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相似文献   

2.
金正瑞  张兴文  贾丽 《淮海医药》2008,26(2):101-102
目的探讨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58例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对照组未予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观察2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囊上冲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常规吸痰,对气囊滞留物不做处理;囊上吸引组(B组):对气囊滞留物进行吸引,8h1次;记录2组患者3、6、9、12、15d气管切开气囊上和气囊下滞留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组细菌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9d后,A组发生VAP的例数为4、6、9例,B组为0、1、2例。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囊上冲洗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呼吸机清除气体上的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应用呼吸机清除气体上的滞留物;对照组应用简易呼吸机清除气体上的滞留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呼吸机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优于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  相似文献   

5.
唐丽玲  袁莉萍  张鹏  吴郊峰  王箴 《安徽医药》2017,21(6):1062-1064
目的 比较气流冲击结合间断声门吸引法、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灌洗法在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上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的病人40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气流冲击组和灌洗组.气流冲击组采用间断声门下吸引结合每日2次气流冲击的方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灌洗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每日2次声门下灌洗的方法,两组每日记录气囊上吸引量、呛咳、气道黏膜受损出血情况,并在人工气道建立1、3、7 d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和声门下滞留物,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病人1周气囊上吸引量、呛咳、气道黏膜受损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灌洗组与气流组病人比较中3 d VAP发生率分别为15%、5%(P>0.05)、7 d VAP发生率分别为30%、15%(P>0.05),气囊上吸引量分别为(85.30±33.50)、(84.80±35.58) mL·d-1(P>0.05),呛咳发生次数分别为(6.36±1.33)、(4.60±1.83)次(P<0.01)、气道黏膜受损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5%、5%(P<0.05).结论 气管切开病人使用气流冲击结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法较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灌洗法,可以降低病人呛咳、气道黏膜受损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6.
李云会  王芳  方宏  孙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98-22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改进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2.1 d,对照组为36.2 d;干预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发生呼吸机肺炎18例,发生率为25.0%。以上2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并撤除机械通气1 h后,在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心率方面,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纤维支气管镜吸引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积存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直视下清除机械通气支持患者的气管套管气囊上方积存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合并重度昏迷、咳嗽反射消失的患者 ,在机械通气状态下 ,将纤支镜经气管套管与呼吸机相连的三通进入气管腔 ,开放气囊后 ,当气囊上方的积存物向下流至纤支镜的可见范围时 ,直视下吸除。气囊充气后 ,纤支镜原位停留1min左右 ,以吸除随着气囊充气而向下流出的积存物。根据患者情况每24h操作1~2次。结果:37例以本方法清除气囊上积存物3~139d共操作597次 ;每次5~10min ,吸出量在14~53mL/次 ,每次气囊充气后均可见2mL左右的积存物流出并吸除。SpO2 降低>0 04(较操作前 )152例次 (25 5% ) ,心率增快>10次/min311例次 (52 4% ) ,心率低于60次/min9例次 (3 2 % ) ,呕吐3次 (0 5 % ) ,气管黏膜损伤、少量出血11例次 (1 8 % )。结论: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清除气囊上积存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72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72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80株,革兰阴性(G^-)杆菌124株(68.9%),革兰阳性(G^+)球菌41株(22.8%),真菌15株(8.3%)。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混合感染51例(70.8%),合并真菌感染的15例。G^-杆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了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5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甲基异恶唑敏感。G^+球菌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严重,对万古霉素保持高度敏感。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较敏感。结论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混合感染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由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人工呼吸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义局  闻心培 《贵州医药》2008,32(2):131-13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的特殊类型,是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 h后病人所发生的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脱机困难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VAP的治疗技术、特别是抗生素的应用有长足的进展,但VAP的相关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所以有必要对VAP的致病菌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指导VAP的治疗.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164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发生VAP 39例(发生率23.8%),现对其病原学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的61例患者资料。结果6I例VAP患者中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意识障碍、抗生素联用以及留置胃管等为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共分离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3株(80.2%),革兰阳性菌17株(18.6%),真菌1株(1.2%),存在多重耐药性。均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疗程2~6周,39例治愈(63.9%),22例死亡(36.1%)。结论VAP的发生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存在多重耐药,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钟先进  黄家丽 《安徽医药》2022,26(9):1778-1780
目的 探讨U形气道管理在预防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采用U形气道管理的82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作为试验组,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的8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堵塞发生率、气囊压力合格率和床头抬高合格率、VAP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病人的气道堵塞发生率、VAP发生率[0.19‰(1/523)比1.53‰(8/524)]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病人的气囊压力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形气道管理用于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病人的气道堵塞等并发症明显减少,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魏海苓  辛绍斌 《中国医药》2012,7(8):939-941
目的 探讨含加热丝呼吸管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ICU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研究组A(54例)和研究组B(53例).对照组呼吸机管路不含加热导丝,研究组A在吸气径路含有加热导丝(单加热丝),研究组B在吸气和呼气径路均含有加热导丝(双加热丝).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引起VAP的病原菌.结果 研究组A和B患者的早发性VAP发生率[分别为5.6% (3/54)、3.8%(2/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4%(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B患者的迟发性VAP发生率[9.4%(5/53)]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A[分别为22.6%(12/53)、24.1% (13/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和B患者VAP发生时间均较对照组延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患者VAP发生时间晚于研究组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B及对照组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率分别为7.4% (4/54)、3.8% (2/53)及34.0% (18/53),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加热丝呼吸管路较普通管路可以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使发生时间延迟;双加热丝较单加热丝可更为有效的延迟VAP的发生,并且降低迟发性VAP发生率;一次性加热丝呼吸管路可降低绿脓杆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韩虎  袁军  李建国 《安徽医药》2023,27(4):702-705
目的 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Alb)比值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VAP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VAP发生时间的早晚分为早发组(100例,机械通气时间≤4 d)和晚发组(100例,机械通气时间>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s-CRP、Alb水平,并计算hs-CRP/Alb比值;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s-CRP、Alb、hs-CRP/Alb比值对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以hs-CRP/Alb比值截断值分组的VAP病人短期内撤机率。结果 早发组机械通气时间[(5.22±1.68)d]和ICU入住时间[(7.19±1.82)d]高于晚发组[(3.60±1.10)d、(5.31±1.37)d](P<0.05)。与晚发组[(18.13±4.56)μg/L、(55.04±13.57)μg/L、(25.54±4.57)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柬化治疗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时间大于或等于48h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50例和集束化治疗组52例.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及机械通气和入住ICU的时间。结果集束化治疗组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结论集束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ICU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测指标和微生物学特征.方法 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3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基线人口统计学信息及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子,验证以此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12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6∶4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集(n=225)与验证集(n=149)。分析VAP的影响因素,建立诺莫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VAP组病人年龄[(70.56±6.33)岁比(68.01±6.06)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0.44±6.89)分比(12.20±4.60)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7.65±3.32)分比4.12±1.82)分]、有吸烟史比例(71.9%比54.8%)、合并基础疾病≥3种比例(45.6%比18.5%)、过去90 d使用抗生素比例(63.2%比40.5%)、呼吸机通气时长≥4 d比例(77.2%比40.5%)、再次插管比例(80.7%比46.4%)较非VAP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基础疾病≥3种(OR=2.78,P=0.027)、APA...  相似文献   

