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维和  巩同玉  刘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76-177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凝血酶与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两组均检测1d、3d、5d和7d外周血的凝血酶浓度,同时行头部CT以计算脑水肿、血肿体积;微创组还测定血肿液中的凝血酶活性。结果常规组和微创组3d时的外周血凝血酶浓度均显著升高[分别为(5.09±1.05)IU/L和(5.10±1.04)IU/L],微创组3d时血肿液凝血酶活性较1d、5d、7d显著升高为(7.68±1.49)IU/L(P〈0.05);常规组3d和5d时水肿比值较1d.7d显著升高[分别为(0.72±0.15)和(0.76±0.17)(P〈0.05);微创组3d时水肿比值较1d、5d、7d显著升高(0.70±0.14)(P〈0.05);常规组5d和7d时的水肿比值分别为(0.76±0.17)和(0.52±0.14),均显著高于微创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凝血酶活性和脑水肿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689,P〈0.05);血肿液凝血酶活性和脑水肿比值亦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5)。结论凝血酶可导致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微创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出血后期(〉3d)的脑水肿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VEP)无创颅内压( ICP)监测,评价其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第1、第3、第7、第14天行颅内压监测,同时检测肾功能,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甘露醇用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第1、第3、第7、第14天颅内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监测组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可以准确测定颅内压值,给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脑水肿无创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10例脑卒中患者及10例无颅脑疾病患者,观察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病灶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有统计学意义;无颅脑疾病患者双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较敏感地及时反映脑卒中患者脑内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对于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及时判断,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实价值,护理会对监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评价”无创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测定”在脑外伤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20名健康志愿者和动态监测80例脑外伤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观察其变化,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头颅CT上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的体积,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健康志愿者左、右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一致,无明显差异。②脑外伤合并脑水肿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明显升高。随着脑水肿的加剧,颅内压增高,从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可以容易反应出来;随着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保守治疗后颅内血肿的逐渐吸收,患者的康复,脑水肿缓解,颅内压逐渐降低,扰动系数逐步下降。患者伤后1、3天患者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明显升高,到7天时脑电阻抗扰动系数逐步下降。结论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外伤患者脑水肿的变化。扰动系数越高,提示脑水肿越重。该方法为临床上进行动态、床旁连续无创性脑水肿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通大学附属东台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神经功能情况及治疗后7、15 d脑水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7、15 d绝对脑水肿体积、相对脑水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BDNF与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mRS评分呈负相关(r=-0.452、-0.441、-0.512,P<0.05),与BI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可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BDNF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状况,减轻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6.
宋钦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80-1981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脱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79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依颅内压检测结果是否使用脱水等治疗,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对脱水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或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及CT检查,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伤后3个月,监测组39例,良好10例,轻残10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对照组40例,良好7例,轻残7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10例.监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监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可根据ICP监测的客观资料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甘露醇使用指征和剂量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214-216
目的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使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综合扰动系数及颅内压;结果不同时间点同侧CIE扰动系数存在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扰动系数的变化,能够评估患者的脑水肿演变进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保守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煤集团总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2例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86.9%)高于对照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保守治疗的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章勤 《淮海医药》2014,(2):185-186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将3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持续颅内压监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评分( GCS)、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通过治疗护理,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准确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时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GCS<8分)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住院时间≥72 h,GCS<8分的患者408例,其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者作为高血压脑出血(HICH)感染组,未感染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对30多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2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误吸、抗生素使用种类、雾化吸入、空腹血糖升高,留置胃管为HICH感染因素.结论 HICH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通过加强监护,医院感染是可以控制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11.
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和水蛭素抗水肿的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各组分3、7d两个亚组,每组20只。A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水蛭素;C组:血+生理盐水;D组:血+水蛭素。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右侧尾状核部位,注入自体未凝血(C、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A、B组)50μl,留置20min后同部位二次注射10μl生理盐水(A、C组)或等量水蛭素溶液(B、D组,浓度2U/μl)。术后第3、7天断头取脑,测定脑水含量。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变化,而水蛭素可减轻其水肿程度(P〈0.05)。结论 凝血酶可以引起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水蛭素可以抑制凝血酶所引起的脑水肿且水蛭素本身不对脑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7h手术、7—24h手术病例术前、术后2周G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16、20.23,均P〈0.01),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早期手术解除脑部受压是治疗的关键,是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当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采用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微创开颅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78例,按照GCS评分和血肿量各分为三组,对不同术式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预后良好74例(59.6%),微创开颅组预后良好48例(56.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开颅组病死率21.7%(15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三种术式各有其特点,CT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时有效解除脑受压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阶段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65例,对照组60例。脑出血病例分别于发病24h,3d,2、5、8周抽静脉血2mL,分别测定血浆SS和CCK-8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之间也相互比较。结果患者急性期血浆中SS和CCK-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逐渐降低(P<0.01或P<0.05),但CCK-8从第2~4周无明显变化(P>0.05),到第8周CCK-8仍高于对照组(P<0.05)。SS高血压脑出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和CCK的确参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和恢复过程,但在恢复期的变化规律不同,说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5.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3月至2005年8月小骨窗微创手术180例病例资料。结果 死亡53例,127例存活者以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价:Ⅰ级18例(10%),Ⅱ级40例(22%),Ⅲ级51例(28%),Ⅳ级18例(10%),Ⅴ级0例。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同样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记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于发病后6 h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于发病后6~24 h进行微创手术,C组患者50例患者于发病24~72 h之内行择期微创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4.00、6.38、12.70,均P<0.05);观察组早期治愈率为4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分级为Ⅰ级的例数明显多于其余三组(χ2=4.11、5.00、8.32,均P<0.05);B组优良率为88%(44/50),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6.83、5.83、15.43,均P<0.05);B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χ2=5.32、8.58、32.97,均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最佳手术时机以6~24 h为宜,该微创治疗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所用费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天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各20例,微创组使用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保守组使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微创组的总有效率(85%)较保守组高(50%)(P〈0.01),而且微创组病死率(10%)也明显低于保守组(25%)(P〈0.01)。结论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并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严肖锋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33-2134
目的探讨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钻颅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周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周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钻颅血肿抽吸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ADL,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