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Ⅰ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在缺氧条件下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用于检测进行细胞增殖实验,ELISA方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HaCaT细胞上清中VEGF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重楼皂苷Ⅰ对HaCaT细胞VEGF mRNA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重楼皂苷Ⅰ对HaCaT细胞VEGF,HIF-1α,STAT-3,phospho-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缺氧条件下,所选浓度范围内(0.75,1.5,3,5μg/m L),重楼皂苷Ⅰ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1.5μg/m L,3μg/m L和5μg/m L浓度组重楼皂苷Ⅰ可下调HaCaT细胞VEGF mRNA表达及上清中VEGF水平,在缺氧条件下,重楼皂苷Ⅰ抑制了HIF-1α,STAT-3,phospho-STAT-3的表达。结论重楼皂苷Ⅰ能抑制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增殖和VEGF的表达,可能与其能抑制缺氧诱导的HIF-1α表达及STAT-3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HaCaT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Wnt5a能否激活非经典Wnt5a/Ca~2+信号传导途径,并检测其对HaCaT细胞增殖、周期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Wnt5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Wnt5a重组蛋白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Wnt5a对HaCaT细胞周期和Ca~2+浓度的影响;不同浓度Wnt5a和Frizzled5分别刺激HaCaT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aCaT细胞内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5μg/mL、15μg/mL和25μg/mL的Wnt5a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HaCaT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分化,其中15μg/mL和25μg/mL组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15μg/mL和25μg/mL的Wnt5a可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nt5a和Frizzled5能不同程度的促进VEGF的表达,其中Wnt5a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外源性Wnt5a能促进HaCaT细胞增殖和周期,并增加细胞内Ca~2+浓度,进而激活Wnt5a/Ca~2+非经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促进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砷剂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和IL-8、TNF-α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砷剂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和IL-8、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株为对象,不同浓度砷剂处理细胞后,用MTT比色分析法反映细胞增殖的变化。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中IL-8分泌,用L929细胞检测上清TNF-α的生物活性。结果0.5~5μmol/L三氧化二砷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0.001μmol/L至0.015μmol/L药物浓度范围内,同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加快;未药物处理的对照组HaCaT细胞可分泌一定水平的IL-8和TNF-α,低浓度砷剂(0.001~0.015μmol/L)可刺激其分泌增加。结论低浓度砷剂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生长,但高浓度能抑制增殖和影响细胞活性。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刺激IL-8和TNF-α的合成分泌,可能在砷相关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反义寡核苷酸(KGFR ASODN)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促HaCaT细胞增殖效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HaCaT细胞体外培养,采用绘制生长曲线、MTT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研究KGFR ASODN对KGF促增殖效应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KGFR ASODN对KGFR表达的影响。结果 反义序列1和反义序列2均可抑制HaCaT细胞的生长速度(P<0.05)。高于0.25μg/mL质量浓度反义序列1和反义序列2均可抑制KGF介导的HaCaT细胞增殖(P<0.05)。高于0.25μg/mL质量浓度反义序列1和反义序列2都可抑制KGF诱导的HaCaT细胞集落形成(P<0.05)。HaCaT细胞存在KGFR基础表达,高于0.25μg/mL质量浓度反义序列1和反义序列2均可抑制HaCaT细胞KGFR表达(P<0.05),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正义序列核苷酸(S-ODN)对KGFR表达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 KGFR ASODN可有效抑制KGFR表达,进而抑制KGF介导的HaCaT细胞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烟酰胺对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紫外线照射组和未照射两组,分别用浓度为0.1,0.5,1.0,2.0 mg/mL的烟酰胺干预细胞,根据需要选择作用时间为24,48和72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HaCaT细胞CXCR2表达;ELE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0.1-2.0 mg/mL的烟酰胺对HaCaT细胞的生长活性无明显影响。不加药物时,经紫外线照射的HaCaT细胞分泌TGF-β1和表达CXCR2均显著强于未照射组(P<0.05),加入0.1-2.0 mg/mL的烟酰胺后,TGF-β1的分泌受到抑制,呈浓度依赖性。而小于0.1 mg/mL的烟酰胺则促进TGF-β1的分泌。TGF-β1的分泌随药物浓度变化的曲线,照射组和未照射组一致。烟酰胺对未照射组细胞上CXCR2表达无明显影响,但0.5-1.0 mg/mL浓度时即显著抑制照射后HaCaT细胞上CXCR2的表达。