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杜桥镇位于浙江中部沿海 ,气候及自然环境适宜蜚蠊的栖息及繁殖。我镇在除四害工作中开展了区域性的群众灭蟑活动 ,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由于广度和深度不够 ,未将其控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因此 ,为迅速控制蜚蠊危害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我们于 2 0 0 1年 6月 10日对镇区所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住户以及公共环境地段 ,开展了灭蜚蠊活动 ,使镇区的蜚蠊成若虫侵害率由灭前的 45 .64 %降至灭后的 1.85 % ;密度指数由灭前的 5 .2 4只 /间降至灭后的 2 .13只 /间 ;卵鞘侵害率由灭前的2 5 .3 2 %降至灭后的 1.0 7% ,密度指数由灭前的 4.18只 /间降至…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7月以来,我们应用万花楼牌“灭蟑蚂蚁药”与灭蟑药笔等,同时进行环境治理,开展大面积综合灭蟑活动,并不断加强、巩固防制效果,于1993年7月各项指标均达到“双5”、“双2”标准。现场防制由厂“灭蟑专业技术组”统一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落实专款,负责药物发放,组织指导居民和单位按规定要求投药;同时发动群众,搞好室内卫生,清除卵荚。1992年7月本底随机调查564间房(居民区264间,一般单位与特殊单位各150间),成虫侵害率14.72%,密度指数2.45只/间,卵荚侵害率  相似文献   

3.
自1991年起,三二四一七部队连续3年开展灭蟑螂达标活动。在查清蟑螂虫情的基础上,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采用药物喷洒和药笔划线相结合的方法,蟑螂成、若虫侵害率由灭前的47.5%降至1.5%,平均密度(只/间)由灭前的21.3降至3.2;卵鞘侵害率由灭前的5.5%降为0.4%,平均密度(只/间)由灭前的2.1降至1.4.灭蟑达标后巩固至今,各项指标均维持在"双五、双二"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维多克杀蟑胶饵对蟑螂现场防制效果。方法采用一次投药法,将胶饵投点在蟑螂活动的场所,观察施药前后蟑螂密度变化,评价杀灭效果。结果维多克杀蟑胶饵一次投药后黑胸大蠊不同部位平均密度指数(只/盒.夜)由灭前的1.60,灭后5 d降至0.052;其密度下降率为96.75%,灭后10 d降至0,下降率为100%;德国小蠊不同部位密度指数(只/盒.夜)由灭前8.90,灭后5 d和10 d均降至0,密度下降率均为100%。结论维多克杀蟑胶饵一次投药后对蟑螂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某船运基地蟑螂危害状况调查,评价基地食堂和舰艇的蟑螂防治效果。方法蟑螂密度调查和效果评价采用药激法,蟑螂防治通过卫生整治和综合化学药物灭蟑相结合。结果食堂和舰艇的平均蟑螂侵害率为65.96%,平均蟑螂密度为5.59只/间。分类鉴定蟑螂3种,德国小蠊(90.25%)为食堂和所有舰艇的优势种。食堂蟑螂密度为7.3只/间,以熟食间(26.0只/间)和副食库(22.0只/间)相对较高;舰艇平均蟑螂侵害率为61.82%,平均蟑螂密度为5.21只/间,舰艇后厨均有蟑螂,且蟑螂密度(18.79只/间)最高。灭蟑处理后1周,食堂和5艘舰艇的灭蟑率在95%以上;首次灭蟑1个月后巩固灭蟑并监测蟑螂密度,食堂和4艘舰艇未发现蟑螂;3个月后监测蟑螂密度,食堂和6艘舰艇未发现蟑螂。结论分析某陆军船运基地蟑螂危害原因,蟑螂主要是随食品和货物侵入食堂和舰艇,且危害较重,分布范围较广,通过综合灭蟑措施,蟑螂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0.5%呋虫胺胶饵的灭蟑效果,控制蟑螂密度。方法用药激法调查蟑螂侵害状况,对蟑螂密度较高场所,在蟑螂栖息爬行处按0.1~0.3 g/点的剂量施药。结果调查213间房,蟑螂侵害率为15.49%,阳性间平均密度指数为9.61只/间,其中食堂、集体宿舍、传达室、老干部住户蟑螂侵害状况较重,对蟑螂密度较高场所施药后1、7、14、21、28 d,蟑螂平均密度下降率分别为15.41%、73.50%、91.91%、96.05%、97.51%。