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毒饵罐灭鼠法与地面直接布毒饵法的长期灭鼠效果及经济效益。 [方法 ]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4月 ,将条件相仿的 2 0 0户农户随机分为 2组 ,一组布放毒饵罐 ,另一组地面直接布毒饵 ,用放夹法测定鼠密度。 [结果 ]投毒饵后 1~ 6个月鼠密度 ,毒饵罐法鼠密度分别为 3 67%、0 67%、0 67%、1 0 0 %、1 0 0 %、1 3 3 % ,地面直接布毒饵法鼠密度分别为 4 0 0 %、0 67%、1 0 0 %、2 3 3 %、3 0 0 %、3 67%、3 67%。毒饵罐法的费用比地面直接布毒饵法节省 2 / 3以上。 [结论 ]毒饵罐灭鼠法能长期控制鼠密度 ,节省费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毒饵罐灭鼠法与地面直接布毒饵法的长期灭鼠效果及经济效益.[方法]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将条件相仿的200户农户随机分为2组,一组布放毒饵罐,另一组地面直接布毒饵,用放夹法测定鼠密度.[结果]投毒饵后1~6个月鼠密度,毒饵罐法鼠密度分别为3.67%、0.67%、0.67%、1.00%、1.00%、1.33%,地面直接布毒饵法鼠密度分别为4.00%、0.67%、1.00%、2.33%、3.00%、3.67%、3.67%。毒饵罐法的费用比地面直接布毒饵法节省2/3以上。[结论]毒饵罐灭鼠法能长期控制鼠密度,节省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2年我们研制的水泥毒饵罐用于农田灭鼠,该技术要求每月进行1次查罐补饵,群众不愿接受。为摸清溴敌隆小麦毒饵投于水泥毒饵罐内的持效期,减少查罐补饵次数,我们于2005年3月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找出适宜本地区大面积消灭农田害鼠适口性好的毒饵,我们于1985年5月至1986年4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一、地点、材料与方法: 1.地点:选在离县城2.5km的县农科所的一个小山坡上,海拔100m左右,试验面积1,000亩,划分四个试验区,每区250亩。2.毒饵:选用5/万敌鼠钠盐小麦和5/万杀鼠灵大米,两种毒饵用纸托好布放各实验区。两药每隔5m各放1堆,每堆10g;行距10m,连放3天,晚放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毒饵盒与毒饵罐投放混合毒饵灭家鼠已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在毒饵盒和毒饵罐内投放低浓度敌鼠钠玉米与小麦灭家鼠效果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进行了现场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毒饵配制 敌鼠钠盐为大连化工实验厂生产, 含量在80%以上,以玉米粒和小麦粒为诱饵,按浸泡法分别配制0.05%敌鼠钠盐毒饵.1.2 毒饵盒与毒饵罐 木制毒饵盒按赵承善等的方法制造,水泥毒饵罐按周良信等介绍的形状和方去制造.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田灭鼠效果,自1983年以来,通过反复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在药物灭鼠技术上进行了如下三项改进: 一、改慢性药剂为急性药剂:前几年,我市农田灭鼠推广的是0.3~0.5%敌鼠钠盐小麦毒饵,效果不理想,且大面积使用不经济。近几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改用急性灭鼠剂2~3%磷化锌小麦毒饵和0.5%溴代毒鼠磷小麦毒饵灭鼠,灭鼠率达90.00~96.36%,平均93.18%,比敌鼠钠盐灭效提高4.5~12.23%,且省工省料,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1987~89年在历城区、临沂市和东阿县农村,对几种毒饵盒、罐、瓶进行了现场灭鼠试验,其中有新设计的单口毒饵盒,并对已报道的几种毒饵盒、瓶的大小及使用方法等作了某些改进。试验表明,几种毒饵盒、罐、瓶的灭效均可达95%以上。作者认为,这几种毒饵盒、罐、瓶不但能保证灭效和安全,而且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并对毒饵盒灭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1989年1月,为大面积开展农田灭鼠,我们采取新泥布放毒饵的方法,在新会县环城镇农田,对农田鼠取食率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统一使用0.08%敌鼠钠盐毒谷为毒饵。 1.新泥布放法:在农田基围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用水沟底的烂泥整一块面积20×20cm,厚3~5cm新泥,抹光表面,新泥块上布放毒饵(称新泥布放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面积灭鼠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87年4月在义堂镇,试用水泥毒饵罐毒杀家栖鼠,灭效高达97.98%。一、材料与方法: 1.观察点概况:选择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义堂镇,全镇35个自然村,10,210户,45,327人,土地面积83,256亩,该镇大面积灭家鼠已有十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敌鼠钠盐毒鼠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0.5/万、1/万、2/万、5/万浓度敌鼠钠盐毒饵,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了灭鼠效果比较。在实验室给小鼠饲毒饵三天,4个浓度组鼠的死亡率差别无显著性(x~2=2.1339 P>0.05);在住宅区连续投放三天毒饵,0.5/万与1/万组灭鼠效果相同,以2/万组灭鼠效果最好;在农田区一次性投放毒饵,0.5/万组灭效低于其他组,1/万、2/万、5/万组灭鼠率差别无显著性(x~2=4.0229 P>0.05)。还发现,敌鼠钠盐毒饵浓度越低,越易被鼠接受,但出现死鼠的时间也随之推迟。根据本文结果和资料报告综合分析,作者认为:敌鼠钠盐毒饵在住宅区和农田区毒鼠时,以2/万浓度分别采用饱和投毒法和间隔投毒法较好。  相似文献   

11.
