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在临床上选取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平喘、祛痰、强心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个疗程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7%,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水肿消退时间、哮喘改善时间、心率减慢时间都较对照组短;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分析方面显示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丹参酮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0mg,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玉华  翁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50-51,54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和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黏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60mg入5%葡萄糖液250ml每日一次静点,酚妥拉明针20mg入葡萄糖液250每分钟10滴,每日一次静点。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喘息症状消失天数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气化碳分压(PaCO2)]、及pH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H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银杏达莫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与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单用酚妥拉明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和87.1%(P〈0.05),发绀消退时间、心率减慢时间、水肿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银杏达莫有扩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活血化淤之功效,银杏达莫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理法 《海峡药学》2010,22(9):112-113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敏感抗生素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解痉平喘,祛痰,强心利尿,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2.2%(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抗凝加常规治疗组45例(抗凝组),常规治疗组45例(对照组)。观察90例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平均住院日、抗凝治疗前后效果分析。结果:抗凝组显效率、气短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凝治疗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综合治疗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住院的有症状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和依那普利。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及依那普利可以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胃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氯沙坦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5%,对照组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1.531,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后,两组LVEF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可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和血小板黏度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及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及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及血小板黏度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及血小板黏度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酚妥拉明处理,将两组的疗效对此。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酚妥拉明处理,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心血管内科推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如控制感染、氧疗、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10mg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微泵静脉推注(5ml/h),1次/d,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COPD急性加重期兼瘀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3-3.6) ng/L、(1.3±0.3) ng/L、(16.9±3.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33.9±3.4)ng/L、(1.6±0.2)ng/L、(23.1±3.9)ng/L](P<0.05);观察组FVC、FEV1、FEV 1/FVC分别为(2.6±0.2)L、(1.3±0.3)L、(88.5±9.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4±0.2)L、(1.5±0.4)L、(83.2±9.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优于对照组(88.4%);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痰热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能更有效的控制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刘敏  邸亚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84-3286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浆硫化氢(H2S)和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10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两组共治疗14 d。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血浆H2S和NT-proBN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86.3%(χ2=4.046,P<0.05)。两组治疗后MPA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7.246,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H2S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t=2.856,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0.706,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H2 S和NT-proBNP。  相似文献   

16.
刘瑜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73-74,77
目的:探讨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A、RVA和BA分别为(40.6±7.36)、(38.6±5.35)、(39.6±5.32)cm/s,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川芎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动脉CO2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脏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及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V、CO及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硝普钠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CHF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和对照组(替米沙坦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LVEF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配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率均减慢,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室性早搏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LVEDV、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A、LVED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1),LVESV虽缩小,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LVEDV、LVESV及LVEF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0%和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心衰合并室性早搏,能从不同角度抑制AngⅡ的生成,起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抗室性早搏效果和心脏功能,且并未增加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全部患者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栓通静注和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泵人治疗,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治疗,疗程3周,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90.7%、72.0%,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及高切)、血浆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O.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