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9):248-251
目的评估夜间无创通气对COPD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并寻找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诊的42例重度-极重度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8例(家庭氧疗)及研究组14例(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肺动脉压力、肺通气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CA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长期夜间无创通气可降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延缓FEV1下降,治疗后CAT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极重度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在长期氧疗及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基础上,无创通气可缓解FEV1和运动耐力下降,改善或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疗效。方法2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并慢性呼吸衰竭者随机分成长期家庭氧疗组加无创通气治疗组(14例)和长期家庭氧疗组(15例)。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无创通气治疗组的病情恶化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血气指标、肺功能较单纯氧疗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应用无创通气可明显减少患者病情恶化次数和住院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间质病变等引起,目前临床上仍以治疗原发病、氧疗、对症处理等为主,而病人往往由于呼吸衰竭未能及时纠正而造成治疗失败,机械通气治疗无疑是一种最有效、最快速纠正呼吸衰竭的方法。传统机械通气以有创通气为主,虽然可以有效改善通气、纠正呼吸衰竭,但常因病人不接受或不能耐受,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肺心病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无创通气治疗),各52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为(197.8±39.6)ng/L,更低于对照组的(320.9±43.0) ng/L(t =3.22,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的BN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口服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疗程2个月,以观察肺动脉压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用药后1周跨三尖瓣压差下降25%(P〈0.01),右室内径、右室壁厚度分别下降2.5%和9.1%(P〈0.01),而左室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逐渐增大,血压及血气无变化。结论:培哚普利对慢性肺心病可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逆转右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长期无创正压通气与长期家庭氧疗的疗效。方法10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64例)。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时间及病死率、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及6 min行走距离(6MWD),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咳嗽、咯痰、气短等)。结果治疗2年后治疗组血气指标PaCO2、PaO2及6MWD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两组以上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治疗组死亡4例(4/36),对照组死亡10例(10/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减慢肺功能下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治疗组18例,用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18例,不用卡托普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MPAP、CI、MAP、HR、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卡托普利是治疗慢性肺源性肺动脉高压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医院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使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长期观察与跟踪,对比治愈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较对照组高41.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较对照组高47.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治疗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医疗相关费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出院后是否在家继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分为2组:无创通气组和对照组(家庭氧疗组),随访两组再入院住院率、插管率及死亡率,出院后6个月、1年、2年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评分和生活满意度评分,以及2年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家庭型无创通气患者的再住院率、插管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PO2升高,PCO2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FEV1%、FEV1/FVC、呼吸困难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COPD合并呼衰患者稳定期应用家庭无创呼吸机可以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家庭无创呼吸机值得在COPD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白三烯的作用,评价其受体拮抗剂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慢性肺心病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治疗,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扎鲁司特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右室肥厚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内径、血气分析,测定PaO2等指标。结果扎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扎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更大。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抑制支气管痉挛并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对慢性肺心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口服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疗程2个月,以观察肺动脉压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用药后1周跨三尖瓣压差下降25%(P<0.01),右室内径、右室壁厚度分别下降2.5%和9.1%(P<0.01),而左室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逐渐增大,血压及血气无变化。结论:培哚普利对慢性肺心病可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逆转右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陈乐蓉  雷建平 《中国医药》2011,6(9):1062-1064
目的 探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住院治疗通气功能改善后,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并征得患者同意进行分组,其中10例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组,只进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每日2~3次,每次2~4 h;10例为家庭氧疗组,只进行家庭氧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另外10例为常规治疗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出院时和治疗前后、出院后1年血气指标,统计所有患者出院后1年中的平均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统计死亡人数计算病死率.结果 家庭无创通气组患者治疗1年前后pH、PaCO2、PaO2分别为(7.24±0.06)、(7.34±0.07),(78±9)、(52±7)mm Hg(1 mm Hg=0.133 kPa),(50±7)、(63±5)mm 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庭无创通气患者年平均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98±0.53)次/年、(4.62±1.51)万元/年,与家庭氧疗组[(4.03±0.91)次/年、(12.86±8.26)万元/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家庭氧疗组年平均住院次数和住院费用与常规治疗组[(4.32±0.68)次/年、(16.71±3.22)万元/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是减少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住院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对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了解NT-proBNP与肺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共5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24h及48h测定BNP及血气分析,均给予一般治疗,其中30例进行NIPPV治疗。治疗前后各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所以患者的BNP水平均高于正常。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两组在治疗后血气各种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NT-proBNP的改善情况未获得统计学差异。结论肺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均较正常值增高。经治疗后NT-proBNP可显著降低。NT-proBNP可以反映右心室的负荷,对于存在右心室受损时可以作为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无创通气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2014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70例,分为乙酰唑胺治疗组(研究组,38例)和非乙酰唑胺治疗组(对照组,32例),测定患者服用乙酰唑胺0、24、48 h后的PaCO_2、HCO_3~-,以及血清、尿液的pH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4、48 h的PaCO_2、HCO_3~-、血清pH值均降低(P<0.05),尿pH值升高(P<0.05),但治疗24 h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治疗48 h时HCO_3~-降低,尿pH升高(P<0.05)。研究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53±1.72)d vs.(18.81±4.08)d,P<0.001],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8,P=0.877)。结论乙酰唑胺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PaCO_2、HCO_3~-及血清和尿液的pH值,连续2d服用可缩短无创通气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对35例COPD患者进行双水平(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31例患者PaO2、SaO2、pH升高,R、HR、PaCO2、HCO3下降,患者症状改善。4例病人治疗无效改为有创通气。结论 无创通气对大部分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有效,但需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必要时及时改用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近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因COPD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FEV1、FVC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1周的治疗,NIPPV组较非NIPPV组改善程度更大.NIPPV组住院时间更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汁学差异(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够促进AECOPD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缩短AE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D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耐量、肺功能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将4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6例.2组于医院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缓解后出院.治疗组继续应用DNPPV治疗,对照组停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血气指标、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WMD)及急性发作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结果 出院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治疗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NPPV能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加氧疗与单纯应用家庭氧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加氧疗与单纯长期家庭氧疗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的血气指标,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后,用无创正压通气加氧疗(治疗组)较单纯氧疗组(对照组)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pH值与单纯氧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稳定期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与单纯家庭氧疗组比较病情恶化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可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