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脉压(PP)增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变量,探讨脉压(P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阳性患者1250例(男668例,女582例,平均年龄(62±11)岁。根据脉压不同分别将有或无高血压病者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PP≥65mmHg(1mmHg=0.133kPa);PP≤40mmHg;40mmHg0.05)。当40mmHg相似文献
2.
脉压、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两者用以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对优越性。方法547例行冠脉造影患者的冠心病(CHD)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评分表示。测定外周肱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PP及PPI。结果冠脉病变程度随增龄而逐渐加重,冠脉狭窄积分3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为89.1±38.6vs57.1±32.2vs26.0±22.1vs3.7±2.7(H=239.963,P〈0.01);PP和PPI冠脉病变组〉冠脉正常组;3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PP为(53±11)mmHg vs(48±11)mmHg,PPI为0.413±0.06vs0.375±0.06(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P、PPI均与CHD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7,0.632;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I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坎值为1.012,95%可信区间为(1.261,1.447)。结论脉压及脉压指数是较为简便的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2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监测,根据ABPM有无MBPS现象分为晨峰组71例和非晨峰组132例,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Gensini总积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晨峰组24h、白昼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3支病变发生率以及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非晨峰组(P〈0.01),而单支病变发生率低于非晨峰组(P〈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h收缩压及MBPS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BPS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对减少靶器官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平均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脉造影且规则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PP结果分成<50mmHg(A组)和≥50mmHg(B组)两组。结果:两组比较,B组患者的年龄、24h平均收缩压(MSBP)高于A组(P<0.05),而24h平均舒张压(M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的病变冠脉记分和冠脉病变记分明显增加(P<0.01),而病变冠脉支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PP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脉压、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脉压(PP)、收缩压(SB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n=135)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n=106)。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组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血压参数。分析各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的关系,各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①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年龄、收缩压、脉压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0.01),且年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SBP、PP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尤其以3支病变患者更为显著(P〈0.05)。而DBP低于非冠状动脉狭窄组(P〈0.05)。且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年龄、糖尿病史、吸烟、SBP、P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记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41,0.227,0.385,0.517,0.087,0.053,P〈0.05~0.01)。③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SBP、PP、年龄、糖尿病史、吸烟与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发生有相关性(OR分别为:1、283,1.787,1.535,1、950,1.779,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PP、吸烟、与冠状动脉狭窄记分呈正相关(β=0.301,1.955,0.107,0.240,P〈0.05~0.01)。结论 PP、SBP增高,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PP、SBP呈正相关,PP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 观察脉压(PP)增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变量,探讨脉压(P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脉造影阳性患者125例(男668例,女582例,乎均年龄(62&;#177;11)岁。根据脉压不同分别将有或无高血压病者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PP≥65mmHg(1mmHg=0.133kPa);PP≤40mmHg;40mmHg<PP<65mmHg。冠脉病变程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Ⅰ,Ⅰ,Ⅲ级。分别在高血压及非高血压组进行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并在各亚组内进行Ⅰ型回归分析。结果 (1)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组,3组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587,P<0.01)。(2)Ⅰ型回归分析显示当PP≤65mmHg,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随脉压增高,冠脉病变分级增加(P&;lt;0.05)。当PP≤40mmHg时,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脉压与冠脉病变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当40mmHg<PP<65mmHg时,高血压组随脉压增高,冠脉病变分级增加(P&;lt;0.05),而非高血压组无增加。结论 脉压增高,无论高血压组或非高血压组,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相关关系,脉压为独立于高血压病之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息和运动后的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n=22)、轻-中度病变组(n=54)和严重病变组(n=44),检测三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比较三组的静息ABI、运动后ABI、Gensini积分,并对静息ABI、运动后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严重病变组的静息ABI、运动后ABI水平明显低于与正常组、轻中度病变组(均P〈0.05);随病变程度增加Gensini积分显著增加(P均〈0.01);静息ABI与运动后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呈负相关(r=-0.55、-0.89,P〈0.01)。ROC分析显示运动ABI的ROC图曲线下面积(0.752)大于静息ABI的ROC图曲线下面积(0.64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息ABI及运动后ABI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以运动后ABI相关性更密切,运动后ABI对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病变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合并高血压组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01);与脉压<60 mm Hg的患者相比,脉压≥60 mm Hg的患者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最高收缩压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与否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 7例行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极显著相关 (P <0 .0 0 1)。