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血管蒂股薄肌瓣转位修复补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带血管蒂股薄肌瓣转位修复补复发性腹肌沟疝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成人男怀下肢标本上,密切结合带血管蒂肌薄肌瓣转位修复复发性腹肌沟疝的术式,对肌薄肌的血管、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以甩薄肌中上段动为肌瓣转位长度可达21.3±2.6cm,而肌瓣转位至这腹环所需长度为18.0±2.2cm,股岂有多血供来源,在肌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以该肌主要供血动脉为蒂,可保证转位肌瓣的血供,以中上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股薄肌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用带血管蒂的肌瓣如带血管蒂股薄肌瓣修复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日渐广泛。为积累有关股薄肌的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本文对股薄肌的血液供应,血管蒂长度、外径、走行和神经支配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薄肌的形态、主要血管、神经的来源,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薄肌全长(42.0±0.6)cm,肌腹长(31.0±3.8)cm;肌腱长(10.9±0.9)cm;股薄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的股薄肌支,该分支起始处外径(2.1±0.6)mm,血管蒂长(9.2±0.9)cm,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的深面;股薄肌的神经支配,均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该神经在闭膜管处,横径为(1.7±0.4)mm;厚(0.5±0.2)mm,从闭膜管至入肌点处长(10.4±1.4)cm。结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经尸体摹拟实验,证明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带血管蒂阔筋膜张肌及腱膜转位修补巨型腹股沟疝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阔筋膜张肌的动脉血管分布、神经支配、肌腹和肌腱的长度等。结果 阔筋膜张肌动脉来源有旋股外侧动脉和臀上动脉 ;该肌由臀上神经支配 ,肌腹长度为 (1 1 2 31± 3 1 3)mm ,髂胫束的长度为 (31 5± 6 8)mm ,髂前上棘水平至腹直肌外侧缘的距离 ,男性为 (1 68± 7 5)mm ,女性为 (1 76± 6 8)mm。结论 阔筋膜张肌血供丰富 ,肌腱膜长 ,位置邻近腹股沟区 ,可作为巨型腹股沟疝修补的供区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 68侧股薄肌的形态及血管分布。股薄肌的平均长度为 4 1.4 2± 2 .88cm,其肌腱长为 11.71± 2 .72 cm。股薄肌的动脉平均为 3.63支 ,其入肌处以距耻骨联合下缘的 6~ 10 cm者多见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趾短伸肌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脉灌注,对142侧成人下肢标本(新鲜50侧,已固定92侧)趾短伸肌的血液供应进行了研究。趾短伸肌的血供主要来自跗外侧动、静脉,其次来自腓动脉穿支的降支和外踝前动脉的吻合干──外侧动脉弓,此外来自足背动脉网的吻合支。带血管蒂趾短伸肌瓣血管丰富,活动度大,可移位修复外踝、踝部和小腿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股内侧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该肌血供分布呈节段性,来自股动脉,膝降动脉、股深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肌的静脉回流通过与动脉的伴行静脉注入股静脉。肌的运动神经来自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本文讨论了股内侧推进肌瓣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8.
在40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三角肌后束的形态,血供及其与肩胛冈的关系,三角肌后束后缘长17.4cm,后束与中间束交界处于13.8cm,后束起动于肩胛冈部长10.3cm,三角肌后束神经血管束入肌门的体表投影点的肩峰角下4.6cm,约在后束后缘前方2.2cm,肌蒡游离长可达15cm,可形成以三角肌后束为蒂肩胛冈骨瓣移位复肱骨骨缺损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股薄肌神经血管门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游离移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57例成人已固定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神经的行程、毗邻血管长度及外径。结果:股薄肌的主要营养血管89.47%起于股深动脉,8.77%起于股内侧动脉,1.75%起于股动脉;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前支。股薄肌神经血管门位盂该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深面,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距离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4816,回归方程为y=6.38 0.1899x。结论:通过测量耻骨结节与股骨内上髁的距离,可判断股薄肌神经血管门在体表的位置,为临床提供更便捷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0.
带肌蒂髂骨瓣转位治疗腰椎滑脱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体上,观察了腰髂肋肌的的形态,毗邻和髂嵴后半的重要附着结构及它们的血液供应,腰髂肋肌多以坚厚肌腱起于髂嵴后半,起端可见分为浅,深两部,深部有76%露于浅部外侧缘之外约1.2cm肌内,外侧缘至第12肋长度分别为12.5cm和11.5cm,该段中间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4.0cm和1.6cm,肌肉的血液供应多源性,其上,中,下部分别为肋下动脉第1腰动脉,第2、3腰动脉及第3、3  相似文献   

11.
