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PKD2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 (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HPL C) ,检测 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 (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gene 2 ,PKD2 )突变。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 autosomal dominant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 94个家系 ,提取外周血白细胞 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全编码区 ,DHPL C对 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 ,出现异常峰型的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明确突变位点和类型。结果 以 5 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 ,从 94例患者家系中成功检测出 8种突变 ,包括 2种无义突变、3种移码突变、3种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分别位于第 5和13外显子 ( 12 4 9C→ T,2 4 0 7C→ T) ,编码氨基酸分别在 4 17和 80 3位形成终止密码子。移码突变分别位于第2、12和 13外显子 ( 6 36 - 6 37ins T,2 348- 2 35 1del AGAA,2 4 0 1del A)。错义突变分别位于第 1、4和 5外显子 ( 5 6 8G→ A,96 4 C→T,116 8G→A) ,其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 ( 190 Ala→ Thr,32 2 Arg→Trp,390 Gly→ Ser)。结论 所检测出的 8种突变 ,为 ADPKD患者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囊肿前诊断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个Crouzon综合征家系及1例散发的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 2,FGFR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在1个Crouzon综合征家系的10名成员,和另一例散发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GFR2基因的第8和10外显子(部分家族成员仅扩增第8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家系中3名成员及另1例散发者FGFR2基因第8外显子的833位核苷酸发生G→T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使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苯丙氨酸(C278F).该突变为杂合子突变.结论 FGFR2基因突变是Crouzon综合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家系TRβ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一个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甲状腺激素受β(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TRβ)基因(TRβ)突变情况。方法提取患者及14名家系成员、7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刀够基因的第7~10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测序结果,该家系中5名成员TRβ基因第10外显子的1642位核苷酸发生C→G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使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丙氨酸(P1453A),同时刀够基因第7外显子的第1020位核苷酸发生C→T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一同义突变,其所编码的氨基酸仍为苯丙氨酸(F245F),两种突变均为杂合子突变。结论在中国人中发现1例TRβ基因突变所致的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  相似文献   

4.
Alzheimer病患者早老素-1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老素-1 基因突变在散发性Alzheim er 病(sporadic Alzheim er's disease, SAD)患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 ation polym orphsim ,PCR-SSCP)及DNA 直接测序技术检测68 例SAD 患者和65 名正常老年人的早老素-1 基因第5 外显子。结果 发现68 例SAD患者中有4 例患者的SSCP发生泳动异常,DNA 序列分析发现:这4 例SAD 患者的130 号密码子发生了CTG→ATG 错义突变(388 位点发生C→A突变),使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蛋氨酸(Leu 130 Met);157 号密码子发生了GTG→CTG 错义突变(469 位点发生G→C突变),使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亮氨酸(Val157 Leu);有11 例患者的SSCP表现为一条单链电泳迁移率明显增快,DNA 序列分析发现:这11 例SAD患者的130 号密码子发生了CTG→ATG 错义突变(388 位点发生C→A 突变),使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蛋氨酸(Leu 130 Met);154 号密码子发生了TGC→TGT 同义突变(462 位点发生C→T)突变。结论 我们发现在SAD患者中存在早老素-1 基因第5 外显子突变,该突变点可能为中国人SAD 患者早老素基因突变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ALD)(MIM300100)患者编码ALD蛋白的ABCD1基因[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超家族中D亚家族1]突变。方法 提取无亲缘关系的14例中国ALD患者及其中2例患者父母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扩增ABCD1基因的第6外显子,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PCR产物纯化后DNA直接测序。结果 证实3个患者的ABCD1基因第6外显子有突变,其中1例患者为5’末端上游第6个碱基C缺失(1489-6 del C),推测该突变可能导致剪切错误;1例患者为错义突变1559T→A(L520Q),这两例患者的母亲均为杂合突变。另1例患者为1548G→A(L516L)的同义突变。结论 首次报告了中国大陆ALD患者ABCD1基因突变.第6外显子无大片段缺失和重组突变。同一血缘族中可有不同的表型存在,提示是否有其它遗传或环境因素参与表型的表达。通过DNA测序方法亦证实其中2例患者之母为ABCD1基因的杂合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1例Apert综合征患者是否存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FGFR2基因第7和第9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发现患者FGFR2基因第7外显子的934 C→G突变,导致了FGFR2蛋白第252位丝氨酸被色氨酸取代(S252W),与国外报道的致病性突变一致.结论 FGFR2基因第7外显子的P34 C→G突变是该例Apert综合征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7.
