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胼胝体-穹窿间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16例.结果 术前1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终板造瘘术.1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5例在处理完肿瘤后做终板造瘘术.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松果体区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透明隔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损伤少,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6例,其中突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2例,丘脑胶质瘤1例,下丘脑错构瘤1例,畸胎瘤1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例。结果本组4例肿瘤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电解质紊乱3例,中枢性高热1例,嗜睡2例,经处理后1-2周消失;1例上视不能,3月后恢复;硬膜下积液3例,3月后自行吸收。结论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按生理间隙进入,直视下操作,对周围重要结构损伤很小,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各部位肿瘤,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一穹隆间入路显微于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外科技术,提高第三脑室肿瘤的于术治疗术后病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采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2例第二脑室肿瘤病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2例.颅咽管瘤5例,畸胎瘤2例,星形细胞瘤2例,生殖细胞瘤2例,胶样囊肿1例.术后发生近期记忆障碍1例,尿崩症1例,硬膜卜积液1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绛胼胝体-穹隆问入路适合用于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15 例.肿瘤位于三脑室前部9 例、三脑室中部3 例、三脑室后部3 例.12 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结果 本组11 例肿瘤达到镜下全切,3 例次全切除,1 例部分切除.短期并发症包括尿崩症5 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9月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7例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对侧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 ,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尿崩症8例,电解质紊乱14例,癫痫1例,高热1例,短期记忆力减退4例。术后长期昏迷1例,死亡1例;15例康复出院。13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肿瘤复发2例。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为切除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有效途径;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有助于减轻脑积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经验.方法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24例,其中第三脑室前部肿瘤10例,中部12例,后部2例.结果 肿瘤全切20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结果示:颅咽管瘤9例,胶样囊肿7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畸胎瘤1例.术后并发症:近记忆力障碍6例,2个月内均有所恢复;短暂性尿崩5例,治疗1~2周后恢复;缄默症2例,1个月内恢复;脑积水4例,其中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另1例术前昏迷者,术后意识状态无改善,放弃治疗.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部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率高,病人术后合并症少、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技术。方法采用显微手术和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36例,其中15例采用胼胝体入路(10例室间孔入路,5例经穹窿间入路),8例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8例采用终板入路,5例采用额上同入路。7例术后脑积水,其中3例行脑室一腹腔分流(v—P分流)、1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例侧脑室扩大的局限性脑积水行透明隔造瘘术,2例放弃治疗。结果全切除肿瘤22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良好33例,差1例,死亡2例;远期随访结果(3个月至7年):良好26例,死亡8例。11例术后需要激素长期替代治疗。结论第三脑室肿瘤手术难度较大,但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熟练的显微手术技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第三脑室手术入路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第三脑室手术入路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切除第三脑室肿瘤适宜的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经终板入路、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35例(前期组);采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21例(后期组),两组均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观察比较手术效果.结果 前期组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13例;后期组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两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前期组.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路径直接,术野暴露清楚,较易切除肿瘤,术后并发症少,是切除位于第三脑室中、后部肿瘤可选择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优缺点,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讨论。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治的经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讨论如何预防术中并发症和术后管理。 结果肿瘤全切除者37例,全切除率88.1%,近全切除和大部分切除者5例,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为一过性尿崩症(23例)、电解质紊乱(17例)、中枢性高热(11例),经处理后1~2周消失;前额硬膜下积气(7例)、额顶部硬膜下积液(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自行吸收消失;术后短期内记忆力下降、空间分辨力下降者3例,均于3个月内恢复。术后远期并发症有脑积水1例,术后3个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全组患者均随访3~64个月,全切除的37例,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未获全切除的5例术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例肿瘤增大,接受再次伽玛刀治疗。 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处理第三脑室肿瘤,创伤小,能提供清晰、宽广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内肿瘤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第三脑室室内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11年5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儿童第三脑室室内型颅咽管瘤患者18例,均采用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现回顾性分析该18例患儿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过程. 结果 肿瘤全切13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15/18)、血电解质紊乱(12/18)、中枢性高热(5/18)和癫痫(4/18),经积极防治后均得到控制,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室内型颅咽管瘤的理想路径,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经前纵裂胼胝体人路行显微手术,术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前MRI示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部68例(44.4%),第三脑室中部36例(23.5%),第三脑室后部49例(32.0%)。结果术后MRI证实手术全切123例(80.4%).大部切除26例(17.0%),部分切除4例(2.6%)。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45例(29.4%),脑室内出血13例(8.5%),癫痫15例(9.8%),脑积水14例(9.2%)。随访153例,时间3个月一5年。死亡15例,肿瘤复发或进展55例,其中2l例再次手术。结论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对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暴露良好,可直视下切除肿瘤,手术全切率高。联合术中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额胼胝体-透明膈入路显微切除第三脑室并累及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 选择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第三脑室并累及侧脑室肿瘤患者12例.采用经额胼胝体-透明膈入路行显微切除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结论 该手术入路由生理间隙进入,显微镜下直视操作,术野暴露清晰且对周围结构损伤小,切除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内肿瘤较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经额下-第三脑室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及颅咽管瘤的途径、体会及疗效。方法 额部开颅,先经侧脑室-室间孔达第三脑室,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此时因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已经开放,颅内压明显降低,可以很容易地抬起额叶,显露并切除鞍上及鞍内肿瘤。结果 4例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24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视觉障碍,其中10例在住院期间视力视野已有改善,8例术后出现尿崩,经治疗1~2周好转。结论 当垂体瘤或颅咽管瘤长入第三脑室时,经额下-第三脑室入路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