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4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超声雾化组13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7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14例),定时测量血药浓度,观察复方氧氟沙星溶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持续气管内滴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其他组(P〈O.005),且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O.05)。结论 采用经内套管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道痰液稀释、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为持续气道滴药,对照组为间断湿化,使用相同湿化药物,两组在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结论持续气道滴药对气管切开术后湿化对肺部感染的控制、出血的预防、减少痰痂的形成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720-72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0例,给予保持气道湿化、雾化吸入、有效吸痰、做好基础护理、应用抗生素等护理。结果 10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治愈86例,好转9例,发生肺部感染5例,带管时间最短为2d,最长为40d,平均带管时间为14d。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率,术后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气道湿化雾化,有效吸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护理,可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让患者早日拔除气管导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4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加强口腔护理、保持气道湿化、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合理氧疗、正确吸痰、做好气管套管的护理。结果 84例气管切开患者中,治愈58例,好转9例,主动出院5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死亡8例,带管时间最短为48h,最长为38d,平均时间为16d。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无菌操作,气道加温湿化,加强翻身叩背以及营养支持等,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滴药法与滴药雾化交替法拔管时间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可引起肺部充血、血肿、淤血和神经元性水肿致通气和换气障碍 ,可进一步加重脑细胞损害 ,呼吸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一般对术后出现持续昏迷或明显呼吸障碍缺氧者多行气管切开[1]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率较高[2 ] ,因此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湿化方法 ,以达到充分排痰与气管内给药是极为重要的护理措施。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进行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中滴药法和滴药、雾化交替法效果对比的观察和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气管切开患者 80例 ,年龄 35岁~ 5 5岁 ,其中男 5 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非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并在入院24 h内均行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平均年龄50.23岁,男27例,女3例;B组平均年龄51.20岁,男26例,女4例。A组人工鼻+充分补液基础上进行气道湿化,促进排痰使用沐舒坦30 mg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Bid;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生理盐水10 ml Tid。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痰液量、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呼吸频率、SPO2、痰液量、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72 h,A组痰液量(22.40±1.15)ml,B组(25.93±1.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4 h,A组痰液量、CPIS(21.00±0.89)ml、(2.63±0.32)分,B组(25.00±0.98)ml、(4.33±0.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雾化吸入增加或加重了患者肺部感染,气管插管非机械通气患者不建议雾化吸入预防或者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套管滴液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05-220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套管滴液的新方法。方法:50例气管切开术病人采用电脑控制微电脑输液泵滴药,选用16万U庆大霉素,将0.05%α-糜蛋白酶5mg及200~250ml生理盐水用输液器经输液泵注入一次性吸氧管的塑料管壁内,随氧气气流吸入呼吸道。结果:输液泵滴药法与传统滴药法比较:(1)不易污染,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药物的浪费。(2)药液滴入量容易控制,减少气道的刺激。(3)方便、实用、安全、舒适、有效的湿化功能。(4)能有效的预防、治疗肺部感染。结论:气管切开术病人采用电脑控制微量输液泵滴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间断湿化气道。结果观察组痰痂的形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痰痂的形成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来说,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低于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痰液粘稠度Ⅲ度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式对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术后痰液粘稠Ⅲ度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液,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气管内间歇滴入,湿化液均为O.45%氯化钠溶液。试验组36h内气道湿化量为16ml/h,36—48h逐渐过渡为12ml/h;对照组给予间歇气管内滴入,使用注射器每2小时向气管内滴入0.45%氯化钠溶液4~6ml/h。结果试验组气管切开后第3天吸痰次数、吸痰时、吸痰后3min、吸痰后5min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切开后72h肺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气道内滴药的湿化方法,对气道刺激性小,能减少吸痰次数及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黎岳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30-1131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行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肺部感染(23例)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41例)(P<0.01);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感染控制率(69.6%)显著高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31.7%)(P<0.05);感染控制时间(8.7 d)也显著低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18.6 d)(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51例,留取痰培养标本,分析痰培养首次阳性的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51例气管切开患者全部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首次阳性结果中共培养出致病菌14种,共计感染69例次,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89.9% (62/69),其中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7.4%( 17/62)、肺炎克雷伯菌占19.4%(12/62)、鲍曼氏不动杆菌占17.7%(11/62);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各菌对抗感染药物表现出严重耐药及多重耐药.