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疸的出现是胆红质代谢异常而致血清总胆红素增高[>25.65~34.2μmol/L(1.5~2.0mg%)]的结果。其存在将给麻醉、手术和术后一系列问题带来不利因素。对黄疸病人的术前处理一般应经过下列几个步骤:①辨别黄疸的性质,明确引起黄疸的原因和病变位置。②术前检查。③手术适应证。④术前治疗。一、辨别黄疸的性质,明确引起黄疸的原因和病变位置。临床医生在处理一个黄疸病人时,首先应该辨别黄疸的性质,尤其是肝源性黄疸和肝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黄疸必须在术前弄清,因为肝源性黄疸经过  相似文献   

2.
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 1985年 10月以来 ,采用内镜技术对 2 40例梗阻性黄疸 (obstructivejaundice,OJ)病人进行了检查 ,探索内镜对OJ的诊断价值。1.一般情况 :本组男 134例 ,女 10 6例 ,年龄 2 1~ 74岁 ,6 0岁以上 6 4例。黄疸出现至入院时间 1~ 180d。其中无痛性黄疸 5 2例 ,持续进行性黄疸 5 6例 ,波动性黄疸 132例。血清总胆红质在 45~ 5 2 8μmol/L或 2 6~ 30 8mg/dl之间 ,直接胆红质与总胆红质之比均 >6 0 %。2 .检查方法与结果 :全组共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 199例。其中12例乳头嵌顿性蛔虫、4例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0例良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择期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前日空腹血糖控制在4.5~7.8 mmol/L18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7例(25.8%);控制_在7.8~10.0 mmol/L12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0例(31.2%).两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血糖控制在6.3~11.1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5.6~7.8 mmol/L132例,发生并发症20例(15.1%);控制在7.8~11.1mmol/L178例.发牛并发症67例(37.6%).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程度与血糖交互作用归因比(AIP):0.25,95%可信区间在0.14~1.02,表明两者在并发症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强化围手术期治疗,并将术后血糖控制在7.8 mmol/L以下可显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黄疸程度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与血糖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经皮肝胆管穿刺金属内支架植入。其中胆管癌17例,胰腺癌5例,肝门部转移癌10例。梗阻部位:肝总管肝门区20例,胆总管12例。结果金属内支架植入成功率100%(32/32)。2例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胆道出血1例。28例术后血清胆红素3~4周降至正常,黄疸完全消失率87.5%(28/32)。生存期3~18个月,平均8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6、8、13个月出现梗阻性黄疸,再梗阻发生率9%(3/32)。结论经皮肝胆管穿刺金属内支架植入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良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0例良性梗阻性黄疸合并糖尿病择期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前日空腹血糖控制在4.5~7.8 mmol/L18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7例(25.8%);控制_在7.8~10.0 mmol/L128例,术后发生并发...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致阻塞性黄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不论阻塞性或是肝细胞性,不论肿瘤大小,均属晚期表现,治疗上非常棘手。在阻塞性黄疸中,除肿瘤压迫胆管外,也可因胆道癌栓引起[1],我们从1994年10月至1998年10月,对原发性肝癌致阻塞性黄疸的31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5例,女6例,年龄32岁~65岁,病程6天~37天。上腹胀痛19例,皮肤搔痒15例,大便陶土色4例,乏力、消瘦、纳差21例,腹水4例,胆囊胀大11例,柏油样便2例。入院前误诊为黄疸性肝炎7例,误诊为胆管结石5例。1.2 化验及影象检查总胆红素36.1umol/L~540.5umol/L…  相似文献   

7.
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 ,分析、总结 1 991~ 1 999年间应用胆肠搭桥内引流术治疗晚期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所致肝外胆道阻塞性黄疸 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 :血清总胆红素在术后 3d内以每日 (58.70± 46 .33 ) μmol/L的速度下降 ,术后 7~ 1 0d内以每日 (2 2 .3 6±1 1 .32 ) μmol/L的速度下降 ,ALP及GGT迅速下降。多在术后 2~ 4周黄疸消退 ,食欲及全身情况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30例平均生存 1 0个月。提示 :胆肠搭桥内引流术能迅速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性黄疸 ,对晚期恶性肿瘤所致肝外胆道阻塞系一有效可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1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并将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总成功率为97.3%(181/186),一针穿刺成功率达72.0%(134/186)。穿刺胆管直径范围为4~11mm。平均直径为5.3mm,术后胆汁引流量平均为420ml/d,带管时间为7~97d,平均为18.3d,并发症发生率为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穿刺置管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能够使患者得到持续性胆汁引流的机会,因此将成为治疗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内镜胆管引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和脓毒血症发生率高,是常见的致死并发症之一,已知胆道恶性梗阻除引起肝组织损害为主的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外,还与机体免疫功能受抑有关。虽然目前对术前减黄作用临床上尚有争论,但其对免疫状态的影响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本研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内镜胆道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一、临床资料1.本组资料:本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16例,年龄45~73岁,平均524岁,出现黄疸时间平均25d,血清总胆红素均在150~480μmol/L,术前均行ERBD,减黄至51μmol/L以下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统计1960~1985年2007例因黄疸而手术的患者,手术死亡率为16%、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为9%、死亡率达76%。而非黄疸组2358例行胆道手术,仅3例死于肾衰,且这些患者原来即伴有肾脏疾病。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与黄疸程度有关。Dawson报告103例因梗阻性黄疸行胆道手术者,28例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7例术前血清胆红素>20 mg/dl者6例死于急性肾功  相似文献   