带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转位心肌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具防腐的成人尸体上观测了左侧背阔肌,转位并切断背阔肌止腱后,肌瓣超过心左缘的部分长20.9cm,宽14.8cm,厚2.7mm,是心肌成形术较理想的肌瓣供体。背阔肌远侧半长度不够包卷整个心室,短缺约5.6cm,可通过松解血管神经蒂,采用“V”形连蒂心包膜瓣或截取背阔肌腱膜缝接的方式加以弥补。背阔肌过薄时,采取肌瓣折叠的方法双层修补心肌缺损或包卷心室。文中对背阔肌的剪裁和胸壁开窗位置的选择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在34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肱桡肌的形态、血供及其神经,肱桡肌为长扁梭形肌,肌长32cm,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桡侧副动脉和桡侧返动脉,其中桡侧返血管蒂可游度的长度3.9cm,肌的神经来自桡神经,神经蒂可游离长度达6cm以上,本文对肱桡肌转位术的设计、应用要点和术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股外侧肌带蒂肌瓣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6例(男5,女1)。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8岁)。粗隆部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2 cm^8 cm×4 cm。股外侧肌带蒂肌瓣转移至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区,在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例肌瓣发生小片植皮坏死,经3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肌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年,受区外形较好,慢性骨髓炎没有复发。髋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优5例,良1例。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蒂下颌骨瓣转位上颈椎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上颈椎植骨融合术提供带血供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头颈标本上,对颏下动脉的走行、分支及分布进行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摹拟术式设计;②测量30块成年干燥下颌骨有关数据。结果:①颊下动脉恒定由面动脉在下颌骨下级附近发出,起始外径为1.8±0.4mm、长度2.5±0.5cm,沿下颌骨下缘前行,在正中线处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沿途发出皮支、肌支、腺支及骨膜支等。其中下颌骨膜支2~5支,外径0.3±0.1mm,供骨面积为2.6cm×5.4cm。结论:可以面动脉为蒂带颏下动脉设计下颌骨瓣转位行上颈椎植骨融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带隐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股骨缺损骨不连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隐动脉的起源有3种类型,起点平均距离胫骨平台11.2cm,外径1.9mm,主要分布到胫骨上段。以隐血管为蒂可切取胫骨前内侧4×15cm以内的骨膜骨瓣或更大范围的骨膜瓣,用以修复股骨中下段骨折或骨不连。经12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切取臀大肌下部肌瓣转位重建肛门括约功能提供应用解剖资料。方法:观察64具(128侧)成人尸体臀大肌下部肌瓣供区形态、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结果:可供切取肌瓣长度、宽度及厚度分别为101.97±6.15mm、64.17±8.19mm和25.77±7.09mm;臀下动脉自梨状肌下孔至入肌点的可游离长度为45.57±3.54mm,外径2.93±0.17mm。结论:采用以臀下动脉为蒂的臀大肌下部肌瓣转位术,可以达到重建肛门括约功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30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股深动脉及其股骨体中下部的分支分布。股深动脉发第一穿动脉之后,下行于股骨体内侧的大收肌和短收肌与长收肌之间。从发第一穿动脉处至股骨体中点,股深动脉干长10.8±2.2cm。至股骨体中点水平时,股深动脉外径2.1±0.4mm。股骨体中点至其下方6cm范围的血供主要来自股深动脉末梢和第三穿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带股深血管蒂股骨(膜)瓣,修复股骨中上部骨不连或骨缺损。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15具防腐的成人尸体上观测双侧前锯肌的位置、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左侧前锯肌作转位模拟试验.证实前锯肌下部可提供长为12.7±1.2cm的“(?)”形肌瓣,面积可覆盖心脏的前面和右心室侧面,足以弥补左背阔肌在全包心脏的心肌成形术中,因长度不足而形成的缺口.提出:“带蒂前锯肌——背阔肌联合转位心肌成形术”这一新术式供临床参考.手术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用前锯肌和背阔肌瓣联合包卷心脏,具有在同一手术区内截取肌瓣,两肌的(血管)神经蒂经过同一个胸壁窗口,可共用脉冲发生器的同一对电极等优点,但需将营养肌瓣的动脉与胸廓内动脉末端吻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