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二者对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贝特组、联合组三组,每组各50例,他汀组予以辛伐他汀10 mg/d治疗,贝特组予以非诺贝特200 mg/d治疗,联合组予以辛伐他汀10 mg/d和非诺贝特200 mg/d联合治疗,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同时监测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三组TC、LDL-C、TG及HDL-C的变化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TC:4.21±0.62 mmol/L,LDL-C:3.21±0.61mmol/L)与贝特组(TC:4.91±0.53 mmol/L,LDL-C:3.52±0.52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与联合组(TC:4.31±0.63 mmol/L,LDL-C:3.22±0.61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特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HDL-C:1.21±0.22 mmol/L,TG:2.91±0.62 mmol/L)与贝特组(HDL-C:1.32±0.11mmol/L,TG:1.52±0.51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与联合组(HDL-C:1.41±0.21 mmol/L,TG:1.21±0.62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特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总有效率要优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且不良反应没有增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脂必泰及非诺贝特,随访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血浆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并监测血氨基转移酶及肌酸激酶的水平。结果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2个月后,TC从治疗前(6.11±0.67)mmol/L降至(4.02±0.51)mmol/L;TG从治疗前(4.32±2.20)mmol/L降至(1.88±0.72)mmol/L;LDL-C从治疗前(4.01±1.21)mmol/L降至(2.41±0.91)mmol/L;治疗期间,患者肌酸激酶、肌酐均无异常升高,1例患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结论脂必泰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降脂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46例,治疗前2周停服调脂药,随机分为辛伐他汀+非诺贝特联合组(A组n=23)和辛伐他汀单药组(B组n=23)两组.A组患者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0.01±8.25)岁,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口服,非诺贝特0.1 g,每日2次,连续24周.B组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60.00±7.8)岁,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口服,连续24周,服药前和服药24周后各测定TC、TG、LDL-C、HDL-C、GPT、CK一次.结果 治疗24周后,A组血清总胆固醇降低27.8%,TG下降56%,LDL-C下降41.4%,HDL-C升高22%.B组TC下降15.4%,TG下降11.6%,LDL-C下降24.7%,HDL-C上升11.5%(P<0.05),24周内A组有3例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B组有6例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P<0.05).两组没有患者因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而退出.结论 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与单药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高血脂水平,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及有高危因素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72例,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36例,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日1次;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加辛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36例,在辛伐他汀基础上加服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20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改善(P0.05~0.01),但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DL-C和TG改善情况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②联合治疗组TC、LDL-C、TG的达标率分别为58.3%、44.4%、50.0%,三项达标率为36.1%,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的13.9%(P0.01)。③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诺贝特微粒化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冠心病及有高危因素患者有较好调脂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221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随机分入辛伐他汀组(10mg/d,n=72)、非诺贝特组(200mg/d,n=68)和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d 非诺贝特200mg/d,n=81),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治疗组血脂参数变化率最显,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0%、37%和56%,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4%,其降低TG和升高HDL-C的能力不仅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而且也明显优于非诺贝特组(P值均小于0.01)。(2)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目标,联合治疗组TC、LDL—C和TG的达标率分别为51%、55%和61%,三项全部达标占45%,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值均小于0.01),其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单药治疗。(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非诺贝特(200mg/d)与小剂量辛伐他汀(10mg/d)联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的血脂异常,较单药治疗更有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血脂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伴有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 :38例混合型高血脂患者被随机分为辛伐他汀 (10 mg,1次 /日 )组 ,非诺贝特 (10 0 mg,3次 /日 )组。结果 :1服药后 4周 ,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均能降低 TC,(P<0 .0 0 1,<0 .0 5 ) ;2辛伐他汀降低血清 L DL- C的作用强于非诺贝特 (P<0 .0 2 ) ;3辛伐他汀明显降低 TG(P<0 .0 1) ,增加 Apo- A1 (P<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节混合型高血脂中既可降低胆固醇 ,也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不失为混合型高血脂症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7.
