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肝血虚证病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辨证属肝血虚证的18例缺铁性贫血和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分别进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肝血虚证病人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表明肝血虚证病人具有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机能减退的病理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心肌细胞表面β受体的数目和功能下降,引起下游机制发生改变。目前在临床治疗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心衰病人,有研究者提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可能参与修复或逆转,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脱敏或下调,但至今还未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该设想。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殷彬  臧德馨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3):138-139,190
目的:探讨海洛因对依赖者外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DSM-Ⅳ药物依赖诊断标准自愿戒毒者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群外周静脉血中单胺神经递质进行对照研究。抽取病人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治疗前、后比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NE含量低,有统计学差异;依赖者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的E含量高,且有统计学差异。静脉注射和烫吸者治疗前、后NE、E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洛因对依赖者外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有影响,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对神经递质系统有显著的影响,并与用毒和戒断的临床症状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例 ,每d口服阿替洛尔 5 0mg ,连续 8d ,分别于服药前 ,服药的第 3d ,第 8d及停药后的第 2d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服药的第 3d升高 (P <0 .0 5 ) ,服药的第 8d降至正常水平 ,停药后 2d无反跳现象发生 ,血浆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高血压患者每d口服阿替洛尔 5 0mg短期治疗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茶酚胺激动β肾上腺素受体在调节心血管功能活动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显示,心肌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后,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对心脏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众所周知,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增高及其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长期慢性激动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并可进而导致心衰.无疑,深入了解心肌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将为我们提供治疗心衰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雾化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雾化治疗,连续治疗3~5 d。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咳嗽、气喘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情况,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肺部哮鸣音、喘息等临床观察指标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肾上腺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雾化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d口服美多洛尔50mg,共6d。服药2d,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出现代偿性增多,这是阻断突触后膜β受体的结果。服药6d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可能与阻断突触前膜β受体有关。停药2d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心率、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反跳性升高现象。初步认为美多洛尔每d50mg短期应用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影响较小,大样本、多剂量及长期观察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与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驻守戈壁的某部军人847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应激状态,测定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SCL-90高于SCL-90中国成人常模(P〈0.01),血清COR、E和NE高于正常人测量值(P〈0.05)。SCL-90与COR、E和NE存在线性关系(P〈0.05),NC与COR和E存在线性关系(P〈0.05)。SCL-90与E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54),NC与E有线性回归关系(β=0.385)。结论慢性应激与血清肾上腺素浓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采用YWG-C18分析柱,3,4-二羟基苄胺作内标,以0.05m ol/L醋酸盐缓冲液(pH3.0)-甲醇-0.05m ol/LEDTA-Na2(78∶20∶2)为流动相,每1L流动相含SDS200m g,流速为1.0 m l/m in。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3、8.3 和10.4 分钟,线性范围均为31.25~4000ng/L(NE:r= 0.9999,E:r= 0.9996)。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日内RSD分别低于1.87% 和2.07% ,日间RSD分别小于8.92% 和9.65% ,平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3.5% 和91.3% 。提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去甲肾上腺素是20世纪60年代惟一的升压药,因其对内脏和肾脏血流的负面作用,曾一度摒弃。随着对脓毒症病理生理的深入认识,近来把去甲肾上腺素列为与多巴胺一样为脓毒症首选药物,因此其使用机会增加。笔者遇到3次,一线医护人员均把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全量,当作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11.
20例高血压病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吡啶10mg 前、后分别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服药后30分钟、60分种,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E 峰速度、0.33面积/总面积比值上升,A/E比值下降;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增加.与此同时,血压和心率并无明显改变.表明硝苯吡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且收缩功能也随之改善.  相似文献   

12.
IGF-1、IR对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抵抗(IR)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及糖尿病(DM)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单纯EH32例,EH伴左室肥厚(EH-LVH)28例,EH伴糖尿病(EH DM)30例。2型糖尿病(DM)3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30例.均检测IGF-1和胰岛素(INS)。90例高血压和对照组同时做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各组的IGF-1和IR。结果:EH组、EH DM组、EH LVH和DM组的IGF-1、IR均高于对照组。结论:IGF-1和IR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共同起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4例I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4例正常人血浆进行ANP放射免疫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肽水平高于正常人(p<0.02);24小时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肾素活性(PRA)也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不同危险度分层的高血压患者(高危与很高危组60例,中危与低危组60例)与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41.67%)也高于对照组(10.0%,P<0.01)。且高危与很高危组血尿酸水平则高于中危与低危组(P<0.05),HUA检出率(51.67%)也高于后者(31.67%,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45例高血压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与正常血压组比较,血清胰岛素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也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老年期高血压患者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血脂、血糖、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65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hs-CRP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分析血清脂联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10.30±0.93)ug/ml VS(12.83±1.66)ug/ml),P<0.0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8±0.78)mg/L VS(1.69±0.04)mg/L,P<0.01];IRI值高于对照组[(1.53±0.62)VS(1.27±0.29),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H组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SBP,r=-0.30)、BMI(r=-0.50)、WC(r=-0.54)、TG(r=-0.32)、FINS(r=-0.29)、IRI(r=-0.33)、hs-CRP(r=-0.32)之间呈负相关(P<0.05~0.01),与HDL-C(r=0.31,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对照组,BMI和FINS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在高血压组,收缩压、WC、HDL-C、hs-CRP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并与血脂、胰岛素抵抗和hs-CR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血尿酸浓度与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肌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尿酸与血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380,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和洛沙坦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 方法: 42例新近诊断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依那普利和洛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DMA,L-精氨酸及NO水平,同时检测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L-精氨酸及ADMA浓度明显高于而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MA及NO水平与血压高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L-精氨酸与其无关。依那普利和洛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使血清ADMA浓度下降、NO水平回升(P<0.01),但不影响L-精氨酸水平。 结论: 高血压患者早期血清L-精氨酸及ADMA浓度增高、NO水平下降,依那普利和洛沙坦可通过降低ADMA浓度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gA在45例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症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CgA在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前列腺中表达分别为64.4%、33.3%及20%。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gA是前列腺癌组织中NE细胞和神经内分泌分化(NED)敏感的标志物,与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壁容积(LVWV)、左室腔容积(LVCV)及其比值变化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46例、高血压病患者142例,分别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获取LVWV、LVCV、LVWV/LVCV比值及LVEF、A/E等超声检测参数,观察LVWV、LVCV、LVVCV比值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VWV及LVWV/LVCV比值均明显增大(P<0.01),LVCV则仅在舒张并收缩功能障碍组有明显增大(P<0.01).LVWV以存在有心功能障碍组增大明显(P<0.05); LVWV/LVCV比值以单纯舒张功能障碍组增大最为明显.结论 超声心动图测量LVWV、LVCV、LVWV/LVCV比值与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功能状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