11.
肝癌致阻塞性黄疸21例的原因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从1994年1月~1998年10月,对21例因原发性肝癌侵入胆管内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患者(约占同期入院肝癌患者05%),进行原因分析及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1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42~67岁,病程7~30d。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上腹胀痛17例,皮肤瘙痒14例,大便陶土色2例,乏力、消瘦、纳差19例,腹水4例。胆囊肿大4例,大便潜血2例。入院前误诊为黄疸性肝炎7例。误诊为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者2例(误诊率36%)。2.化验检查及影像检查:总胆红素241~5855μmol/L,平均2734μmol/…  相似文献   

12.
正病人,女,62岁。以上腹部疼痛伴间断性黄疸1个月入院。病人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疸,间断性发作,无恶心呕吐,无寒战高热,饮食睡眠可,尿色黄,大便正常,体重略减轻。体格检查:右上腹轻压痛,Murphy征(-),余无异常。院前肝功能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53μmol/L(3.1~22.5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5μmol/L(1.3~7.2μmol/L)。我院术前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23  相似文献   

13.
傅勤烨  王建新 《腹部外科》2000,13(4):225-225
目的探讨I'B/T-B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近年来收住院的梗阻性黄疸病人112例, 计算I'B/T-B比值(百分比), 平均值为75.8%.结果正常时I'B/T-B约为20%, 肝细胞性黄疸时大于35%, 溶血性黄疸时小于20%, 梗阻性黄疸时大于60%.结论由于各种类型的黄疸其比值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 外科医生可根据比值的大小, 对外科性黄疸做出初步的诊断, 避免造成治疗上的延误和不必要的经济浪费.I'B/T-B之比值使用方便, 费用低廉, 各级医院均可实施,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水温控制在39~40℃可加速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两种游泳水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游泳水温控制在37~38℃,观察组39~40℃,检测两组黄疸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观察组游泳第3~5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水温控制在39~40℃可加速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吴月红 《护理学杂志》2001,16(7):410-411
母乳性黄疸 ( BMJ)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 ,其发生率欧美国家为 0 .5%~ 2 .6% ,我国青岛报告的为 1 9.9% [1]。有研究表明喂养不当可能是产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2 ] 。为此 ,我们将高频母乳喂养作为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措施之一 ,并进行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0例 ,其中男 1 6例、女1 4例 ,日龄 3~ 6d1 2例 ,8~ 1 4d1 8例。体重 >2 50 0 g,足月儿 ,单纯母乳喂养 ,血清胆红素为2 0 5~ 2 98μmol/L,其中血清胆红素 >2 5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B/T B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统计近年来收住院的梗阻性黄疸病人 112例 ,计算I′B/T B比值 (百分比 ) ,平均值为 75 .8%。结果 正常时I′B/T B约为 2 0 % ,肝细胞性黄疸时大于 35 % ,溶血性黄疸时小于 2 0 % ,梗阻性黄疸时大于 6 0 %。结论 由于各种类型的黄疸其比值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 ,外科医生可根据比值的大小 ,对外科性黄疸做出初步的诊断 ,避免造成治疗上的延误和不必要的经济浪费。I′B/T B之比值使用方便 ,费用低廉 ,各级医院均可实施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胰腺淋巴瘤     
作者回顾了1982~1986年期间诊断为非Hodgkin氏淋巴瘤(402例)和胰腺恶性肿瘤的病例,其中有9例确诊为原发性胰腺淋巴瘤。9例病人中值年龄64岁(49~76岁),女性5例,男性4例。诊断前出现症状的平均时间为2月(1周~1年)。最常见的症状是体重下降7例,黄疸者5例,腹痛者5例,厌食和恶心者4例,有胃排出受阻表现者3例,发热和盗汗者2例。体检触及腹部肿块和有黄疸者最常见(5例)。周围淋巴结病变者仅3例。黄疸者胆红素水平为6.9~15.3 mg/dl。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肝转氨酶水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道39例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癌病人在晚期约有19%~40%出现黄疸,其主要原因为肿瘤对肝实质的广泛破坏,肝功能衰竭以及肿瘤对胆道的压迫。由肝癌侵犯胆道形成胆道内癌栓而致的阻塞性黄疸则少见,此类患者被称为“黄疸型(icterictype)”或“淤胆型(cholestatictype)”肝癌[1]。本文将此类患者与其它肝癌进行了对照研究。1 材料和方法1984~1998年,本院经手术证实共发现黄疸型肝癌病人39例,收集同期手术的其它肝癌病人30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人比较如下。表1 主要临床表现例 数(男/女)平均年龄(岁)黄疸腹痛皮肤搔痒陶土色大便腹水肝大黄疽型肝癌39(34/5)41.538272419612…  相似文献   

20.
70%~90%的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病人发生梗阻性黄疸,使病情更加恶化,而只有10%~20%病人有手术根治机会。一般认为,对不能根治的病人解除黄疸可采用胆肠吻合术,但并发症率(20%~60%)和死亡率(15~30%)较高。而经PTC或ERCP内置管术再次发生梗阻、黄疸可能性较大(20%~50%)。因此,在选择哪一种方法来有效缓解黄疸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