结论烟酰胺对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TGF-β1和表达CXCR2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Ⅰ对IL-17刺激Ha Ca T细胞后VEGF和IL-23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各组Ha Ca T细胞活力,采用ELISA方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上清中VEGF,IL-23的含量及VEGF mRNA,IL-23 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24h,CCK-8检测重楼皂苷Ⅰ+IL-17组及IL-17组Ha Ca T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IL-17(80ng/m L)刺激组上清中VEGF,IL-23的含量及Ha Ca T细胞VEGF mRNA,IL-23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楼皂苷Ⅰ(1.5μg/m L,3μg/m L)可抑制IL-17刺激Ha Ca T细胞后上清VEGF,IL-23的含量及VEGF mRNA,IL-23mRNA的表达(P0.05)。结论 IL-17可促进Ha Ca T细胞分泌VEGF,IL-23和表达VEGF mRNA,IL-23 mRNA,而重楼皂苷Ⅰ对其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为重楼皂苷Ⅰ抑制IL-17介导的皮肤免疫性炎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 cells)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分别用0、10、20和4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处理HaCaT细胞,在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HaC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HaCaT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ELISA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HaCa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经冬凌草甲素干预后的HaCaT细胞凋亡率升高,迁移减慢;冬凌草甲素作用于HaCaT细胞后TNF-α、IL-6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凋亡,并且可以抑制角质形成细胞TNF-α、IL-6的分泌,可能成为治疗银屑病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2)对HaCaT细胞黏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CCL28)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将其分为6组:4个IL-22组(分别用12.5、25、50、100μg/L的IL-22进行干预处理);阻断剂组(50μmol/L PD98059阻断干预,2 h后加入50μg/L IL-22);对照组(用PBS处理)。24 h后,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CL28 mRNA的水平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荧光检测CCL28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CCK-8检测显示,上述浓度的IL-22作用于HaCaT细胞24 h后,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能被PD98059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显示,上述浓度的IL-22作用于HaCaT细胞,细胞中CCL28 mRNA逐渐升高,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路阻断剂组较50μg/L IL-22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到CCL28蛋白水平变化的趋势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到的CCL28 mRNA的水平变化的趋势一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CaT细胞内CCL28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质。结论IL-22可剂量依赖促进HaCaT细胞增殖和CCL28的表达,其可能通过MAPK-ERK1/2通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和长波紫外线(UVA)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探讨GSPE有无光保护作用。方法 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GSPE以及不同剂量UVA对HaCa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GSPE浓度为5-200μg/m L时,对HaCaT细胞增殖影响不明显,浓度为500μg/m L及以上时抑制细胞生长,且有统计学意义;UVA剂量超过10 J/cm2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增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25 J/cm2时其抑制率达37.65%;浓度为50、100μg/mL的GSPE对25 J/cm2 UVA照射后的HaCaT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25 J/cm2的UVA对HaCaT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合适浓度的GSPE对HaCaT细胞增殖活性有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檗碱衍生物HB-13对HaCaT细胞分泌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HB-13的细胞安全浓度;以P物质刺激HaCa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B-13分别孵育12、24、48 h后,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及细胞内IL-10mRNA的表达。结果:HB-13浓度为2.5、5、10μg/mL时对HaCaT细胞的毒性作用不显著,但可促进P物质诱导IL-10的分泌,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结论:HB-13的抗炎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IL-17组、IL-17+ EGCG组、IL-17+ SP600125组和IL-17+EGCG+茴香霉素组.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IL-6、IL-23和IL-8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JNK和P-JNK的表达.结果 IL-17促进HaCaT细胞增殖,且增殖率与IL-17浓度有关,90 μg/L IL-17组的细胞增殖率最高(P<0.05).60 μmol/L EGCG显著抑制90 μg/L IL-17诱导的细胞增殖(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降低IL-6、IL-23和IL-8的表达(P<0.05).