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某院2007年生化检验标本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好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因此临床护士在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邓宗奎  胡瑾  伍桂枝  柏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504-1504,F0003
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方面。而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因其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之多,从医生选择检验项目、提出检验申请,到患者的检验前准备、护士采集与运送标本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搞好实验室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测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工作正朝着微量、快速、准确、特异及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诊疗依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方面.分析前质量控制以往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对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尤为重要[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多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护理流程再造是指对原有工作流程的不完善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我们对护理流程再造前后标本质量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控三个方面。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主要在医学实验室中进行控制,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而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采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等程序,涉及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临床实验室多个环节,影响因素众多,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检验分析前阶段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验分析前阶段依赖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标本采集、运送标本到实验室和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是影响检验分析的重要阶段,保证分析前质量对提高检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前三项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王素青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2):1783-1785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中质控主要是检验科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分析前质控涉及到患者检验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选择及标本保存、运送等,分析后质控涉及到结果解释、与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相符性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关系密切,其操作处理直接影响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因为分析前还存在一些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1],如患者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等.  相似文献   

18.
重视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化学检验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检验项日,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只有真正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顺利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前阶段的大多数工作由临床医护完成,这正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占检验过程所有时间的70%,而且在可分析出检验误差原因的病例中,出自于分析前阶段占60%以上^[1]。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先决条件。探讨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与临床的关系。观察从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贮存、分析前预处理等实验室分析前过程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准确的实验结果为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准确、及时、有效、安全的实验验结果对临床诊治患者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实验室质量控制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因素的是实验室控制的三个重要内容。分析前因素是指送检医生选择检测项目并开具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各个环节,分析前因素决定了标本质量。标本质量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