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发展,目前该病发病逐渐年轻化,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路易小体(Lewy's body,LB)的形成,通过对其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可及时诊断,从而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PD早期病理变化1.1集中在脑干的神经元细胞变性和缺失如黑质DA能神经元、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能神经元、迷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市医院呼吸科自1990年以来100例老年肺癌患者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统计资料表明,老年肺癌有以下特点:(1)咳嗽、咳痰,血痰多见;(2)呼吸困难和阻塞性肺炎多见:(3)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多见;(4)合并症多;(5)严重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肝肾功能受损者多见;(6)但胸痛和远处转移者少见。结论 根据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我们认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搞好卫生宣教,帮助老年人提高对肺癌症状的早期识别水平,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和出血;(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氮总平衡;(3)全面分析病史,准确预测合并症的病情变化,并作出护理预案;(4)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尚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护理的发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年较先进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目前已查明其主要病变是脑内的黑质变性,但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不明.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主要是位于中脑部位的“黑质”中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多巴胺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所致。近年来,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治疗方式也由单一治疗到联合干预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逐渐个体化。本文对近年学者对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发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精心护理使病人无意外发生。方法尊重病人人格,掌握接触病人技巧。结果病人病情稳定,消除了病人不安和戒备。结论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给予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以精神上的慰藉.并鼓励患者家属讲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认真的倾听,并诚实完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鼓励积极地增加活动训练和参与物理治疗.辅助患者维持肌肉能力和关节灵活性的训练、减少痉挛状态、提高协作性和鼓舞士气.在活动之间的休息.保护患者不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9.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PD)后期最常见的、棘手的临床问题,是晚期PD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运动并发症主要包括症状波动及异动症两种,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及左旋多巴的应用等有关,且常合并存在,临床治疗前首先要识别运动并发症的类型,并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围绕PD运动并发症的类型、特点及常见运动并发症的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文辉 《中外医疗》2012,31(19):30-30
目的观察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急、慢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2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的高钾血并发症进行临床表现观察并记录治疗护理措施,总结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正确及时的治疗护理,102例急、慢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均有所变化,转为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值,患者神志也恢复正常。结论应对可能出现高钾血并发症的肾衰竭患者进行及时观察,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高钾血症反复出现,并进行药物和透析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培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76-376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临床表现一侧或双侧肢体搓丸样静止性震颤,随意活动时减轻,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中消失,动作缓慢,行走时呈慌张步态;面部表现呆板呈“面具脸”。我院从2002年至2006年共收治帕金森病18例,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帕金森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人的锥体外系统疾病。该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以震颤麻痹、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三大症状。患者早期的感受是震颤或肢体动作不便,由于面肌强直,使表情和瞬目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行走时常见“慌张步态”,饮水进食可致呛咳,本病属于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有所增高。对本病的护理,主要是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防止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艳伏 《吉林医学》2010,(35):6608-6608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常见于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部分震颤,身体僵硬。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的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的人群中则为0.4%.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选取我科自2008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30例帕金森病的安全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病的临床表现与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一般护理、用药护理、消毒隔离、新生儿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论 淋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绝对禁止性生活,其配偶也应到医院进行性病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夫妻同治,尽早痊愈.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亦称脑溢血 ,是指血液由病变的脑血管溢出进入脑实质。其病因为动脑硬化、高血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瘤、卒中等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 4 0~ 70岁多见。以大脑半球区域出血占多数 ,死亡率高达 70~ 90 % ,男女无差别。患者多见于肥胖体型 ,脸面潮红、颈短肩宽的病人。其直接诱因为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酗酒等。1 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1 1 意识障碍 :主要是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结果。大部分病人开始就有昏迷史 ,少数患者的昏迷为逐渐发生。昏迷程度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 ,…  相似文献   

17.
韦玉芬 《吉林医学》2011,(10):2080-2081
<正>帕金森病又名震颤性麻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性锥体外系统疾病,是一种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以震颤性麻痹、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三大主要症状。震颤常是帕金森病的最先发病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18.
19.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本病基本上属于中、老年疾病,性别一般男性略多,男女之比为5:4.40岁以前发病者甚少,而60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达1%.单纯老年化并非病因,但老年化进程可助长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为制定防护对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方法:对老年性痴呆住院患者入院时进行风险评估,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结果:干预后患者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的发生率低于干预前,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和必要的安全性教育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结论:住院老年性痴呆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细致的人性化护理和有效的安全护理防范对策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