农田灭鼠对害鼠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灭鼠对害鼠群落结构的影响,为鼠害预测和防制提供依据。方法:1987—2000年,每年春、秋季使用第一代慢性灭鼠剂进行大面积全方位农田灭鼠,每次灭鼠实行饱和投饵;逢双月用夹夜法调查害鼠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结果:灭鼠导致板齿鼠的比率、生物量显著上升,黄毛鼠的比率和生物量明显下降,农田鼠类群落结构和害鼠群落多样性指数发生变化。结论:灭鼠会使耐药力较强、体大竞争力强的害鼠数量上升,防制的主要对象增加。  相似文献   

12.
大隆杀灭家栖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隆杀灭家栖鼠的效果。方法:一次投饵、间隔投饵及连续5天饱和投饵。结果:0.005%大隆毒米对家栖鼠的灭效分别为89.27%、98.11%和99.14%;现场使用适口性及安全性良好。结论:大面积灭鼠宜采用间隔投饵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鼠用0.2%莪术醇饵剂控制害鼠的抗生育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农田开展鼠害控制示范试验,每公顷投药量为4.5~6 kg,药后1个月用鼠夹夹夜法,调查害鼠种类、数量(此后每隔1个月调查1次,共调查4次),对捕获鼠进行分类鉴定后,解剖雌鼠,观察怀孕状况;雄鼠观察睾丸是否下降,根据害鼠上臼齿磨损状况,记录害鼠年龄组成情况,计算捕获率及控制效果。结果参与繁殖的害鼠在逐步下降,怀胎率、胎子数降低,害鼠种群逐步趋向老年化;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未发现天敌及非靶动物、人、畜、禽出现异常现象。结论该药剂使用安全,抗生育效果显著,对农田鼠害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本摸清农田害鼠的种群、数量动态等 ,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现场用夹夜法逐月调查 ,分类鉴定、剖检观察等。结果 :1996~ 2 0 0 0年共布放 17790夹次 ,获鼠 8种 773只 ,大绒鼠、黄胸鼠及巢鼠为主要鼠种 ;种群数量一年出现 7月和 10~ 11月两个高峰期 ;5月及 9月为繁殖盛期。结论 :3~ 4月和 9~ 10月为大面积灭鼠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区外环境大面积使用杀它仗蜡饵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城市灭鼠住外环境中大面积使用杀它仗蜡饵的灭鼠效果。方法 (1)在外环境的各种场所大面积投放杀它仗蜡饵;(2)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3)以夹夜法、粉迹法和盗食法分别测定投饵前后的鼠密度,以灭鼠率判定灭鼠效果。结果 福州市外环境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总捕鼠数的93.48%;灭鼠前用夹夜法、粉迹法和盗食法分别测得的鼠密度为3.08%、33.08%和32.50%,灭鼠后分:别下降至0.35%、25.54%和2956%;室外夹夜法测得全市灭鼠率为88.64%。结论 用杀它仗蜡饵在外环境一次性饱和投药,灭鼠率为88.64%。但要控制城市鼠害要根据不同环境中的鼠种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抗凝血剂持久毒饵盒防制列车鼠患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客车灭鼠采用急性灭鼠剂毒饵直接放在地板上,实践证明达不到防制目的。本文作者于1982年4月开始,在郑州铁路局的6列客车上,用装有0.025%浓度杀鼠灵或敌鼠钠盐毒饵的长方形和倒梯形纸板盒,放在顶棚和车墙夹层以及下部的暖气管和车墙间的缝隙,每3天检查补充1次毒饵,2~4周控制鼠害。以后每3个月更换1次毒饵。到1983年3月底,6列客车已保持无鼠害8~10个月。采用抗凝血剂持久毒饵盒防制列车鼠害,方法简便、效果持久,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东淄博市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淄博市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制对策。调查结果表明,淄博市啮齿动物群落可划分为4大类型:A。平原地区的黑线姬鼠+大仓鼠群落;B.湖区洼地的黑线姬鼠群落;C.丘陵、山区的社鼠+黑线姬鼠群落;D.沿黄地带的黑线姬鼠+大仓鼠+东北鼢鼠群落。农田害鼠一年内有两个数量高峰,前峰在4~5月份,后峰在9~10月份,秋季高峰远大于春季高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防控黑龙江省农区村屯鼠害。方法以村屯为核心和最小单位、以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和毒饵保护器(水泥毒饵站)为主要技术手段,以褐家鼠、小家鼠主要集中在村屯的秋冬季为防控的切入时机,长期投放水泥毒饵站。结果从毒饵取食量上看,在一年半的村屯鼠害防控试验中毒饵消耗量下降了95.65%;在处理后4个月通过夹夜法调查夹捕率下降了83.67%;次年的毒饵消耗量最大反弹高度仅相当于前一年同期最大量的23%。结论解决了村屯灭鼠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同时探索出较为简单的灭鼠方式,达到了对村屯鼠害持续控制的目的,且对人、畜、禽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农田害鼠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明确害鼠空间配置 ,为灭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调查害鼠在农田的分布。结果 作物构成复杂的样区鼠密度最高 ;不同作物地害鼠构成比率各不相同。稻果、稻菜混合种植区害鼠分布与水稻生育期有密切关系。水稻生长中后期 ,稻田鼠密度显著高于果园和菜地 ;水稻收获后 ,果园和菜地鼠密度又显著高于稻田。在一个大样区内 ,不同作物、同作物不同生育期或杂草生长状况不同 ,鼠密度一般相差 1~ 4倍 ,最高相差 2 7.3倍。结论 害鼠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凡为害鼠提供丰富食物、良好栖息地和隐蔽条件的环境鼠密度高 ,反之则低。只有充分利用害鼠空间分布规律 ,科学灭鼠 ,才能经济有效地控制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