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2010至2011年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DDDs和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药CCB应用最广,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固定复方制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结论我院口服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查阅我院2013年5月门诊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对其用药种类、剂量、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量依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频度(DDDs)前3位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片、托拉塞米片和奥美沙坦酯片。约40%采用联合应用进行降压治疗,以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最多。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药库计算机数据库中有关数据,对我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物各品种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与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并用Excel进行处理.结果 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在3年中使用情况基本相似,钙通道阻滞剂和AngⅡ受体拮抗剂的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有所增长,血管紧张素(ACE1)抑制剂的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有所下降.结论 钙通道阻滞荆目前依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 Ang Ⅱ受体拮抗剂有可能代替血管紧张素(ACE1)抑制剂在抗高血压中的位置,市场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何芬芬 《海峡药学》2011,23(10):193-195
对我院2008~2010年口服高血压药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β-受体拮抗药销售金额占前三位.说明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5.
李桂荣  杨梅英  沈季元 《中国药房》2012,(34):3198-3200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08-2011年我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药品出库数据,对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药(CCB)的销售金额最高,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DDs排序列前2位的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与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推荐用药相符,也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6.
李丽  韩芬 《海峡药学》2016,(10):248-250
目的:调查统计我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门诊高血压用药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抽取299张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高血压病处方统计并分析得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抗高血压药单一用药多于联合用药;单一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D-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较常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品种依次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吲达帕胺片、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主要为两药联用,其中以D-CCB+ACEI、D-CCB+ARB、D-CCB+利尿剂联用居多,占两药联用比例分别为59.80%、15.69%、15.69%。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并且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药房口服降压药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住院药房2010年口服降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率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销售金额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用药频度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利尿药.结论 口服降压药的选择和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杭州地区2002~2004年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购药金额排序法,对临床常用的几类抗高血压药在杭州地区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三年来,杭州地区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用量前十位的抗高血压药物金额在抗高血压药总金额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其中2004年钙通道拮抗剂的用药金额占总金额的50%左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约占1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约占19%。结论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成为临床用药金额最大的3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临床使用正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8--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及2009年住院患者用药等数据。结果: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单品种DDDs排序硝苯地平缓释片各年均居第1位;住院患者联合用药占73.3%,以二联为主(45.27%),硝苯地平缓释片使用率最高(69.32%)。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对我院2010至2012年抗高血压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在三年中始终排在销售金额第一位,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以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药为主,与国内外用药基本相符。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广阔的用药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碧辉  罗雪飞 《中国药房》2014,(22):2040-204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2012年口服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对我院2012年门诊降压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随机抽查的处方中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占67.14%;使用降压药品种30个,处方频率排前3位的降压药分别为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降压药用药频度排前3位的分别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和厄贝沙坦片;治疗以CCB+ARB联用为主。结论:我院降压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联合治疗策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及相关药物政策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08--2012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占主导地位,中高价位的品牌药品占据主要地位。结论:口服抗高血压药用量和销售金额将持续增长,临床诊疗指南、医保政策对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具有显著影响,是否为国家基本药物及药品价格对药品使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08年7月—2009年6月门诊处方中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常用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有钙拮抗剂(CCB)、西药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DDDs排序列前五位的是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非洛地平、厄贝沙坦。结论:医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医院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迁安市人民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用药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占主导地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桔抗剂应用前景广阔。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剂(CCB)在3年中始终排在销售金额第1位,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在销售金额和DDDs的3年的排序中升幅度最大,合资药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以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与国内外用药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2012年我院出院的1 080份高血压患者病历,分析患者年龄和性别对用药的影响,并对各种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以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口服抗高血压药分别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1 080例患者联合用药(占73.52%),其中二联用药有504例(占46.67%),为主要联合用药方式。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合理,符合目前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生 《齐鲁药事》2011,30(4):222-225
目的评价我院2008年~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所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及用药金额等指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三者DDD s之和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物75%左右,尼莫地平、硝苯地平连续三年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DDD s排序中占前两位。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基本稳定,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ARB和ACEI为主。  相似文献   

18.
我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利用Excel软件对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金额居前3位品种依次是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药物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用药方式以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住院患者联合用药比较普遍,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9.
单雄涛  张碧华 《中国医药》2012,7(10):1308-1309
目的 分析我院近3年临床口服降压药的使用情况、发展趋势.方法 统计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关于口服降压药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年使用量、金额和年度金额排序.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年中,我院口服降压药物共有7类25种,其中钙离子拮抗剂9种,占36.0%;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5种,占20.0%;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各3种,分别占12.0%;硝酸酯类与其他类各2种,分别古8.0%;中成药类1种,占4.0%.2009-2011年度口服降压药物使用量呈先升后降趋势,2010、2011年度使用量增长率分别为40.3%、-17.8%;2009-2011年度口服降压药物销售金额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2011年度同比分别增长102.4%、24.2%,用药频度增长率先升后降,其中钙通道阻滞剂稳居用药频度第1位且逐年上升.2009、2010、2011年度排序比<1.0的分别占52.0%(13/25)、48.0%%(12/25)、40.0%(10/25),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连续3年度排序比均为1.0.结论 我院近3年口服降压药的使用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偲倩  周颖  孟磊  崔一民 《中国药房》2008,19(29):2259-2261
目的:评价我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钙离子通道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占全部处方的38.68%,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单药治疗以第3代钙通道拮抗药和长效ACEI为主,新型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也占重要地位。大部分联合用药方案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重复用药行为,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