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患者 (P <0 .0 0 1)。多因素分析 ,脉压、年龄、性别与冠脉造影结果显著相关。脉压和年龄的标准化多元回归系数分别为 0 .192 ,0 .2 2 4。结论 :脉压是血压的波动部分 ,反应了大动脉的弹性 ,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35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44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两组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程度以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且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x2=6.03,P=0.019);其中复杂病变患者24h动态收缩压、日间动态收缩压、夜间动态收缩压、24h 动态脉压、日间动态脉压、夜间动态脉压都高于简单病变组(t值分别为2.580、2.045、2.675、2.037、2.601、1.995;P 值分别为0.015、0.037、0.009、0.041、0.017、0.047).结论 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更重,故应对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以减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入选的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PWV检测。测量并计算24 h收缩压(24 h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PP及PWV。结果:根据PWV,将198例患者分为:动脉僵硬度正常组(PWV20%预测值)、轻度动脉硬化组(20%预测值≤PWV30%预测值)、中度动脉硬化组(30%预测值≤PWV50%预测值)及重度动脉硬化组(PWV≥50%预测值)。4组患者的PP、PPI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动态脉压(PP)、脉压指数(PPI)增大。结论:PP、PPI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动态血压检测获得的PP、PPI对于临床高血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的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测8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左室重量(LVM)及其指数(LVMI)与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LVH尚与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结论:LVH与血压升高及血压节律密切相关,减轻体重及调脂治疗对于逆转LVH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崔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10):28-29,31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观察12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病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浓度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确诊冠心病。结果:高血压伴冠心病组患者血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越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有必要监测及及时干预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浓度。 相似文献
16.
踝/臂血压指数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臂血压指数(AB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14例拟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测量踝/臂血压指数、空腹血糖及血脂。结果冠脉造影阳性与阴性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体质量指数、血脂及吸烟比率等比较无显著差异,但2组患者AB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踝/臂血压指数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一12月住院的1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行动态血压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24h动态血压结果计算动态脉压,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LVMI,按照脉压〈60mmHg(1mmHg=0.133kPa)以及≥60mmHg将患者分为A组(n=70)和B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LVMI等指标,并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动态脉压与LVMI的关系。结果B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动态脉压较A组明显增高(P〈0.001);B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LVMI均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动态脉压与LVMI呈正相关(r=0.33,P〈0.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动态脉压是LVMI增加的危险因素(β=0.90,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LVMI呈正相关,动态脉压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PPI)、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对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SG)、空腹血胰岛素浓度(INS)及血压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脉压指数(PPI)。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LVH组收缩压(SBP)、PPI、INS、年龄、高血压病程高于非LVH组,舒张压(DBP)、ISI低于非LVH组(均P〈0.05)。高PPI组LVMI、INS高于低PPI组,ISI低于低PPI组(均P〈0.05)。高胰岛素组LVMI高于正常胰岛素组,ISI低于正常胰岛素组(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示LVMI与PP、PPI、INS、年龄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PPI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PI、胰岛素抵抗与LVH密切相关,PPI、ISI可作为LVH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尿酸、左室重量指数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左室重量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52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血尿酸、左室重量指数、血脂、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史及其他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血脂、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血尿酸和左室重量指数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除血脂、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血尿酸和左室重量指数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2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左室重量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52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血尿酸、左室重量指数、血脂、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史及其他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除血脂、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血尿酸和左室重量指数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除血脂、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其他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血尿酸和左室重量指数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2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