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扬长避短。剖宫产术多为急诊手术,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CSEA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院自2006年起将CSEA用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春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129-13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共200例,上述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49.3±6.9)S,对照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211±34)s,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81例,麻醉效果一般共16例,麻醉效果差共3例;对照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67例,麻醉效果一般共22例,麻醉效果差共11例;观察组麻醉效果好和麻醉效果一般所占比例(97%)高于对照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分为CSEA组及CEA组,每组50例.观察并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 min和15 min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牵拉反应、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结果 与C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运动神经阻滞、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牵拉鼓肠等不良反应少(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CSEA组与CE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可安全用于健康产妇剖宫产手术,且麻醉效果优于CEA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B组30例采用0.5%布比卡因麻醉,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压、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13组比较,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7、4.528,x2=3.834、6.429,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两点穿刺法在硬膜外腔-腰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进行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变化情况,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麻醉质量.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需改变麻醉方式.运动神经阻滞及麻醉质量优良率为100%,腹肌及宫颈肌肉松弛质量优良率为100%,镇痛完全.无呼吸困难、胸闷、头疼等发生,术中补液量约1500 ml,手术时间( 135.0 ±4.5)min.48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SpO2、HR、BP)保持稳定,2例患者在麻醉后10 min后出现血压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碱10 mg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均痊愈,无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两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针具作双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拟行剖宫产术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作L2~3硬膜外穿刺、置管备用,在L3~4作腰麻;对照组40例,作L2~3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均给予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麻醉起效快(P<0.05)、麻醉完善(P<0.01),两组间副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以用于剖宫产术,麻醉起效快、效果好、成功率高、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80例,随机将1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麻醉速度快,手术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低浓度、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产妇45例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官产手术,随机分3组:A组(n=15)腰麻用药为0.3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 ml;B组(n=15)0.2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 ml;C组(n=15)0.188%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 ml.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血压.结果:A、B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相似(P>0.05),C组较A、B组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效果差(P<0.05);B组术中血压较A组平稳(P<0.05).结论:0.2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 ml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作用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8,(2)
目的研究预防性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布比卡因10 mg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诱导同时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10 mg或氯化钠注射液,容量均为50 mL,输注速度15 mL·h~(-1)。比较两组麻醉的有效率、麻醉诱导后10 min麻醉平面,两组有效麻醉者中麻醉平面达T6的时间、运动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麻醉无效者利多卡因的追加剂量。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值。结果试验组麻醉有效率低于对照组[68%(17/25)vs.92%(23/25),P<0.05],且麻醉诱导10 min后麻醉平面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麻醉者平面达T_6的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延迟[(7.8±1.4)min vs.(6.3±1.5)min,P<0.05],Bromage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麻醉诱导后30 min内的收缩压比对照组稳定,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为8%(2/25),均低于对照组[40%(10/25)、32%(8/25),P<0.05]。两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去氧肾上腺素输注预防低血压时可能会降低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向头端扩散,需增加鞘内布比卡因剂量。 相似文献
10.
<正>产程阻滞剖宫产多为急诊手术,要求麻醉诱导迅速,效果确切,肌肉松弛良好,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我院2005年05月至2006年09月在产程阻滞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的优劣。方法选择单胎孕足月产妇8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I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Ⅱ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完全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评分、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作用完全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P〈0.05),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P〈0.05),但低血压发生率较单纯硬膜外麻醉组高(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因其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比硬膜外麻醉更为优越,但血压下降明显,要提前扩容,加强术中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腰一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R、BP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优于E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E组,实施硬膜外麻醉(EA);S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给予患者布比卡因9~11mg。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麻醉效应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相比较,S组镇痛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2种麻醉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CSEA镇痛效果优于EA,提供更好的导尿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双重优点,扬长避短。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紧急,麻醉方法要求起效快,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又可用于术后止痛,免除患者的术后痛苦。CSEA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院2005—11/2007—12应用CSEA210例,效果满意,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剖宫产产妇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70例剖宫产孕妇,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各35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T0时刻两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刻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P、CO指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T、PT、FIB及APTT指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麻药用量较对照组少,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28%)高于对照组(77.14%),χ2=4.200,P=0.04。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能提高剖宫产孕妇的麻醉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手术流程顺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麻醉中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186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93例。其中研究1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剖宫产分娩,而研究2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方式进行剖宫产分娩,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2组到达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平面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研究1组(P<0.05);但两组在到达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和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恢复至0的时间方面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研究2组和研究1组新生儿脐带血pH值和出生5 min后Apgar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研究1组产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对于改善新生儿分娩结局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基本一致,但后者相较于前者而言在到达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平面恢复至正常方面更具优势,更利于手术的快速开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俊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8)
目的:观察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忻州市中心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采用小剂量等比重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以及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等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5mg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降低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5mg布比卡因组(Ⅰ组)和7.5mg布比卡因组(Ⅱ组),Ⅰ组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0.75%布比卡因2ml+10%GS1ml)1ml,Ⅱ组注入局麻药1.5ml,并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6.7%,显著低于Ⅱ组的60%和30%(P〈0.05或P〈0.01)。结论剖宫产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时,5mg重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降低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剖宫产手术罗哌卡因重比重液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高原地区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SA)组30例和硬膜外麻醉(EA)组30例.2组患者均选择腰椎(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SA组26 G腰麻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后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1.5 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