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部感染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肺部自身原因、麻醉的影响;手术中肺被牵拉、压迫、术后疼痛等造成患者的呼吸浅快;疾病本身导致的营养不良,呼吸肌肌力下降;老年人肺发生退行性变化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至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细菌繁殖引起的肺部感染;其中排痰不畅是肺部感染最主要的原因,疼痛引起的呼吸浅快也影响痰液的排出。为了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笔者在护理术后患者中采取了“湿、拍、翻、流、咳、吸”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的减少了呼吸道分泌物,使肺部感染尽早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对象 :本组观察病人 10 0例 ,其中男 3 6例 ,女 64例 ,年龄 2— 5 0岁 ,其中带呼吸机时间超过 12 h者 2 1例 ,肺高压患者 3 0例 ,无并发症发生。心外科手术后的患者 ,由于术中应用了体外循环 ,同时给予加压呼吸 ,患者的肺在术中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肺部的痰液及分泌物就会干结粘稠 ,若术后护理不善 ,尤其是吸痰操作不当 ,会造成许多肺部及其它并发症 :如肺不张、低氧血症、气管内损伤等 ,严重者还会导致窒息、肺内感染、甚至死亡。为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中我们注意加强对术后带呼吸机患者实行正确吸痰 ,彻底清除呼吸…  相似文献   

3.
开胸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有明显的肺功能损害、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加上气管插管侵入性操作等,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围手术期呼吸道有效护理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科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洽了120例开胸手术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对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20%~40%,是围手术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呼吸道因气管内积痰积血发生阻塞,反射性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容易发生肺不张、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对于清除支气管或肺段内黏性分泌物有较大的作用,有效率可达19%~89%。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38例术后患者进行镜下吸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支气管灌洗术在开胸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8例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在监护条件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并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并评价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后恢复良好,合并肺部感染者均得以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开胸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能正确指导抗生素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惠敏  赵征 《河北医药》2000,22(12):891-891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肺脏分泌型IgA减少 ,上呼吸道净化作用减弱 ,痰液易贮留在支气管内 ,更易并发肺部感染。尽管近年来 ,有关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有很大进展 ,如超声雾化器的应用、喉头气管吸痰及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这些固然重要 ,但基础护理仍不容忽视。因此 ,本文着重对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8例中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11~ 6 5岁 ,平均年龄 38岁。其中重度有机磷中毒8例 ,长时间气管插管造成喉头水肿 5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 2例 ,气管异物 …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安全渡过了手术及麻醉关,但能否顺利康复,术后的护理;尤其是肺部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1994-01~1995-11收治老年病人136例,加强了术后肺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因素1.1腹部创口疼痛致使病人不敢用力咳或病情重等无力咳嗽,腹部包扎过紧限制了深呼吸和咳痰动作,病人不能有效地咳出支气管内的痰液,痰液及分泌物等在气道及肺中积聚;使呼吸道分泌物坠积加重了呼吸阻塞,导致气体分布异常,引起小块肺不张.1.2气管插管尤其是全麻的病人,在术中积存于气道的分…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患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的肿瘤。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的适应证更广,难度更大。由于开胸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及麻醉等原因,术后肺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痰液分泌增多及清理障碍,极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严重肺部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做好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章黎  杜慧敏  杨文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88-1888
在ICU中,纤支镜常用于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深部吸痰。我科开展纤支镜以来为一些伴有呼吸道疾息或突发呼吸衰竭的病人,须用机械通气治疗时紧急采用纤支镜来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大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扩大了气管插管的适应证;为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气道受阻病人通过已建立好的气道进行纤支镜下吸痰,清除气管、小支气管内痰液、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术后常出现肺部感染,由于麻醉影响,肺被牵拉、压迫,术后疼痛造成患者的呼吸浅快,致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细菌繁殖引起肺部感染,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笔者在患者排痰中采取了“湿、扣、翻、流、咳、吸”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消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使肺部感染得到尽早控制。  相似文献   

11.
胸外科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患者因麻醉药抑制、切口疼痛等原因不敢咳嗽、排痰,很容易并发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1],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临床护理尤为关键.我院2010 年10 月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超声雾化吸入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经鼻或口气管内吸痰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清理呼吸道无效小儿的吸痰方法。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经鼻或口插入吸痰管至气管内进行吸痰;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咽部吸痰方法吸痰。比较2组患者吸痰间隔时间、有效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实验组吸痰间隔时间较对照组长(P<0.001);实验组吸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吸痰前,2组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后,实验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气管内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气管内吸痰法是小儿心外科手术后有效的吸痰方法,它能彻底清除潴留的痰液,改善通气功能,预防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是提高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叶俊芳  王小玲 《河北医药》2013,35(10):1576-1577
开胸术后患者咳嗽无力,气管黏膜功能障碍,分泌物排除不畅,造成气管阻塞,引起肺不张或肺部感染,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开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2]。老年患者由于病理生理的特殊性,护理干预尤其重要。本研究通过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老年开胸手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  相似文献   

14.
冯波  李晓红 《华夏医药》2005,9(2):138-139
全麻肺切除术后病人有明显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加之病人术后疼痛,咳嗽无力,因而易发生肺不张和肺炎。协助病人有效地排痰,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常规给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但效果仍不理想,尚有部分病人排痰困难,需行鼻导管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以解除气道梗阻,有的病人甚至咳嗽、吸痰至术后半月以上,影响术后康复。本对54例肺切除和胸部手术后危重病人的吸痰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开胸手术的肺结核患者11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预防肺部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排痰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91%(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结论行开胸手术的肺结核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收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排痰率,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致病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行肺癌开胸手术585例,并发术后肺部感染52例(8.89%),全组病例均行痰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用SPSS 11.0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致病因素做多因素分析.结果 痰菌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等.logistic回归分析示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大量吸烟史和合并糖尿病等3个因素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关(P<0.05).全组病例治愈50例(96.2%),2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3.9%).结论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合并糖尿病及术前长期大量吸烟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术后及时甚至多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有助于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经过积极常规治疗无效,肺部感染加重,并发肺不张和呼吸衰竭症状的术后患者,将51例患者在监护护理的条件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和灌注后注药处理,所选的灌洗液体以及稀释液体为37℃的经无菌处理的生理盐水,患者的气管内给药使用的是丁胺卡那霉素[1]。对51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和给药之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指标以及胸部的X光片改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51例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给药治疗后,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7 d内,44例患者显效、6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整体的有效率达到98%。有38例患者吸取的分泌物培养出了致病菌,达到78%的病菌分离率,原患者所咳出的痰,培养有8例为阳性,病菌的分离率只有15.8%。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吸痰的护理方式对于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向峦 《河北医药》2012,34(24):3762-3763
呼吸道感染是全麻术后卧床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开胸术创伤大、加上麻醉药的应用、伤口的剧烈疼痛等患者往往都惧怕咳嗽,再者就是滥用止痛药,抑制了呼吸道的纤毛运动从而导致痰液不能及时排出,而出现肺不张继发感染导致肺炎。据报道,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  相似文献   

19.
肺癌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5例肺癌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协助患者戒烟,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并指导进行腹式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术后尽早开始呼吸指导,给予高流量吸氧和雾化吸入,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排痰。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结论做好肺癌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至关紧要,是确保手术成功,使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孙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720-72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0例,给予保持气道湿化、雾化吸入、有效吸痰、做好基础护理、应用抗生素等护理。结果 100例气管切开患者中,治愈86例,好转9例,发生肺部感染5例,带管时间最短为2d,最长为40d,平均带管时间为14d。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率,术后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气道湿化雾化,有效吸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护理,可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让患者早日拔除气管导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