结论 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病原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振动排痰进行治疗,B组患者仅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PaCO2较B组下降快(P〈0.05),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气管插管率较B组低(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振动排痰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衰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a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对纳入不同给药途径的盐酸氨溴索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报道,所有文献质量均为C级.共收入受试者1 244例,其中静脉滴注组575例,吸入给药组487例,联合给药组(静脉滴注+吸入)1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吸入和静脉滴注比较:总有效率[RR=1.06,95%CI(0.98,1.16)]、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D=-0.40,95%CI(-1.27,0.46)]和平均住院日[MD=-0.20,95%CI(-0.50,0.1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吸入和联合比较:总有效率[RR=0.90,95%CI(0.83,0.97)]、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D=0.73,95%CI(0.08,1.38)]和平均住院日[MD=0.63,95%CI(0.26,1.0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静脉滴注和联合比较:总有效率[RR=0.90,95%CI(0.84,0.97)]、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D=0.76,95%CI(0.21,1.31)]和平均住院[MD=1.10,95%CI(0.25,1.9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当前国内证据,对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辅助治疗,氨溴索吸入和静脉滴注给药疗效相当,且从雾化吸入注射液的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考虑,不推荐选用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应用沐舒坦雾化吸入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不张、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用于食道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能将药液直接作用于气道,减少气道粘膜滞留,促进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4~67(44.32±4.72)岁,采取间断雾化吸入方法。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5(43.96±5.25)岁,采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7,P=0.010)。干预前,两组患者的Koi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CQ评分为(78.19±5.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35±6.63)分,PSQI评分为(7.93±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1.27±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9、7.07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间断雾化吸入,利于增强湿化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2.0g治疗组173例(A组)和头孢吡肟2.0g对照组173例(B组),1次/12h,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28%、88.4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7%、95.7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爱全乐等氧气雾化吸入对减轻术后咳嗽、咳痰及降低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04例接受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现象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进行爱全乐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雾化.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术后咳嗽、咳痰及降低肺部感染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加好和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全乐等氧气雾化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进行咳痰以及排痰,同时减轻咳嗽情况以及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总病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和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遏制病毒侵袭及感染,控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氨曲南和头孢西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志强 《中国药业》2012,21(5):55-56
目的 比较国产氨曲南和头孢西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 分成氨曲南治疗组(A组)和头孢西丁钠对照组(B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氨曲南1.0 g、头孢西丁钠2.0 g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A组、 B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50%和80.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00%和8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 氨曲 南和头孢西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安全可靠,临床可根据细菌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疗法(AIT)对1~6个月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利弊。方法:将305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雾化组166例和对照组139例,两组综合治疗方案按临床路径执行,雾化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次0.5—1mg,每日3~4次,每次10min,对照组不用雾化吸入疗法,评价临床疗效及住院治疗第一个24h内惠儿喘憋、肺部哆音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需要吸氧例数及其平均吸氧时间。结果:在住院治疗第一个24h内,雾化组喘憋加重46例(27.71%),肺部哆音加重59例(35.54%);对照组喘憋加重21例(15.1l%),肺部哆音加重16例(1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需要吸氧例数雾化组51例(30.72%),对照组43例(30.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吸氧时间雾化组(2.39±0.72)d,对照组(2.41±0.6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机械通气的例数雾化组9例(5.42%),对照组4例(2.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憋消失时间雾化组(2.79+0.81)d,对照组(3.01±1.0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哆音消失时间雾化组(7.58±1.83)d,对照组(6.07±1.6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雾化组57.83%,对照组56.1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雾化组(6.56±2.01)d,对照组(6.17±2.1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可以减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但不能缩短病程;小婴儿和重症患儿要注意治疗初期的治疗矛盾现象及治疗后期所引起的痰液不易消失情况;呼吸困难缓解后应及时停用,过度应用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