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医学》1996,(10)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引致视网膜损害干扰素疗法的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全身多个系统。已报道过的包括类流感综合征、中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等等。本文观察了干扰素治疗期间的视网膜改变。方法:6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接受了天然干扰素α或合成干扰素α-...  相似文献   

2.
李恕勤 《当代护士》2003,(10):34-35
重组干扰素α2b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它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α2b干扰素注射用冻干粉针剂 ,以人血白蛋白为保护剂。干扰素α2b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得到了肯定[1] ,但它的应用由于疗程长 ,费用昂贵 ,并且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不易让患者接受。因此 ,认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α致老年丙型肝炎患者抑郁症时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变化情况。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例正常对照、54例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12周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同时应用Zung抑郁症自测量表(ZD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然后对两组数据分析比对,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老年女性丙型肝炎患者经过干扰素-α治疗后,抑郁积分数值明显增加,与中青年女性组患者以及老年男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倾向于Th1,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干扰素-α治疗丙型肝炎过程中,在老年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查找有关不同剂量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8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RCT,共14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干扰素a3MU组与1MU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完全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95%CI(0.52,1.32),P=0.43],而两组持续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9,95%CI(1.00,3.59),P=0.05];②干扰素α 3MU组与6MU组以及10MU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完全应答率和持续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α(治疗剂量3MU,1周3次)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效,但目前尚无证据确定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效应。在使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经济情况等实施个体化给药以有效控制慢性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0/2004年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用干扰素-α-1和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疗程12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25例,服用护肝药物。结果:治疗组完全效应为43.8%,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50例为治疗组,普通干扰素α-2a(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6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具有较高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72.0%)和丙肝病毒(HCV-RNA)转阴率(56.0%),随访半年后,治疗组ALT持续复常率(56.0%)及HCV-RNA持续转阴率(4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药联用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方法: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以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应答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慢性丙型肝炎组持续性病毒应答率和ALT复常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在2004年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被推荐为首选方案[1].  相似文献   

9.
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可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1].早期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重要手段.重组α-2b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α-2b干扰素注射用冻干粉针剂,以人血白蛋白为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
乙型、丙型肝炎是临床的常见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注射液(商品名:派罗欣)是近年研发的一种新型干扰素,因其在血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故又称为长效干扰素,它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高的完全应答率。因此在我国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一。临床治疗中,按传统排气注射法存在残留药液。为此,笔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注射液的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国外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们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现就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180μg/周,皮下注射,共48周,并联合使用利巴韦林胶囊口服,450mg,每日2次。停药观察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48周、72周,各检测HCV-RNA、抗HCV、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0例完成48周治疗,ALT复常率70%,HCVRNA转阴率60%,应答率为80%。10例完成24周随访, ALT复常率80%,HCVRNA转阴率50%,应答率为60%,复发率10%。结论: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网织红细胞(Ret)各参数变化情况,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造血功能情况.方法:采用血球分析仪检测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时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值: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计数绝对值(Ret#)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MRV)、高散射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第2周Ret%、Ret#、IRF、HLR%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治疗第4周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第6周IRF、HLR%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治疗结束第2周即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动态分析可用于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造血功能变化情况,利于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照组给予干扰素a-2a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病毒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及体重减轻高于治疗组(P<0.05),余不良反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干扰素a-2a,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瘦素和血浆脂多糖连接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干扰素α-2a治疗,研究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比两组的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病毒学应答效果、血清瘦素和血浆脂多糖连接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以及血清瘦素和血浆脂多糖连接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经治疗,研究组的早期应答率、治疗结束时应答率、持续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相比,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更好,抗病毒效果更显著,这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更能有效降低血清瘦素和血浆脂多糖连接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部分脾栓塞术后予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3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睥栓塞术后1个月,予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采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方案(LADR)治疗.α-2b干扰素初始剂量为200万U/次,皮下注射,每周3次,加利巴韦林600 mg/d,分3次口服,治疗1~3个月后,根据病情逐步将α-2b干扰素剂量增加至300-500万U/;K皮下注射及利巴韦林800-1 000 mg/d,分3次口服,疗程72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结果:部分脾栓塞术能有效纠正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的脾功能亢进,32例患者有29例耐受尚好并完成72周全疗程,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为69.0%,持续病毒学应答为62.1%,Child-Pugh评分明显改善.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消除脾功能亢进后,采用LADR方案抗病毒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干扰素抗体(抗-IFN)在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IFN)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49例应用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rIFNα2b)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IFN进行检测.结果:疗程结束后24 49%(12/49)抗-IFN阳性.抗-IFN出现在治疗后2.95±1.25个月.抗体水平与治疗效果有关,高浓度抗体临床效果差.抗-IFN阳性者较阴性者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P=0.0056).结论:抗-IFN产生可影响IFN抗病毒效果,降低临床疗效,可作为IFN治疗中预测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3~2007—03我院应用派罗欣(聚乙二醇化干扰素,罗氏)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5例,与普通干扰素α-2a(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作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干扰素治疗方案的出现让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出现了转机,然而这些药物仍然无法满足广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需求,很多患者因为有干扰素禁忌证,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干扰素治疗无应答而无法得到良好的抗病毒治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却给这些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索菲布韦治疗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666-1667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方式,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与自身抗体水平检测,以此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患者甲状腺的影响。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游离甲状腺激素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1.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例(9.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0.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2.8%)、甲状腺功能异常总发生率为15.5%,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表达是其功能异常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