脂蛋白脂肪酶Pro207→Leu基因突变致高甘油三酯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例随访多年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LPL基因第1~9个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和5'端调节区进行筛查.结果该患者经检测确定为LPL外显子5 Pro207→Leu错义突变.对先证者全家进行家系分析,证实家系中先证者及其父亲均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且均为LPL外显子5 Pro207→Leu错义突变.结论推测此突变影响了LPL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形成,从而降低了催化活性,导致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Van der Woude综合征家系IRF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Van der Woude综合征(Van der Woude syndrome,VWS)干扰素调节因子6(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6,IRF6)基因突变。方法提取3个VWS家系成员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RF6基因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直接测序对患者IRF6基因进行突变的检测。结果在3个家系患者IRF6基因中共发现国际上尚未报道的3个突变:无义突变981(T→A)(Cys327X)和1234(C→T)(Arg412X);错义突变1214(T→C)(Met405Thr)。结论IRF6基因突变可能是VWS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1例临床疑似Costello 综合征的患者进行HRAS基因分析并确诊。方法 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PCR扩增HRAS基因的第2~5个编码外显子并直接测序。Pubmed检索Costell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干预方法。结果 在HRAS基因第2外显子34位碱基序列处发现一个已知错义突变c.34G>A,p.Gly12Ser。患者父母DNA未检测到相同突变。结论 Costello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有特征性面容、极度喂养困难史和生长发育落后等,确诊有赖于HRAS基因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早发性帕金森综合征(early-onset parkinsonism,EOP)致病基因parkin突变。方法散发EOP患者82例,提取外周血细胞DNA,通过PCR扩增parkin基因的12个外显子,应用DHPLC进行变异筛查,峰形异常者进行DNA测序以明确序列变异的种类和位置。结果以10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在82例EOP患者中检测出3种突变,均为点突变,内含子区突变包括IVS1-39G→T和IVS9 18C→T;编码区突变为T1422C,导致所编码的441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精氨酸(Cys441Arg)。结论在散发EOP患者中发现3个杂合型点突变,探讨应用DHPLC在EOP患者中开展parkin基因诊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长QT综合征 KCNQ1基因突变筛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中国人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与编码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基因(pos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KQT—like subfamily member 1,KCNQl)突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心电图T波的特征对31个家系进行基因分型的初步预测。对10个预测为LQTl家系的家庭成员,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进行KCNQ1基因16个外显子及剪接位点的筛查,SSCP异常者进行DNA测序。为避免遗漏心电图表现不典型的LQT1,同时也为了进行方法学比较,对其它21个非LQT1家系只对先证者进行16个外显子的PCR和DNA直接测序。对测序有异常者,分析其家系成员相应外显子的疾病分离情况。若异常只存在于患者,则检查该异常在50个正常对照者中的情况。结果 (1)在心电图预测分型为LQT1的家系中发现了位于第5外显子的S277L(1个家系)和G306V(1个家系)2个错义突变。另外发现了3个多态性,分别为435C→T(1145I)(7个家系)、1632C→A(S546S)(1个家系)、IVS1 9C→G(3个家系)。(2)在心电图分型预测为非LQT1的先证者中只发现了1个剪接突变IVS1 5G→A(2个家系)和1个多态性IVS1 18C→T(1个家系)。3个突变位点均位于KCNQ1基因功能区域,各突变家系内患者存在同样的异常条带或序列,而正常对照无此异常。结论 在中国人LQTS患者中发现TKCNQ1基因上的2个新错义突变、1个剪接突变和4个多态性。结合心电图分型预测,PCR-SSCP法可发现绝大部分突变,是筛查LQTS突变的简便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GLA基因的新突变出现在两个典型Fabry家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2个Fabry家系的GLA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2个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证实的Fabry家系,家系1中连续3代有12人发病,均表现为发作性肢体疼痛;家系2中连续5代有8人发病,多数患者在经末期出现显著的多器官损害表现。对2个家系中的先证者和部分亲属进行PCR扩增其GLA基因的所有7个外显子包括侧翼序列,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先证者1的GLA基因第1外显子G132T(TGG→TGT)突变,造成W44C替换;先证者2的第6外显子G874C(GCT→CCT),造成A292P替换。两个先证者的母亲都有同其儿子一样的突变,且均为杂合性。结论 经文献检索,两个Fabry家系各存在一个新的GLA基因点突变。同一基因的不同位点的突变导致的临床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女性患者和男性一样出现症状,推测这可能是等位基因随机失活导致的显性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老素 - 1(presenilin- 1,PS- 1)基因的突变在家族性痴呆患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polymorphism,PCR- SSCP)和 DNA测序技术检测 2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 (familial Alzheimer′sdisease,FAD)患者、5 3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 (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患者、6 0例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 90名健康老年人 PS- 1基因第 6外显子。结果 DNA测序在 SSCP泳动异常标本中发现 112 3位点和 130 0位点发生错义突变 ,其中 ,FAD患者 2例均在 130 0位点发生突变 ,SAD组 2例在 112 3位点发生突变、2例在 130 0位点突变 ,VD组 1例在 112 3位点发生突变 ;112 3位点发生 C→G突变 (Cys2 3Trp) ,130 0位点发生 A→C突变 (Asp2 0 0 Ala)。结论 FAD及 SAD患者存在 PS-1基因第 6外显子突变 ,上述两个突变位点均位于早老素蛋白的重要功能区 ,此突变可能为病理性突变。  相似文献   

14.
