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性霉索B为抗深部真菌感染药,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胞浆膜上的甾醇(麦角甾醇为主)结合,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如电解质离子、核苷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外漏,从而破坏了真菌的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恶性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据统计,白血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约为25%~50%,骨髓移植受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5%~40%,长期中度粒细胞减少的患者约为33%~50%[1,2].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该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及皮肤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伴有发热、脑膜刺激征,甚至抽搐、昏迷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常于数日内死亡。我科采取了二性霉素B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雾化吸入二性霉素B治疗肿瘤合并肺部霉菌感染16例,与静脉滴注二性霉素B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称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霉菌感染病,呈慢性或亚急性过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后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并伴有发热、呕吐、  相似文献   

6.
7.
我科2002-01~2006-12用二性霉素B(Am 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炎患儿17例,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4例;年龄最小2岁5个月,最大12岁,平均5岁7月龄。本组除有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临床表现外,连续2次或2次以上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1.2治疗方法Am B粉剂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取治疗剂量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 m l静脉点滴,维持6~8 hr;每周2~3次Am B鞘内注射。氟胞嘧啶、大蒜素等联合抗真菌。2结果(1)本组中最短住院时间23 d,最长242 d,平均住院时间153 d;16例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前为止,二性霉素B 仍是治疗深部真菌病应用最广泛,疗效最可靠的药物。近年来研究指出:粒细胞缺乏症合并发热时,在真菌感染确诊前经验选用二性霉素B 静脉滴注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二性霉素B 于45分钟内快速滴完可获较高血浓度,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常用的2~6小时滴注法;还指出:二性霉素B 溶干10%葡萄糖溶液中暴露于室温、荧光灯下24小时疗效不减,常规的避光措施没有必要。氢化考地松25mg 或度冷丁均可有效地制止二性霉素B 引起的寒战发热;应用二性霉素B 的同时增加钠盐的摄入量,可明显减少肾毒性的发生。二性霉素B 脂质体的研究应用,取得了更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治疗深部真菌病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9.
二性霉素B治疗2例组织胞浆菌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所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深部真菌病。本病主要的病变在肺部,少数病情发展可侵犯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累及全身各器官,症状类似黑热病,病死率高。我科1997年5月至11月收治了2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采用二性霉素B治疗,均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例中男1例,女1例,年龄25~26岁。因长期发热,体温最高达40.7℃,伴乏力,纳差前来我院就诊,以“发热待查,黑热病?”收治。体检:2例患者精神差,消瘦,贫血貌,肝脾大(肝右肋下5~6cm,脾平脐),腹水征阳性,浅表淋巴结略肿大。入院后经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确诊为组织胞浆…  相似文献   

10.
对于血液病合并粒细胞减少者,同时给粒细胞输注及二性霉素B是否加重肺部反应,意见尚不一致.为此作者回顾性地研究了1977-1981年间急性白血病合并粒细胞减少者30例,在感染期间同时给粒细胞输注及二性霉素B.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连续4天或4天以上的粒细胞输注,每次给粒细胞的中位数为2.5×10~(10)个,输注时间为2-3小时.每日给二性霉素的最大剂量为0.6mg/kg/天,溶  相似文献   

11.
陈拯  曾素根 《华西医学》1995,10(2):138-143
本文对酵母样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接种菌量,孵育时间,终点值判断标准对结果影响较大,其P〈0.05,孵育温度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2.
笔者单位在过去5年中共收治1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对其中的8例在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的同时进行鞘内注射AMB,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8±17)岁.  相似文献   

13.
二性霉素B作为人体全身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疗效较理想,但临床使用中病者多因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而被迫中断治疗。作者将原来静滴给药途径改为雾化吸入。试治8例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结果5例有效;3例无效。8例中仅1例出现恶心反应,比原来给药途径的毒性反应明显减少,保证了病者安全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为的护理及配合问题。对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采用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同时合用抗真菌药物静脉治疗,患全部治愈,未留后遗症。提示:鞘内注射二性霉素B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值得推荐的治疗措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护理学科快速发展,护理人员科研水平逐年提升,与国际护理同行间交流学术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高水平的护理科研与英文护理论文撰写人才,是提升我国护理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社于2019年4月10-13日举办了英文护理论文撰写与投稿培训班。通过4天的深度培训,采用小班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详细介绍国外最新护理研究方法、英文护理论文写作要求、SCI期刊审稿流程等,并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Roger Watson教授作为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的主编,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担任本次培训班的主要授课教师,他结合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授课的经验,反思及总结了一些经常被问道却无法作出回答的问题,并与本刊编辑一起,针对这些事情给出建议,旨在鼓励减少作者对编辑的依赖,提升自身科研及写作能力,促进期刊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致病性霉菌感染是免疫危象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骨髓移植患者由于应用大剂量的放疗和/或化疗,引起粘膜的损害及免疫活性细胞破坏,因此更易发生致病性霉菌感染。自1980年起的12年间,作者对303例骨髓移植病人采用二性霉素B(AmB)雾化吸入预防霉菌感染,并分析致病性霉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患者平均年龄30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67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9例,其它病变27例。骨髓移植前预处理方案包括:  相似文献   

17.
二性霉素 B 是杀真菌的多烯抗生素,近来临床报告它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其原因归于它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作者对4例接受二性霉素 B 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研究。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早幼粒白血病,均接受抗白血病化疗。规定病人在用抗菌素72小时后仍然发热者即开始用二性霉素 B。血培养阴性,无 DIC 证据,连续使用二性霉素 B 在11~20天(平均16天)。血小板低于20万则输血小板,共输40次。3例患者的血小板与供者血小板的 ABH 相容,平均接受了6个单位的血小板;1例为 ABH 及组织配型均相容,平均接受2个单位的血小板。血小板采集后保存在22℃8小时  相似文献   

18.
全身性真菌感染仍是骨髓移植(BMT)的一个主要并发症原因和死因。预处理方案介入和移植后  相似文献   

19.
40例病人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行化疗的肿瘤病人和血液病患者,年龄16~67岁,男22例,女18例。24小时内2次口温均超过38℃(至少间隔4小时)或单次口温大于38.4℃定为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20.
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可损伤肠胃道粘膜,使正常寄居于该处的念珠菌得以进入血循环,造成播散感染。此时若再用广谱抗菌素,念珠菌过度繁殖则发生播散的可能性更大。作者设想应用减少肠胃道念珠菌菌群的药物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