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记录儿童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牙菌斑指数,填写口腔卫生习惯调查表,比较教育前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卫生习惯的变化.结果:两组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后,牙面的平均菌斑指数均显著下降,但6~9岁组儿童后牙舌面菌斑指数无显著变化;两组儿童经健康教育,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明显提高.结论:对学龄儿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改变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在今后的教育中要着重加强对6~9岁儿童后牙舌面刷牙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即将粘接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配合光盘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宣教。采集两组正畸患者矫治前、矫治后第3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刷牙前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染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矫治后第3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全部指标牙位的菌斑染色指数评价结果,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光盘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对保持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继发性及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年龄组的病因特点,为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56例儿童高血压患儿按年龄分成三组,将各年龄组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进行比较。结果1~6岁年龄组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主,7~12岁年龄组和13~18岁年龄组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继发性高血压为主过渡到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结论高年龄组患儿以预防原发性高血压为主,而减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食盐过多、运动过少、吸烟、饮酒,减少精神紧张、噪音等因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菌斑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接受固定矫治病人牙菌斑堆积情况.方法通过对120例正畸病例(其中矫治前,矫治<6个月,矫治6~12个月,矫治>12个月各30例)进行菌斑测试,分别对不同时期,不同牙位的菌斑指数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前与矫治后各个阶段的菌斑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矫治后各个阶段的菌斑指数无明显差异.菌斑指数:上牙列>下牙列.前牙>后牙,右侧尖牙>左侧尖牙,右下双尖牙>左下双尖牙.上侧切牙菌斑值最大.结论固定矫冶器严重妨碍口腔卫生,右侧牙及上合牙口腔卫生差于对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组儿童胃镜下特征及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726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组患儿胃镜资料,以年龄为界划分为4组: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7~11岁)及青春期(12~14岁),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的胃镜下特征。结果 11 726例患儿共行1 805次胃镜检查,婴幼儿期205例,学龄前期556例,学龄期783例及青春期182例。2慢性胃炎是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儿童的常见病因,消化道畸形和消化道异物多见于婴幼儿期,过敏性紫癜和食管静脉曲张主要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消化性溃疡在学龄期和青春期所占比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P0.005)。3消化性溃疡占11.4%(197/1 726),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86.3%(170/197)、胃溃疡占10.2%(20/197)、及复合性溃疡占3.6%(7/197)。4具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不同年龄组慢性胃炎伴糜烂病变部位的分布不同,3岁患儿以胃底病变最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发于球部前壁。结论具有上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常见病因各有不同;胃镜检查是明确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各年龄组儿童病因的最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方法检测不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脾脏体积,得到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5~16岁的正常儿童120例,按年龄分为4组:5~7岁(A组)、8~10岁(B组)、11~13岁(C组)、14~16岁(D组),每组30例,男、女各15例,通过超声方法测量脾脏特定位置的短轴切面面积,应用一元或二元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法,建立特定的模型,将脾脏短轴切面面积值插入程序,自动计算出脾脏体积。结果:4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内男、女比较,A组及B组内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及D组内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正常儿童的脾脏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10岁儿童的脾脏体积无性别差异,11~16岁男性儿童的脾脏体积大于女性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兰州市0~12岁儿童患龋现状及家庭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兰州市城市和农村地区0~12岁儿童422例及其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监护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情况。 结果 本次调查的422名儿童中,患有龋齿儿童256名,患龋比例为60.66%;农村地区儿童患龋比例高于城区(χ2=4.7,P<0.05),不同性别儿童患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P>0.05)。对监护人问卷调查结果为:督促孩子饭后漱口的比例为34.07%,2岁起教孩子刷牙的比例为13.97%,给孩子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比例为25.98%,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的比例为10.54%,不给孩子吃零食及饮料比例为1.23%,无条件刷牙时教孩子漱口的比例为35.29%,给孩子嚼口香糖的比例为21.81%。 结论 0~5岁儿童患龋比例高于6~12岁儿童患龋比例,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缺乏。  相似文献   

8.
