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在此低流行状态下,怎样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麻风病防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绿春县于1996年基本消灭了麻风病,1998年现症病人全部治愈,近几年未再发现新病人。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成果,早期发现病人,最终彻底消灭麻风病还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1996年罗甸县麻风病经省州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的指标,患病率为0.035/万,进入麻风基本消灭后防治阶段。制定新的防治策略,防止反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为此,笔者结合罗甸麻风防治实际,探讨麻风基本消灭后的防治策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梅县麻风病从中流行区到基本消灭的近50年防治历程。方法:对梅县历年麻风病流行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总结其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结果:梅县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在各级党政的关心重视下,经过近50年历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采取各次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1996年经省级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社会效益显著。结论:麻风病可防可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完全可使其流行得于控制直至基本消灭。  相似文献   

4.
梁炯明  庞洪义  卢耀娟 《广西医学》2008,30(10):1532-1533
玉林市原属麻风病高发区,1956年开始查治麻风病,20世纪50年代麻风年平均发病率为3.07/10万,经过不断防治,麻风发病率不断下降,1992年发病率降至0.39/10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此后进入净化监测阶段.近10年来,麻风病防治受到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皮防机构经费短缺,技术队伍不稳定,麻防工作靠皮防机构孤军作战,难以完成麻风净化监测的繁重任务,是影响麻风防治工作突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巩固和发展麻风病防治成果,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玉林市结合当地实际探索麻风病防治长效机制,使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持续运转,解决了技术措施难以落实的实际问题,巩固和发展了麻风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肇庆市麻风病基本消灭达标前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麻风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56~2010年期间肇庆市麻风病综合防治报表等资料,以麻风病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等指标对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成效。结果肇庆市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年均发现率为0.16/10万、年均发病率0.14/10万、年均患病率0.35/10万,二级畸残率5.66%,儿童病例、病死率均大幅下降,平均病期缩短。结论肇庆市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心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996年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麻风病专家、广大麻风病防治和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我市已达到了国家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但近年来麻风病的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现将我市1999~2003年麻风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麻风低度流行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勇  梁建秀 《广西医学》2005,27(8):1246-1247
广西于1997以县(市)为单位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而以全区平均则早在1990年就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指标,标志着广西已进入麻风低度流行阶段。在麻风低流行情况下,如何开展麻风防治工作?这是皮防机构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从分析麻风低度流行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人手,探讨麻风低度流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新发现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指导麻风病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湛江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1997-2004年新发现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新发现病例186例,年均发现率为0.274/10万,以门诊等被动发现为主。少年儿童发病占新发现病人数的6.99%,未见明显下降。发病年龄显著增高,传染源不明者增多以及多菌型病人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是主要的流行特点。病期缩短,Ⅱ级畸残率下降。结论 麻风病高流行区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以确保达标后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巩固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弹和流行.方法:对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所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以及对今后的防治对策进行强化和提高认识.结果:促进麻风病防治事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而努力.结论:青海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经过继续努力,完全消灭麻风病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荆门市的麻风病防治于1999年底达到湖北省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并通过省卫生厅考核验收达标。2000年全市全面转入监测阶段,现将9年的麻风疫情监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贝建强 《中外医疗》2010,29(29):89-89
吴江市于1969年成立专业麻风病防治机构,开展社防工作,到1996年达到了基本消灭的目标,并通过卫生部的验收。其间通过多种方式共发现麻风病人756例,属于中流行区。1997年至2009年共发现麻风病人9例,属低流行区,为探索新时期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发现方式的变化,指导今后查病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发现和加强查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1969年至2009年所发生的所有765例病人进行了发现方式的调查分析,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3~2010年肇庆市麻风病防治投入和效益指标,评价肇庆市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整理肇庆市麻风病防治的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资料,应用成本效益法分析研究肇庆市麻风病防治的成本效益。结果2003—2010年肇庆市共投入麻风病防治资金570.81万元,预期获得直接经济效益4604.67万元、间接经济效益7303.99万元,总效益11908.66万元。成本-直接效益比值为1:8.07,成本-间接效益比值为1:12.80。结论肇庆市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防治工作每投入1元防治成本可获得8.07元的效益,为国家创造12.80元财富,减轻了病人和社会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邱木雄  赖庆松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740-740,635
目的了解普宁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麻风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8年普宁市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聊BD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而多联药物联合化疗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普宁市虽然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相似文献   

14.
1957年6月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麻风病防治专业会议上,进一步地明确了“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方针,要求采取“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综合措施,会议还通过了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草案)及麻风病治疗方案(试行)。在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草案)中提出了要大力开展卡介苗接种预防麻风病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便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控制乃至消灭麻风病。这里我们初步地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作个简要综述,以供各地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桓英研究员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麻风病的“非隔离短程联合化疗”,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解决了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实现全球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麻风病的传播、流行、防治、控制乃至消灭都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克服不利于麻风防治的社会因素,能够加速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为此,作者从1984年起在江苏省宝应县开展了麻风病社会医学的调查研究。本项研究应用流行病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获得的3000余份资料、近十万个信息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宁市邕宁区基本消灭麻风病后20年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低流行状态下的疫情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消除麻风病的目标。方法对1995~2014年邕宁区新发现的27例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型、传染来源、发现方式、家属发病情况、患者畸残情况及就诊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年间共新发现麻风病27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5.75∶1。平均发病年龄(47.93±17.29)岁,平均病期(41.59±37.81)个月,有14岁以下儿童1例;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之比为0.8∶1,总畸残率44.44%,发现方式以门诊被动发现为主。结论邕宁区麻风病基本消灭后,新病人没有得到早发现、早治疗,传染与流行未得到更好的控制。说明既往的一些防治措施在现阶段的效果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提示了麻风防治力度的减弱,早发现、早治疗仍然是目前控制麻风病流行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情况,为今后健全和完善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同时对2010年江西省3所地级市麻风病防治机构采用自制的江西省市级麻风病防治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终期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描  相似文献   

19.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经过60多年的防治,我国基本控制了麻风病的流行,但其防治仍面临病例发现难、歧视、耐药等诸多挑战。本文就当前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探讨,提出在政府主导下的宣传教育、发现病例、创新技术等措施,为有效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决策,并最终实现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8年深圳市发现并登记的87例麻风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8深圳市新发现麻风病人87例,年平均发现率0.096/10万;病人发现途径以皮肤科门诊为主,发现75例(86.21%)。在87例新发现病人中,83.91%是暂住人口,多菌型与少菌型比值7.7:1,2年以内早期病例56例(64.37%),Ⅱ级畸残率26.44%;工人患者35例(40.23%)。结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应重点对外来暂住人口的麻风病防治,尤其是工厂工人的麻风病防治。皮肤科门诊和工厂用工体检发现麻风病人,是低流行状态下经济可行的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