例、855只眼),患者术前予左氧氟沙星滴眼3 d,A组术中予0.05%聚维酮碘稀释液行结膜囊滴入并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B组予庆大霉素稀释液冲结膜囊滴入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术后问卷调查眼部不适症状,并对比两组眼内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眼部不适症状构成差异显著(Z=3.070,P=0.022),A组发生率(47.84%比38.04%)高于B组(χ2=8.842,P=0.003);A、B两组术后眼内炎分别发生1例(0.11%)、7例(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1,P=0.034);A组1例、B组6例眼内炎患者病情有效控制,视力恢复至0.4~0.7,B组1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感光0.3。结论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量滴眼可有效减少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几率,也需警惕前者引发的角膜上皮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4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角膜溃疡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和61.9% (P<0.05);实验组角膜溃疡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 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疗效确切,见效快,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张然  王晓莉 《中国药房》2012,(26):2458-2460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片联合羟糖甘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以羟糖甘滴眼液滴双眼,B组口服盐酸溴己新片+羟糖甘滴眼液滴双眼,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2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值均<0.05),且治疗效果B组优于A组(P值均<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常规使用羟糖甘滴眼液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溴己新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高战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59+61-59,6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196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98眼),对照组69例(98眼),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组加用氟米龙滴眼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3%、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治愈率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麝珠明目滴眼液对LASE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珠明目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8例(196眼)受术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8例(96眼)术后常规用药+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B组50例(100眼)常规用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眼压及角膜haze形成情况。结果:2组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3、6月,2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眼压低于B组(P<0.05),haze轻于B组,等效球镜值<—9.00D组和等效球镜值≥—9.00D组,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LASEK术后配以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可减轻haze的形成且有降眼压作用,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更具有意义,无毒副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眼用凝胶治疗眼表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眼表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44眼),观察组45例(45眼),观察组予以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62.22%,均高于对照组的86.36%、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眼用凝胶治疗眼表面损伤疗效确切,优于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6.
李薇  周远大 《中国药房》2008,19(7):513-515
目的:观察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异构体(简称K102)对实验性兔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均选左眼为实验眼,随机分成5组,各组均以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建立碱烧伤模型。其中,A、B、C组为治疗组(浓度分别为0.5、0.25、0.125mg·mL-1K102滴眼液),D组为阳性对照组(贝复舒滴眼液),E组为阴性对照组(K102滴眼液的溶媒)。镜下观察各组角膜上皮愈合速度(率)及血管新生(CNV)发生情况。结果:在碱烧伤24h内,A、B、C组的角膜上皮生长速率分别为1.52、1.57、1.46mm2·h-1,与E组(0.98mm2·h-1)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上皮愈合率各时间点比较治疗组均优于阴性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低浓度可抑制CNV,高浓度可促进CNV。结论:K102滴眼液不同浓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兔角膜碱烧伤后上皮愈合,抑制角膜CNV生长,改善角膜碱烧伤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28例(208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104眼),对照组64例(104眼),观察组予盐酸左氧氟滴眼液滴眼,对照组予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转阴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痊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6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520例干眼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0例,观察组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干眼仪等级、泪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FL)等指标差异,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干眼仪等级、充血评分、FL、BUT、SI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与治疗2周后,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好转(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较好。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血清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角膜上皮损伤患者94例,150眼,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69眼,给予贝复舒眼液点眼;观察组81眼,抽取自体静脉血,制备血清滴眼液点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达71.60%,总有效率高达95.06%,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和81.1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费用低廉,应用于角膜上皮缺损治疗切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HSK患者64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与对照组各32例。更昔洛韦组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0.3%氧氟沙星眼液交替滴眼,qid。对照组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和0.3%氧氟沙星眼液交替滴眼,qid。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治疗后2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3周后,更昔洛韦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和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能减少其复发率,具有治疗和预防HSK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