如皋市1236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铁、锌、铜、镁、钙5种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铁、锌、钙、铜、镁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学龄前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缺乏,以缺锌、铁和钙较为常见。城镇与农村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有一定差异。结论学龄前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微量元素的含量影响其健康,了解微量元素含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身材矮小儿童的病因,以寻求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用统一印制的表格对我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矮小儿童223例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对矮小儿童病因进行分类。[结果]生长激素(GH)缺乏症52例,Turner’s综合征22例,宫内发育迟缓13例,体质性青春期延迟7例,营养不良性矮小18例,铅中毒8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症50例,原因不明的矮小53例。[结论]矮小儿童中原因不明的矮小占多数,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矮小次之,其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阶段白血病患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特征及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心理特点,对148例1-14岁白血病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11岁以内的患儿接受心理护理后,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给予心理护理前,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12-14岁患儿心理护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治疗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216例IMN患者的资料。比较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 1临床表现:IMN占原发性肾小球病(PGD)的19%。老年组e GFR较低,与青年及中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组高血压的比率较低,与中年及老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62.5%IMN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是不同年龄组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占青年组57.5%,中年组59.6%,老年组71.0%;隐匿性肾炎占青年组的22.5%,高于其在中年及老年组的比率,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2病理表现:病理分期以I、Ⅱ期为主,占89.8%,青年组无Ⅲ期及Ⅳ期MN,老年组Ⅲ期MN的比率高于青年组,老年组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较其余两组高,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IMN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存在差异,老年人病情更重,青年人应警惕不典型膜性肾病。需扩大样本量和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IMN发病率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肾活检病理资料.以每10岁为一年龄组,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组织病理学改变按年龄分组后进行分析.结果:250例患者临床分型中,11~50岁4个年龄组均以尿检异常型(U-ab)最常见,51~60岁年龄组以高血压型(HT)所占的比例为最高(29.4%),在≥61岁年龄组则以大量蛋白尿型(MP)所占的比例为最高(42.9%).病理资料收集完整的为249例.11~30岁这两个年龄组均以Ⅲ级病理改变最常见;30岁以后各年龄组则以Ⅳ级病理改变最常见.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积分总体上存在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结论:IgA肾病具有随年龄增大,其临床及病理改变渐趋严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Normative data on isometric back strength (IBS) are presented. The IBS of both sexes increased with chronological age, peaked at the third decade of life, and gradually declined thereafter. Males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01) stronger than females in all age groups, the difference ranging between 16 and 56%. A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derived to predict IBS, as follows:

Male IBS (kgf) = –77·71 — 0·91 age (yrs) + 0·67 height (cm) +1·50 weight (kg) + 0·24 Quetelet index (R2 = 0·78; SE ± 16·67 kgf) Female IBS (kgf) = –72·42–0·39 age (yrs) + 10–65 height (cm) + 0·08 weight (kg) + 1·04 Quetelet index (R2 = 0·62; SE ± 10·75 kgf)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儿童三个年龄段心肌酶谱参考值范围及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方法对143名健康儿童采集静脉血,用速率法测定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含量,并对结果按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年龄组血清中AST、LDH、α—HBDH、CK、CK-MB含量均较成人高,年龄越小,含量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②三个年龄段的指标测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苏州比较:婴幼儿组LDH、CK-MB(0.01〉P〉0.005,P〈0.001);学龄前组LDH、α-HBDH、CK—MB为(P〈0.001),CK(0.05〉P〉0.02);学龄组LDH、CK(0.02〉P〉0.01),CK-MB(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心肌病时宜参考本地区儿童心肌酶谱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身抗体在不同年龄组段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三个年龄组(5~25岁52例、26~49岁135例及50~80岁250例)共437例糖尿病患者ICA、IAA及GAD抗体.结果IAA阳性率5~25岁组明显高于26~49岁组和50~80岁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CA和IAA+ICA阳性率在5~25岁组明显高于26~49岁组和50~80岁组(P<0.01),26~49岁组和50~80岁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GAD和ICA+GAD阳性率在26~49岁组和50~80岁组明显高于5~25岁组(P<0.01),26~49岁组和50~89岁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5~25岁)ICA、IAA抗体阳性率较高,较高年龄组糖尿病患者(>25岁)GAD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自身抗体在不同年龄组段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自身抗体在不同年龄组段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三个年龄组(5-25岁52例、26-49岁135例及50-80岁250例)共437例糖尿病患者ICA、IAA及GAD抗体。结果IAA阳性率5-25岁组明显高于26-49岁组和50-80岁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CA和IAA+ICA阳性率在5-25岁组明显高于26-49岁组和50-80岁组(P〈0.01),26-49岁组和50-80岁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GAD和ICA+GAD阳性率在26-49岁组和50-80岁组明显高于5-25岁组(P〈0.01),26-49岁组和50-89岁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5-25岁)ICA、IAA抗体阳性率较高,较高年龄组糖尿病患者(〉25岁)GAD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08相关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检索词“运动,骨密度”,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highwire press1990-01/2006-08相关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检索词“exercise,bone densit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骨密度与运动和年龄相关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运动对各年龄段骨密度影响的文章。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健康人群不包括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的文章和重复研究。共检索到532篇关于运动与骨密度的文献,最终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不同年龄段人体骨密度变化与运动的干预,探讨运动对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影响。结果提示,目前关于运动对骨量增长期及衰老下降期的研究较多,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骨量缓慢增长期的研究较少且结果不一致。结论: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是肯定的,但相关的研究大部分是对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以及儿童青春期的研究,而对于在人体骨量缓慢增长期的研究很少,且结论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