两种角膜营养不良的 BIGH3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中国角膜营养不良患者所存在的 BIGH3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并结合 DNA测序技术 ,分别对 3例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和 12例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以及 10名正常人 BIGH3基因第 4外显子和第 12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均存在BIGH3基因突变 ,所有正常对照无 BIGH3基因突变。其中 12例为 R12 4 H突变杂合子 ,3例为 R5 5 5 W突变杂合子。结论 颗粒状、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分别存在 BIGH3基因 R5 5 5 W及 R12 4 H突变 ,而 R12 4 H突变相关的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在 BIGH3基因突变所导致的角膜基质营养不良中最为常见。12 4和 5 5 5密码子亦是中国角膜营养不良患者 BIGH3基因的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dentify potential mutations in two Chinese families affected with primary localized cutaneous amyloidosis. 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of the family were collected with informed consent.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with a phenol-chloroform method. All of the 17 exons and their flanking splicing sites of the OSMR gene were amplified with PCR and subjected to Sanger sequencing. Suspected mutations were verified with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high-resolution melting assays. Results: A missense mutation (c. 1538G>A) was found in exon 10 of the OSMR gene in all of the six patients from family 1. A missense mutation (c. 2081C>T) was found in exon 14 of the OSMR gene in all of the four patients from family 2. The same mutations were not found among the healthy controls. Conclusion: Two missense mutations (c. 1538GG>A and c. 2081C>T) were detected in the OSMR gene in two Chinese families affected with primary localized cutaneous amyloidosis. Our findings have further confirmed the pathogenicity of such mutations. © 2018 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6.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GCH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 responsive dystonia,DRD)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基因(guanosine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Ⅰ,GCH1)的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6例散发DRD患者进行GCH1基因的突变分析,对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GCH1基因的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1例患者检测出GCH1基因一个新的点突变151(G→A),为起始密码子突变,导致所编码的起始氨基酸由蛋氨酸变为异亮氨酸(M1I)而不能起始翻译。100名健康对照者等位基因无此突变。结论发现了GCH1基因一个新的杂合型点突变151(G→A),我国散发DRD患者中存在GCH1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青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n-ism,AR-JP)parkin基因的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测序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等技术对15个AR-JP家系先证者的parkin基因进行突变研究。结果发现3个家系有parkin基因的突变,其中2个家系含parkin基因的杂合缺失突变,分别为第2外显子的202-203delAG及第9外显子的1069-1074delGTGTCC;另一家系发现一个杂合点突变,为第12外显子的1422(T→C)。其中1069-1074delGTGTCC和1422(T→C)为新的突变。3个家系共6名患者,发病年龄18~31岁,平均25.2±5.7岁;病情进展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症状波动常见;对小剂量多巴制剂反应良好。结论我国的AR-JP家系存在parkin基因的突变;含parkin基因突变的AR-JP患者有帕金森病的一般临床表现,又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两个新RUNX2基因突变引起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UNX2基因突变在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病因研究中的意义及两个中国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收集到的2个锁骨颅骨发育不全家系中4例患者和4名家系健康成员、102名无关正常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产物双向直接测序方法 检测RUNX2基因第1~7外显子及相邻侧翼区的DNA序列,测序结果 与RUNX2基因正常序列对比分析.对发现的突变位点用酶切方法 证实.结果 测序结果 发现一家系中两例父子患者的RUNX2基因第1外显子发生错义突变c.346T>A(W116R),该错义突变通过Bsr Ⅰ限制性内切酶对PCR扩增产物行酶切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认.另一家系中两例患者的RUNX2基因第3外显子发生无义突变c.610A>T(K204X).在两个家系中的正常家系成员和无关正常对照RUNX2基因DNA序列中没有发现上述突变.结论 通过RUNX2基因,检测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两个RUNX2基因新致病突变,扩展了遗传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的基因突变谱,对阐明该病发病机制及其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