与IL-17组相比,IL-17+ EGCG组、IL-17+ SP600125组的P-JNK表达显著下调(P< 0.05),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IL-6、IL-23和IL-8的表达减少(P<0.05);与IL-17+ EGCG组相比,IL-17+ EGCG+茴香霉素组的P-JNK表达显著上调(P<0.05),细胞增殖率和IL-6、IL-23、IL-8的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 EGCG对IL-17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生及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探讨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用500 U/ml干扰素(IFN)-γ诱导HaCaT细胞,不同浓度TGP(0.5~312.5μg/ml)作用于HaCaT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TGP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结果 TGP在低浓度(0.5~25.0μg/ml)时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62.5~125.0μg/ml)时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呈抑制作用。0.5~25.0μg/ml TGP可显著降低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P<0.05,P<0.01)。结论 TGP对IFN-γ上调HaCaT细胞分泌ICAM-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TGP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hPEDF)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和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HaCaT细胞分4组进行不同处理,分别为100 μg/L rhPEDF组、50 μg/L rhPEDF组、25 μg/L rhPEDF组及对照组(只加RPMI 1640培养液)。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rhPEDF作用于HaCaT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rhPEDF对HaCaT细胞IL-6、IL-8、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统计分析方法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25、50、100 μg/L的rhPEDF作用24、48、72 h后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和rhPEDF浓度的增加,rhPEDF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F = 1115、329.9,均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100、50、25 μg/L)rhPEDF作用于HaCaT细胞48 h后,VEGF、IL-6、IL-8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rhPEDF浓度的增加,各浓度rhPEDF组VEGF mRNA、IL-6和IL-8蛋白表达均出现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00 μg/L rhPEDF组的IL-6、IL-8 mRNA表达明显低于25 μg/L rhPEDF组(P < 0.05);100 μg/L rhPEDF组VEGF蛋白表达分别低于50、25 μg/L rhPEDF组(P < 0.05),而50与25 μg/L rhPED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rhPEDF可抑制HaCaT细胞体外增殖,并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下调IL-6、IL-8、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对人正常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白介素(IL)-8分泌的影响.方法:在HacaT细胞培养基中加入cyclopamine,采用反转录(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HacaT细胞在cyclopamine处理后不同时段IL-8 mRNA及其分泌的变化.结果:HacaT细胞在cyclopamine处理后IL-8的mRNA表达及其分泌均减少(P<0.05).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可抑制HacaT细胞分泌IL-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枸杞多糖(LBP)对UVA诱导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方法 用不同浓度LBP(0、20、50、100、200、300、400、500 μg/mL)处理HaCaT细胞和HEM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浓度的LBP进行后续实验。使用300 μg/mL LBP、20 μM N-1A处理被30 J/cm2 UVA照射的HaCaT细胞和HEM细胞,多巴氧化法测定细胞中tyrosinase活性、NaOH裂解法测定黑色素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LBP对细胞内α-MSH蛋白表达的调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黑色素生成相关蛋白MITF、tyrosinase、TRP1和TRP2的表达水平。 结果 CCK8实验结果提示,当LBP浓度等于300 μg/mL时,HaCaT细胞和HEM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变化(t=1.89、0.07,P=0.107、0.947)。相较于UVA组, LBP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UVA诱导的HEM细胞中tyrosinase活性(t=33.19,P=0.001)以及减低黑色素含量(t=7.13,P=0.019);ELISA结果提示,UVA照射可以促进HaCaT细胞和HEM细胞的α-MSH蛋白分泌(t=-3.79、-3.41,P=0.043、0.046), LBP能够抑制HaCaT细胞和HEM细胞中α-MSH的蛋白表达水平(t=3.75、3.41,P=0.044、0.04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LBP可显著下调UVA诱导的黑色素生成相关蛋白MITF、tyrosinase、TRP1和TRP2的表达。 结论 LBP可显著抑制UVA诱导的细胞黑色素生成,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HaCaT细胞和HEM细胞中α-MSH蛋白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研究本维莫德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皮肤屏障蛋白合成以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蛋白1(STAT1)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采用0.1 ~ 1 000 μmol/L本维莫德处理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部分HaCaT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仅加入DMEM培养基,刺激剂组加入10 μ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本维莫德组加入10 μg/L TNF-α和IFN-γ以及终浓度为1 ~ 10或1 ~ 100 μmol/L本维莫德,AhR拮抗剂组加入10 μg/L TNF-α和IFN-γ、10或100 μmol/L本维莫德以及10 nmol/L StemRegenin1(SR1),处理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4、IL-10、IL-22和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的水平,RT-PCR检测HaCaT细胞芳香烃受体(AhR)、细胞色素P450 1A(CYP1A1)、聚丝蛋白、内披蛋白、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TARC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聚丝蛋白、内披蛋白、TSLP和STAT1及磷酸化STAT1(p-STAT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本维莫德对HaCaT细胞中AhR核转位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非配对Student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Spearman检验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0.1、1、10、100、1 000 μmol/L本维莫德干预HaCaT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2 ± 2.4)%、(85.4 ± 11.9)%、(52.8 ± 14.0)%、(39.4 ± 7.9)%、(27.5 ± 3.