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损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薇薇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32-1733
目的探讨脑损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对2003~2005年我院收治的脑损伤术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EN组采用非要素膳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EN组治疗后体重、前清蛋白、清蛋白及总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中8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脑损伤术后患者应尽早采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例腹部中大手术病人术后予肠内营养支持(EN),每日总热卡30~40kcal/kg/d,氮0.18-0.26g/kg/d,持续7天,对照组11例未予营养支持。结果显示:EN组术后体重下降和每日失氮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变化无明显差异,然EN组转铁蛋白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EN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消化道副反应轻。故认为EN简便可行,能使病人尽早获正氮平衡,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突发,早期机体应激,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物质分解亢进,多呈现明显的负氮平衡,影响机体各器官和系统功能,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1]。早期肠内摄食不但可确保营养补充,而且可以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强度,维持肠屏障功能,预防因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导致的肠源性感染,对治疗、康复、预后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巫桂芬 《吉林医学》2013,34(23):4807-480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应用和管理方法。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昏迷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确保肠内营养供给准确无误。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糖等在治疗第7天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良好,较少发生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赵青 《海南医学》2004,15(11):134-134
我科共给 132例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 ,其中男 85例 ,女 4 7例 ,最大年龄 78岁 ,最小 10岁。颅脑损伤病人常用营养供给的方式有 :肠外营养 (TPN)与肠内营养 (EN)两种 ,而TPN费用高 ,适应症要求严 ,需深静脉滴注 ,如长期经外周静脉滴注易引起静脉炎。EN的使用方法比较简便、安  相似文献   

6.
张录  李玉厚 《黑龙江医学》2001,25(2):109-109
目的 对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治疗极为重要。本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强调了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50例危重患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合理的、有计划的肠内营养液,对照组由患家属承臆 配餐,15d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体重、中上臂肌褶厚度、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有轻度提高,而对照组有所下降。结论 积极的、合理的营养治疗是现代临床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可以避免危重患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治愈率下降。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对ICU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ICU危重患者4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2组患者均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第8天检测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和三头肌皮皱厚度。结果: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的CD3、CD。和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增高(P〈0.01),CD4/CD8、NK细胞、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增高(P〈0.05);两组对比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的CD3、CD4、CD4/CD8、NK细胞、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后(P〈0.05),而上臂肌围和三头肌皮皱厚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肠内营养支持不但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只要病情许可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意外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病人的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早期给予鼻饲能全素。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观察2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FBG)、血清前白蛋白(PG),淋巴细胞总数,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经济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营养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机械通气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佐以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鼻饲能全素,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病死率低(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100例重症患者按给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PN)和肠内营养组60例(EEN),入ICU48h内分别进行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EEN组分为达标组35例(A组)和未达标组25例(B组).结果治疗后EEN组和PN组血浆中TP、AIb、Hb均显著升高(P〈0.05),EEN组与PN组及A组与B组问有显著差异(P〈0.05)。PN组ALT、Cr较EEN组显著升高,EEN组CRP下降较PN组显著(P〈0.05)。A组与B组ALT、Cr、CR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达标的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营养不良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且会影响患者预后,经肠内营养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态。但是如何在肝硬化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规范对于多数临床医生仍然是一个难题。本文研究并总结了肝硬化患者肠内营养的一些问题,并指出相关的定义和方法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2001年7月-2003年7月,共52例食管癌患者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术后早期营养液滴注,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时补充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物质,预防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研究在ICU中成分肠内营养制剂支持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ICU病房内64例通过胃管鼻饲营养进行营养支持的重症危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制作的肉汤、牛奶等的方式进行营养治疗;治疗组患者通过科学的营养摄入量计算,采用成分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人体测量指标、白蛋白指标明显升高,营养情况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治疗中,进行定量的成分肠内营养制剂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缩短ICU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脑损伤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脑损伤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EEN组(20例)和TPN组(16例),观察治疗前后胃肠道功能的变化。结果与TPN组对比,早期肠内营养能减轻胃肠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食疗具有较好的功能改善作用,改变食疗剂型并与肠内营养支持相结合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营养和治疗作用,是保证病人营养、改善机体功能的重要支持方法.本文通过对食疗和肠内营养支持的分析研究,探讨食疗在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5-18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恢复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TICU且ISS评分16分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选择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40例(晚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分别观察并记录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情况及营养支持第1天、第7天、第21天营养结束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甘油三酯(TG)的含量、皮下脂肪厚度,观察并记录营养支持后的副作用,如褥疮、感染、胃排空延迟、腹痛、腹泻及胃反流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等,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可以实施,并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实施全肠外营养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白蛋白(ALB)明显提高、血红蛋白(Hb)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和MODS发生率分别为23.3%、10.0%,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整体状态。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鑫  洪忠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1970-197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关系。方法将95例脑卒中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HISS)为高危组(NHISS〉8分)和低危组(NHISS≤8分)。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营养支持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3-15天血总蛋白(TP)、清蛋白(ALB)、胆固醇(CHO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Hb)的水平;监测营养支持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TP、ALB、CHOL、TLC、Hb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第13-15天高危组患者TP、ALB、CHOL水平较低危组降低,消化道出血、腹泻、便秘的发生率较低危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LC、Hb水平及呕吐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以影响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营养支持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其中1组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另外30例患者是肠外营养支持组(PN)[1],在手术后分别给2组患者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然后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噪音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EN组患者肺部炎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PN组、腹泻发生率高于PN组(p0.05);EN组手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都比PN组要短,手术后7天营养指标状况比PN组要好很多(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营养摄入效果比较好且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机体营养状态,降低手术并发症现象,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