两种调脂药物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治疗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高脂食饵性喂养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分别给予非诺贝特、辛伐他汀治疗,观察肝指数、肝功能,血脂、肝脂、血清及肝组织过氧化脂质(MDA)含量及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非诺贝特显著降低血脂,分别为TC(mmol/L)1.80±0.20与2 10±0.33,TG(mmol/L)0.76±0.18与1.09±0.31、血清及肝组织MDA含量(nmol/ml)分别3.97±0.57与6.89±1.22和75.22±20.88与106.69±15.60,但ALT、ALP、肝脂、肝指数却显著升高,肝组织学呈重度脂肪变;辛伐他汀显著降低血脂、肝脂、血清及肝组织MDA含量,对肝功能无影响,肝组织学接近正常.结论非诺贝特虽可显著降低血脂,但却加重肝内脂质沉积,不宜用于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治疗.辛伐他汀显著降低血脂及肝脂,降低脂质过氧化,,对肝功能无影响,可较安全、有效地用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阿乐)治疗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组11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58例和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B组辛伐他汀组101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48例和53例),给予辛伐他汀10mg/d。4周后如未达有效标准,均可加量至20mg/d,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总胆固醇(TC)从(6.59±0.66)mmol/L降至(4.62±1.45)mmol/L(下降29.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02±0.77)mmol/L降至(2.44±0.64)mmol/L(下降39.3%);(TC-HDL-C)/HDL-C从3.93±1.22降至2.37±1.54(下降39.7%)(P均<0.01)。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TC-HDL-C)/HDL-C作用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P均<0.05)。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使甘油三酯(TG)从(3.17±0.97)mmol/L降低至(2.21±1.03)mmol/L(P<0.05),作用亦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 (1)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TC、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降低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明显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升高HDL-C作用则两组相似;(2)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轻微;(3)阿托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4)推荐常规剂量10mg/d,少数TC、LDL-C较高者可用20mg/d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70例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单药治疗组(12=35,20mg/d),氟伐他汀(20mg/d)、非诺贝特(200mg,隔日1次)联合治疗组(12=35),疗程均为12周。结果联合治疗组血脂参数变化最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能力明显优于单药组(P〈0.01或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荆量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189例,随机分为3组,即普伐他汀组(10mg/d,n=64)、非诺贝特组(200mg/d,n=63)、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10mg/d+非诺贝特200mg/d,n=62),治疗12周;12周时单药治疗血脂水平未全部达标者再随机分为3组,即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20mg治疗组及非诺贝特组,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12周时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下降的幅度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值均<0.01);TC、LDL-C、TG3项全部达标率也高于单独用药组(P均<0.01)。(2)单独用药血脂参数未全部达标者(n=35)改为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TC及LDL-C下降的幅度与普伐他汀20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降低TG及升高HDL-C幅度高于普伐他汀20mg组(P值均<0.01);联合治疗组与单用非诺贝特组比较,降低TC、LDL-C、TG及升高HDL-C的幅度高于非诺贝特组(P值<0.01或<0.05);联合用药组3项全部达标率为44%,而普伐他汀20mg组及非诺贝特组全部达标为21%、17%(P值均<0.01)。(3)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小剂量普伐他汀(10mg/d)与非诺贝特(200mg/d)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189例,随机分为3组,即普伐他汀组(10 mg/d, n=64)、非诺贝特组(200 mg/d, n=63)、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10 mg/d 非诺贝特200 mg/d, n=62),治疗12周;12周时单药治疗血脂水平未全部达标者再随机分为3组,即联合治疗组、普伐他汀20 mg治疗组及非诺贝特组,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12周时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下降的幅度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值均<0.01);TC、LDL-C、TG 3项全部达标率也高于单独用药组(P均<0.01).(2)单独用药血脂参数未全部达标者(n=35)改为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TC及LDL-C下降的幅度与普伐他汀20 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降低TG及升高HDL-C幅度高于普伐他汀20 mg组(P值均<0.01);联合治疗组与单用非诺贝特组比较, 降低TC、LDL-C、TG及升高HDL-C的幅度高于非诺贝特组(P值<0.01或<0.05);联合用药组3项全部达标率为44%,而普伐他汀20 mg组及非诺贝特组全部达标为21%、17%(P值均<0.01).(3)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 小剂量普伐他汀(10 mg/d)与非诺贝特(200 mg/d)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8月15日报道:辛伐他汀与ω-3酸性乙醛酯(P-OM3)联合治疗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有协同改善作用(Am J Cardiol,2008,102:429-433)。辛伐他汀与ω-3联合治疗与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的联合疗的效果相似。因此,这种联合治疗是混合性高血脂患者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该研究入选39例三酰甘油水平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升高的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20 mg/d)+P-OM3(4 g/d)治疗与辛伐他汀+安慰剂(单药治疗组),疗程6周。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 non-HDL-C 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40%比34%)。与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同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甘油三酯(TG)血症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糖耐量、高TG血症(TG≥12.3 mmol/L)患者12例(HTG组),予非诺贝特200 mg/d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与正常糖耐量、正常血脂志愿者12名(NC组)进行比较。