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家族是具有DNA结合活性的转录因子,近年研究发现,HIF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进展性肾脏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及最终共同途径。缺氧被认为是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微环境因素,而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调节氧代谢的关键因子。HIF-1α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与经典促纤维化信号通路串扰,从而调节纤维化过程。本文主要对HIF-1α与RIF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靶向HIF-1α治疗RIF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0例结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中H1F-1α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HIF-1α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α阳性率在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73.3%(22/30)和10.0%(1/10),而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P〈0.05)。结肠癌组织中HIF.1et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HIF-1α过度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蛋白在前列腺癌 (CaP)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2例CaP和相应癌旁组织 ,12例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 )以及 9例正常前列腺组织 (NP)中HIF 1α的表达 ,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不同氧浓度诱导下CaP细胞株PC 3M的HIF 1α蛋白水平。 结果  3 3例 (78.6% )CaP和 9例PIN组织HIF 1α蛋白表达阳性 ,有远处转移的CaP组织中HIF 1α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癌旁组织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 ;PC 3M细胞株中HIF 1α表达水平随氧浓度减小而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HIF 1α表达是CaP形成的早期事件 ,其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肿瘤向恶性发展表型 ,HIF 1α可作为CaP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 (HIF) 1α信号传导途径在腹主动脉瘤 (AAA)中的表达 ,探讨AAA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AAA标本 2 2例 ,以 5例正常腹主动脉 (NA )标本作对照。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 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 ,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抗CD3 4染色法检测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AAA组织中HIF 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明显高于NA(P <0 .0 1) ;VEGF表达亦明显增强 (P <0 .0 1) ,与HIF 1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值为0 .783 ,P <0 .0 1)。HIF 1α表达主要分布在AAA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及外膜处 ,与VEGF的分布部位基本一致。AAA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P <0 .0 1) )。结论 HIF 1α在AAA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素(ET)-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6例GISTs检测,观察HIF-1α、ET-1在GIST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ET-1在GISTs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56/76)、65.79(50/76),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其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浸润转移和核分裂数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HIF-1α、ET-1在极低和低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危险及直径<2 cm和直径>5 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表达率随恶性程度的增加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P<0.05),在有浸润转移和核分裂数≥5/50HP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浸润转移和核分裂数<5/50HP组中的表达(P<0.05).结论 HIF-1α、ET-1在GISTs中的表达有联合倾向,可能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新血管的形成和葡萄糖转运、糖酵解的增加是实体肿瘤的两个普遍特性,肿瘤的新血管形成及肿瘤对缺氧微环境的适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毁坏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信号转导通路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uptured abdominal aorta aneurysm,RAAA)中的表达,探讨AAA破裂的分子基础。方法选取RAAA标本18例,以20例AAA标本作对照。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抗CD34染色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结果 RAAA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AAA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 HIF-1α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0.9±10.8)%,与AAA(17.6±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VEGF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与HIF-1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725,P<0.01)。 HIF-1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AAA中层平滑肌细胞及外膜。RAAA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多(P< 0.01)。结论 HIF-1α及其相关基因过表达在RAAA的分子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例新鲜冷冻标本及117例多聚甲醛固定的不同级别胶质瘤标本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计算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RT-PCR结果示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胶质瘤中HIF-1αmR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1.99、12.18、48.31、80.96、112.77,正常脑组织和Ⅰ级胶质瘤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9.45,P〈0.01);而VEGF mR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29.50、37.97、60.33、84.61、112.9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2.91,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HIF-1α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3.3%、53.5%、80.6%、100%,正常脑组织和Ⅰ级胶质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19,P〈0.05);同样,VEGF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62.8%、83.3%、100%,各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5)。结论 HIF-1α与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IF-1α与VEGF无论是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上调,并且两者间的表达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0例)、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36例)行手术治疗的86例GIST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标本中HIF-1 α、ET-1和VEGF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HIF-1α、ET-1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86例患者中,HIF-1α阴性23例、阳性30例、强阳性33例,阳性表达率为73.3%(63/86);ET-1阴性29例、阳性28例、强阳性29例,阳性表达率为66.3% (57/86);VEGF阴性24例、阳性26例、强阳性36例,阳性表达率为72.1%(62/86).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r=0.594,0.655,0.347,P<0.05);上述3种检测指标与GIST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浸润转移、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有关(x2=15.565、10.841、12.574、21.125,8.171、10.002、10.354、17.317,14.710、16.230、11.116、18.88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x2=0.059、0.071、5.070,0.468、0.074、1.665,0.231、0.370、3.712,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3种检测指标阳性表达率随GIST NIH危险度分级的升高、出现浸润转移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86例患者随访率为91.9%(79/86),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和69%.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2~66个月).HIF-1α、ET-1和VEGF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5%和42%,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64%、65%和63%(x2=6.325,6.124,6.287,P<0.05).结论 HIF-1α、ET-1和VEGF在GIST中的表达两两呈正相关,这3种检测指标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体内外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导致肿瘤侵袭能力升高的影响。