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62.5,P < 0.001),50%抑制浓度为48.54 μmol/L。与刺激剂组相比,10和100 μmol/L本维莫德组HaCaT细胞分泌的IL-10水平上升(F = 16.110,P < 0.001),但100 μmol/L组IL-22(F = 6.884,P < 0.001)和10、100 μmol/L组 TARC水平(F = 7.052,P < 0.001)显著下降。与刺激剂组相比,1 和10 μmol/L本维莫德组CYP1A1 mRNA表达(P = 0.004)和10 μmol/L本维莫德组FLG mRNA表达(P = 0.040)水平显著增高,而10 μmol/L组 TARC mRNA和10 μmol/L组TSLP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P < 0.01),而刺激剂组和本维莫德组间AhR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93)。与刺激剂组相比,10 μmol/L本维莫德组聚丝蛋白(P = 0.020)和1、10 μmol/L本维莫德组内披蛋白表达水平(P < 0.001)显著上升,而10 μmol/L TSL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01),1和10 μmol/L本维莫德组p-STA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01)。与100 μmol/L 本维莫德组相比,AhR拮抗剂组IL-10分泌水平显著下降(t = 4.794,P = 0.003),TSLP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t = 3.769,P = 0.005);与10 μmol/L 本维莫德组相比,AhR拮抗剂组 IVL蛋白表达显著下降(t = 5.117,P = 0.002),TSLP蛋白表达显著上升(t = 3.117,P = 0.043), p-STAT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t = 1.400,P = 0.719)。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和1 μmol/L本维莫德组中AhR绿色荧光主要表达于HaCaT细胞胞质中,细胞核中基本无荧光表达;而在10 μmol/L和20 μmol/L本维莫德组HaCaT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均可见高密度绿色荧光。结论 本维莫德可通过活化AhR信号通路抑制HaCaT细胞增殖,调节炎症因子分泌,上调皮肤屏障相关因子的产生和抑制STAT1磷酸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或人工合成的CpG ODNs(CpG-A或CpG-B)刺激中性粒细胞,取其培养上清液处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观察HaCaT细胞株增殖的变化,并通过抗IL-8、抗TNF-α单克隆抗体以及SOD/CAT预处理评价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与RPMI 1640培养液比较,无LPS、CpG-A和CpG-B刺激的正常人和静止期银屑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对HaCaT细胞株的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而进行期患者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明显促进HaCaT细胞株的增殖(t=2.41,P<0.05).与正常人比较,进行期银屑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受LPS、CpG-A和CpG-B刺激后的培养上清液显著增强HacaT细胞的增殖(t值分别为3.11,2.89,2.29,P<0.05).经LPS、CpG-A刺激的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与无刺激组比较,均明显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与未予阻断剂组比较,予抗IL-8、抗TNF-α单克隆抗体以及SOD/CAT预处理的进行期银屑病组中性粒细胞经LPS、CpG-A和CpG-B刺激后的上清液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存在炎性因子IL-8、TNF-α和SOD/CAT分泌异常,且这些异常分泌的炎性因子可以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胺酯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浓度为2,5,10,15,20,25,30 μg/mL的维胺酯作用于培养的HaCa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维胺酯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分化标记物角蛋白10及内披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2 μg/mL维胺酯处理的HaCaT细胞,48 h时表现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和药物剂量加大,抗增殖作用愈明显;当药物质量浓度达到30 μg/mL时,48 h和72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7.67%和82.00%.与对照组相比,经维胺酯作用48 h后,细胞G1期比例显著增加,S期与G2期比例则显著下降,并可抑制G1/G2期转换,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细胞内披蛋白mRNA表达水平随维胺酯处理浓度增高而上升,药物浓度达30μg/mL时,表达水平由对照组的40.80%增高至156.12%;而角蛋白10 mRNA表达水平则下降,由96.46%降至14.60%.结论 维胺酯具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XBP1在白癜风皮损组织及H2O2诱导的HaC a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H2O2处理体外培养的HaC aT细胞。Real time PCR检测白癜风皮损中及应激HaC aT细胞中XBP1的表达;ELISA检测应激HaC aT细胞中特异性抑制剂抑制XBP1活化前后IL-6和IL-8的表达。结果:白癜风皮损和应激HaC aT细胞中XBP1 mRN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应激HaC aT细胞中IL-6和IL-8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抑制XBP1活化后两者分泌减少。结论:XBP1在白癜风皮损组织中显著上调,促进应激的HaC aT细胞分泌IL-6、IL-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