结果HTG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显著低于NC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1PH)稍低于NC组;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2PH)和最大胰岛素分泌(INS120-150)均明显高于NC组。HTG组非诺贝特治疗后,IS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8.35±1.76 vs 9.40±1.76,P<0.01);1P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47.7±32.9)mIU/L vs (225.7±36.7)mIU/L,P=0.94];2PH和INS120-150较治疗前降低[分别为(73.2±9.0)mIU/L vs (106.0±11.3)mlU/L,p=0.014;(89.2±8.9)mIU/L vs (141.6±13.8) mIU/L,P=0.005]。结论非诺贝特调脂治疗能显著改善高TG血症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葡萄糖钳夹试验中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对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单纯性辛伐他汀片治疗,实验组予以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65.79%),且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糖尿病高脂血症降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氟伐他汀与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伐他汀与微粒化非诺贝特的调脂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FIB)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68例,治疗前2周停服调脂药。随机分为氟伐他汀(A组,n=34)和微粒化非诺贝特(B组,n=34)两组。A组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65.03±6.25)岁,给予氟伐他汀20~40mg,每晚口服,连续8周;B组患者男16例,女18例,年龄(62.06±8.5)岁,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每晚口服,连续8周。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各测定TC、TG、HDL-C、LDL-C、FIB、GPT、CPK一次。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均有显著下降(P<0.001)。结论:氟伐他汀降LDL-C较微粒化非诺贝特更有效;而微粒化非诺贝特降FIB较氟伐他汀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片剂和非诺贝特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22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12例,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联合治疗组114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和非诺贝特胶囊(200 mg/d)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项血脂参数的变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除阿托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0.99±0.27)mmol/L比(0.95±0.24)mmol/L,P>0.05]外,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参数如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阿托伐他汀组:(4.22±0.46)mmol/L比(7.18±0.52)mmol/L,(2.76±0.34)mmol/L比(4.46±0.43)mmol/L,(3.05±0.44)mmol/L比(3.81±0.48)mmol/L;联合治疗组:(3.43±0.42)mmol/L比(7.15±0.50)mmol/L,(2.18±0.31)mmol/L比(4.44±0.42)mmol/L,(1.62±0.31)mmol/L比(3.85±0.51)mmol/L;P均<0.05],但联合治疗组TG、TC、LDL-C降低的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较大[(3.05±0.44)mmol/L比(1.62±0.31)mmol/L,(4.22±0.46)mmol/L比(3.43±0.42)mmol/L,(2.76±0.34)mmol/L比(2.18±0.31)mmol/L,(1.23±0.30)mmol/L比(0.99±0.27)mmol/L,P均<0.05],达标率更高(69.6%比13.4%,83.3%比71.4%,80.7%比67.9%,49.1%比9.8%,P均<0.05),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和非诺贝特胶囊(200 mg/d)联合应用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调脂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1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苯扎贝特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苯扎贝特治疗)和联合治疗组(61例,在苯扎贝特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脂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治疗后,与苯扎贝特组比较,联合治疗组TC[(4.06±0.49)mmol/L比(3.35±0.29)mmol/L],TG[(1.60±0.33)mmol/L比(1.12±0.21)mmol/L]和LDL-C水平[(2.18±0.39)mmol/L比(1.91±0.26)mmol/L]显著降低,HDL-C水平[(1.09±0.21)mmol/L比(1.26±0.26)mmol/L]显著升高,P均0.05;达标率:TC(41.67%比67.21%),TG(61.67%比85.25%),LDL-C(36.67%比70.49%)和HDL-C(41.67%比90.16%)均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8%比10.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调脂治疗,安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牟长江  王利冉 《山东医药》2006,46(22):87-88
选择58例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分别采用辛伐他汀片、非诺贝特片调脂治疗。治疗后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96.54%,非诺贝特组总有效率93.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降脂药对高脂血症均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少;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选辛伐他汀较好,而非诺贝特更适合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和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降脂疗效及对 Apo A、Apo B的影响。方法 :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被分为微粒化非诺贝特 (F,2 0 0 mg/日 )组和辛伐他汀 (S,5 mg/日 )组 ,进行自身交叉试验。结果 :治疗 4周后 ,两者降 TC、TG均有显著的疗效 ,但 S组以降低 TC和 Apo B为主 (分别为 2 0 .7%和 2 0 % ) ,F组以降 TG和升 HDL 为主 (分别为 49.7%和 2 9.5 % ) ,并有显著降尿酸作用。结论 :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应该根据其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降脂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MF)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NIDDM)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30例NIDDM病人用MF胶囊治疗,另30例NIDDM病人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两组均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1);MF组降低TG、LDL-C,升高HDL-C水平更著(P<0.05)。结论:MF是治疗NIDDM合并高脂血症病人有效的调脂药物,对于TG、LDL-C、HDL-C比辛伐他汀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