方法:对已构建的稳定表达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LN-CaP/HIF-1α)复苏后培养,对HIF-1α过表达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转染前后培养液上清PSA水平;软琼脂成瘤实验比较两种细胞体外成瘤能力;将转染前后的LNCaP细胞注射免疫裸鼠皮下建立皮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收集肿瘤标本进一步行免疫组化处理。结果: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证实LNCaP/HIF-1α细胞中HIF-1α过表达。同LNCaP细胞相比,转染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水平明显降低;MTT法显示其更具有增殖活性,体外成瘤能力更强。体内实验显示皮下肿瘤成瘤率提高,成瘤时间提前。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提示转染组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上调。结论:HIF-1α过表达能够封闭E钙粘蛋白,上调波形蛋白表达,提示HIF-1α过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增强LNCaP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体内外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导致肿瘤侵袭能力升高的影响.方法:对已构建的稳定表达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LNCaP/HIF-1α)复苏后培养,对HIF-1α过表达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转染前后培养液上清PSA水平;软琼脂成瘤实验比较两种细胞体外成瘤能力;将转染前后的LNCaP细胞注射免疫裸鼠皮下建立皮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收集肿瘤标本进一步行免疫组化处理.结果: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证实LNCaP/HIF-1α细胞中HIF-1α过表达.同LNCaP细胞相比,转染HIF-1α的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水平明显降低;MTT法显示其更具有增殖活性,体外成瘤能力更强.体内实验显示皮下肿瘤成瘤率提高,成瘤时间提前.肿瘤标本免疫组化提示转染组E钙粘蛋白表达下调,波形蛋白表达上调.结论:HIF-1α过表达能够封闭E钙粘蛋白,上调波形蛋白表达,提示HIF-1α过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增强LNCaP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CAAN大鼠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观察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对其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3组:(1)模型组(n=24),给予关木通水煎剂连续灌胃12周;(2)治疗组(n=12),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从第9周开始给予泼尼松连续灌胃。(3)对照组(n=12),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在4、8、12、16周末分别处死模型组6只、对照组3只,12、16周末分别处死治疗组6只,留取肾组织。常规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表达先增多,后又呈下降趋势;CTGF、HIF-1α、FN表达逐渐增多,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正相关。治疗组CTGF、HIF-1α、FN表达范围和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在CAAN大鼠,HIF-1α通过与CTGF的相互作用促使纤维化的进行性发展。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能减少CTGF、HIF-1α和FN在CAAN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并能延缓CAAN大鼠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可能与抑制HIF-1α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肾间质纤维化防治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生理雌激素组;③低雌激素组;④17-β雌二醇组。21d后光镜观察单侧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α-SMAmRNA的表达。结果单侧输尿管梗阻各组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其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上调(P〈0.01);与生理雌激素组相比,低雌激素组纤维化病变加重,上述物质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而17-β雌二醇组则病变均减轻(P〈0.05)。结论注射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进而韶到延绣肾间后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组织中HIF-1α、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结果 随着胃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及发生淋巴结转移,HIF-1α、Cycfin D1阳性表达率也增加(X2值分别为4.99、7.20、11.65、5.36、4.55、4.58;P<0.05或P<0.01);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及发生淋巴结转移,bcl-2的表达也明显升高(值分别为6.21、7.66;P<0.05或P<0.01).胃腺癌中Cyclin D1与bcl-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值为5.96,P<0.05).HIF一1α阳性表达者中Cyclin D1、bel-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者,HIF-1α表达与CyclinD1、bcl-2的表达明显相关(X2值分别为5.94、6.14;P均<0.05).结论 三者的检测对判断胃腺癌的浸润转移能力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胃腺癌的浸润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和凋亡抑制的结果 ;HIF-1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而促进胃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0例)、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36例)行手术治疗的86例GIST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标本中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HIF-1α、ET-1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6例患者中,HIF-1仅阴性23例、阳性30例、强阳性33例,阳性表达率为73.3%(63/86);ET-1阴性29例、阳性28例、强阳性29例,阳性表达率为66.3%(57/86);VEGF阴性24例、阳性26例、强阳性36例,阳性表达率为72.1%(62/86)。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r=0.594,0.655,0.347,P〈0.05);上述3种检测指标与GIST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浸润转移、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有关(,=15.565、10.841、12.574、21.125,8.171、10.002、10.354、17.317,14.710、16.230、11.116、18.88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X2=0.059、0.071、5.070,0.468、0.074、1.665,0.231、0.370、3.712,P〉0.05);进-步分析发现:上述3种检测指标阳性表达率随GISTNIH危险度分级的升高、出现浸润转移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86例患者随访率为91.9%(79/86),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和69%。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2—66个月)。HIF-1仪、ET.1和VEGF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5%和42%,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64%、65%和63%(,=6.325,6.124,6.287,P〈0.05)。结论HIF-1d、ET-1和VEGF在GIST中的表达两两呈正相关,这3种检测指标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兔早期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HI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组织的表达.方法 实验设四氯化碳诱导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每2周处死实验组3只,正常对照组3只,同时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HI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部分细胞核中也有表达.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位于肝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和血管内皮细胞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均呈棕黄色颗粒.HIF-1α、VEGF在早期肝硬化期(12周末)阳性表达数均为10例;在肝纤维化期(8周末)阳性表达数均为9例;在肝炎期(4周末)阳性表达数均为4例.HIF-1α mRNA、VEGF mRNA在3个时期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延长其阳性表达率增加.结论 通过对兔早期肝硬化形成过程中HIF-1α、VEGF在肝组织的表达的观察,为临床基因靶点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以不同浓度(10-9~10-6 mol/L)的AngⅡ分别处理24 h、48 h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HIF-1α、脯氨酸羟化酶2(PHD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随AngⅡ刺激浓度的增加,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也增加,呈浓度依赖性。当AngⅡ浓度在10-7 mol/L,并且干预时间为24 h时,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了166%。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在AngⅡ干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HIF-1α、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 (P < 0.05),而PHD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 < 0.05)。 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下调PHD2的表达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中HIF-1α的降解,从而上调HIF-1α及TIMP-1的表达,参与RIF。  相似文献   

20.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查阅和分析近年有关HIF-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其修复中作用的相关文献,并作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 HIF-1α参与了多种器官或组织的缺氧缺血性损伤及其修复过程.结论 HIF-1α对治疗临床常见缺氧缺血性损伤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