18.
王嘉楠 《安徽医药》2022,26(9):1831-1834
目的探讨血浆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对重度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脑外伤病人108例,其中将5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作为观察组,56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于呼吸机辅助通气前和结束辅助通气后48 h内测定血浆PTX3、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监测心率变化,并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人肺部感染症状。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病人PTX3、降钙素原、心率水平与CPIS评分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索重度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PTX3、降钙素原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机械通气撤机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PTX3[(436.45±106.76)μg/L比(312.28±64.81)μg/L]、降钙素原、心率、CPIS水平明显升高(P<0.05)。PTX3、降钙素原、心率水平均与CPI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PTX3、降钙素原高表达是重度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PTX3水平诊断重度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截断值为404.004 μ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88.5%;降钙素原水平诊断时AUC为0.813,截断值为0.764 μg/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87.6%;二者联合诊断时AUC为0.99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90.7%。结论PTX3、降钙素原异常表达与重度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有密切关系,且血浆PTX3单独或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对重度脑外伤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病原菌来源。方法 :3 5例患者采取胃液、口咽部、下呼吸道、呼吸机进出管道、加温湿化器、医务人员手部吸痰后标本 ,对比其菌群组成。结果 :各部位均有病原菌检出 ,医务人员手部吸痰后病原菌检出率较高。检出的细菌较多的有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各部位检出病原体中 ,真菌均占相当大的比例。医护人员的手采集标本培养结果与痰培养结果符合率较高为 60 .7%。结论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胃液、口咽部、未严格消毒的呼吸机回路、医护人员的手均有致病菌检出 ,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病原菌感染特点,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21年 12月在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19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病人,根据有无 VAP将病人分为两组,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 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并以计算机模拟充分采样( 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该研究的 193例中共 91例( 47.15%)病人出现 VAP,91例病人中共分离出病原菌 1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 72.22%,革兰阳性菌占 15.74%,真菌占 12.04%,单一感染 62例,混合感染 29例。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气道干预方式为气道切开、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 ≥ 4d、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使用抑酸剂、有吸烟史及 APACHEⅡ评分≥15分为 AECOPD病人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因素以 R语言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 0.84,95%CI为(0.78,0.90)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 0.02,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结论 AECOPD病人 VAP发生率较高,主,要因感染革兰阴性菌所致, VAP的发生率受病人年龄、气道干预方式、合并糖尿病情况、机械通气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抑酸剂使用情况、吸烟史及 APACHEⅡ评分的影响,以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