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前庭神经、单孔神经骨管(神经管)的Micro-CT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 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6具(颞骨12侧),其中男性4具、女性2具,具体年龄不详。对12侧颞骨均行Micro-CT扫描,再应用Mimics软件对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其中的神经管进行三维重建,之后进行影像解剖学观察,并分别测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单孔神经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经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其内穿行的前庭神经和单孔神经管显示清晰。前庭上、下神经及单孔神经的解剖形态、位置及走行存在多种解剖变异以及多交叉分布现象。左右两侧前庭上神经管长度分别为(3.68±0.79)mm和(3.54±1.04)mm,起始处前后径分别为(2.03±0.76)mm和(1.83±0.68)mm、上下径分别为(1.75±0.35)mm和(1.72±0.43)mm,中点处的前后径分别为(0.89±0.19)mm和(1.13±0.29)mm、上下径分别为(1.58±0.26)mm和(1.69±0.58)mm;左右两侧前庭下神经管前后径分别为(0.44±0.07)mm和(0.50±0.29)mm,上下径分别为(0.53±0.11)mm和(0.76±0.38)mm。左右两侧单孔神经管直线长度分别为(3.97±0.68)mm和(3.85±0.69)mm,其内侧段长度分别为(2.54±0.70)mm和(2.26±0.82)mm、外侧段长度分别为(1.82±0.57)mm和(1.99±0.39)mm,内侧段直径分别为(0.67±0.10)mm和(0.66±0.09)mm、外侧段直径分别为(0.47±0.04)mm和(0.51±0.10)mm,内外段交角分别为128.82°±17.23°和127.51°±11.70°。以上各指标测量值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前庭神经、单孔神经骨管等结构及其空间位置与走行;前庭神经和单孔神经骨管解剖形态及位置、走行均存在较大变异,但左右侧别间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h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6例肝癌患者采用上腹部3D DCE MSCTA扫描技术采集影像资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表面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重建肝内血管及肝癌病灶,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is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 DSA)对照。结果:肝内血管与肿块关系: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由肝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1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0例,其中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级数方面高于SSD法,VR法显示图像的立体感优于MIP法和SSD法,3D DSA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优于VR、MIP和SSD。结论:肝脏血管系统和肝癌病灶三维重建与整合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和病灶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相似文献   

3.
国人女性距状沟形态及侧差的三维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国人女性距状沟在MRI图像上的形态、大小及其侧差。 方法 对40例女性志愿者头部进行高分辨率MRI扫描,获取横断面图像,用Brainvisa软件对其三维重建后,自动测量距状沟的沟深、沟宽和沟长。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左右侧的差别。 结果 在正中矢状面上,距状沟后部分为分叉型(32.50%)、单峰型(25.00%)、平坦型(16.25%)、S型(15.00%)、双峰型(7.50%)和其他型(3.75%)6种类型。距状沟后部在正中矢状面上的位置可分为偏下(72.50%)、中间(21.25%)、偏上(6.25%)3种情况。女性距状沟的沟深左侧为(15.24±2.67)mm,右侧为(16.97±3.25)mm;沟宽左侧为(3.14±0.91)mm,右侧为(3.19±0.83)mm; 沟底长左侧为(86.47±16.85)mm, 右侧为(83.62±17.10)mm;沟顶长左侧为(70.52 ±12.40)mm, 右侧为(64.90±15.17)mm。女性距状沟沟深右侧明显大于左侧 (P< 0.001),沟宽和沟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距状沟末端转到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超过半数(52.75%)。禽距的出现率为7.75%。 结论 女性距状沟的沟深右侧明显大于左侧。用三维重建的方式研究结构复杂的距状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颞叶癫癎患者的临床与脑电图(EEG)和MRI表现。方法:对76例颞叶癫癎患者的各种临床与EEG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颞叶癫癎在临床上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代表,部分患者具有先兆症状,其后出现自动症、感觉性症状、精神情感异常、自主神经症状及肢体抽搐等临床表现,其蝶骨电极EEG可记录到癎性异常波,头颅MRI多可见颞叶萎缩和海马硬化。结论:颞叶癫癎是常见的一种癫癎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蝶骨电极EEG及头颅MRI对反映患者的脑电活动及颞叶结构的异常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为致痴灶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通过电磁场对人体心脏影响的模型仿真,计算出心脏体段由磁共振成像(MRI)时变梯度场感应的涡流,并与已有的心脏刺激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心脏感应涡流的峰值离推荐阈值尚有一定距离。人体在常用的梯度场和几千赫兹的切换频率下感应出的电流不足以引发心室震颤,但是,梯度场切换频率的提高可能会引发心室震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NAIS)的危险因素及MRI特点。方法 选择64例确诊为NAIS的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胎龄35.86~42.00周,平均胎龄39.53周;年龄1~28 d,平均年龄7.67 d;足月儿60例(93.8%),早产儿4例。同期住院但MRI表现正常的新生儿12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7例,女性51例;胎龄25.57~43.00周,平均胎龄36.96周;年龄1~28 d,平均年龄8.88 d;足月儿86例,早产儿42例。均完善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总结MRI影像特征。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惊厥、肌张力改变、反应差、面色灰白、青紫和发热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足月、妊娠期高血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患NAIS的危险因素(P <0.05)。MRI表现方面,21例DWI发现病灶范围及部位明显大于或多于常规序列;病灶累及单侧58例(90.6%,其中左侧6...  相似文献   

7.
朊蛋白病是由朊蛋白引起的一种进行性恶化的、广泛的中枢神经慢性非炎性致死性变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年发病率大约1~1.5/100万,90%为散发病例,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起病形式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进展迅速,死亡率100%,发病至死亡的病程常多不足1年,平均存活时间6个月,发病早期与其他痴呆综合征鉴别困难。现将我院2012年12月19日住院的1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脑电图(EEG)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详细了解桥小脑角蛛网膜的分布为认识听神经瘤和其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胎儿(28.39周)尸头标本11例22侧,利用手术显微镜和常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观察内耳道及面、前庭蜗神经的膜性结构分布情况。结果:手术显微镜下见桥小脑池蛛网膜明显向内耳道内延续占81.81%(18侧),另18.19%(4侧)的蛛网膜向内延续的同时与内耳道口及神经发生部分的粘连;72.73%(16侧)的内耳道口及其附近存在大量的蛛网膜小梁与面、前庭蜗神经相连。组织切片发现100%(22侧)的内耳道内蛛网膜贴附在内耳道骨质表面延续至内耳道底部;面、前庭蜗神经之间互相独立,只有神经外膜分隔。结论:听神经瘤为蛛网膜内的结构;熟悉内耳道及面、前庭蜗神经的膜性结构有助于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