结论用胶饵精准施药灭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蟑螂害普遍关注,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消除蟑螂危害的途径和方法,但迄今尚少见大面积消除蟑螂危害的成功的报道。我市于1987年先是在青山区试点,然后于1988年在全市开展了消除蟑螂危害的实践,结果使全市蟑螂密度降至不足为害水平,其中德国小蠊由灭前的18.36只/间降到灭后的1.26只/间;室内日本大蠊由灭前的28.00只/间降到灭后的4.43只/间,室外由灭前的249.97只/点降到灭后3.64只/点。这一成果通过了全国爱卫会的鉴定验收,使蟑螂的侵害率和密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的灭蟑先进市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效灭蟑药饵现场大面积防制德国小蠊效果。方法 在 48个单位面积约 13万m2 范围内 ,用高效灭蟑药饵按 1~ 2 g/m2 施放于缝隙、橱柜、抽屉、货架、灶台下等德国小蠊栖息活动处 ,首次施药 1周内全面检查 1次 ,以后每月检查 1~ 2次 ,视药物消耗和蜚蠊情况适当补充毒饵 ,观察 1年。结果 施药后 1周德国小蠊密度明显下降 ,下降率在 95 .2 1%~ 96.48%之间 ,6个月后下降率为 99.2 2 %~ 10 0 .0 0 %,防制后 1年下降率仍高达 99.2 2 %以上 ,侵害率从 5 3 .5 4%降至 1.44 %,阳性房间密度指数从 19.63只 /间降到 1.74只 /间。结论 高效灭蟑药饵具有使用方便 ,不污染环境 ,杀灭率高 ,防制效果佳等优点 ,适于大面积防制德国小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某招待所蟑螂侵害情况和拜灭士杀蟑胶饵防治蟑螂的效果。方法 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化学防治采用拜灭士杀蟑胶饵。结果 密度指数为8 .22只/盒·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占总捕获数的99. 18%。施药后1周密度指数为0 .95只/盒·夜,杀灭率为88 .49%;施药后1个月密度指数为0 .24只/盒·夜,杀灭率为97 .04%。结论 该招待所德国小蠊侵害严重,采用拜灭士杀蟑胶饵防治,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其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部居民楼蟑螂侵害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用药激法调查蟑螂密度,化学防治采用奋斗呐滞留喷洒和优士灭蟑胶饵。结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防治前不同房间平均密度为2.3~16.8只/间,施药后3 d密度为0.1~1.3只/间,杀灭率为91.07%~97.67%,15 d后为0只/间,杀灭率为100%。结论该住宅楼蟑螂侵害严重,滞留喷洒结合灭蟑胶饵、颗粒饵杀灭蟑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阳市星级宾馆蜚蠊侵害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家星级宾馆,采用粘捕法进行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3种,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7.77%,美洲大蠊占1.08%,黑胸大蠊占1.15%。蜚蠊密度在1.77~12.86只/(盒·夜)之间,平均为8.03只/(盒·夜)。侵害部位以中餐厅操作间、西餐厅操作间、西点间和冷荤间最为严重,蜚蠊密度分别为13.84、10.35、8.28和6.27只/(盒·夜),其侵害率在13.19%~100%之间,平均侵害率48.32%(6—8月德国小蠊雌虫平均带荚率为26.86%)。采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滞留喷洒防制蜚蠊,经过一年的防制,5家宾馆蜚蠊密度平均下降了88.68%,平均侵害率下降了94.97%。结论贵阳市星级宾馆德国小蠊侵害严重,必须加强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其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蟑螂种群密度及侵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兰州市蟑螂侵害和密度季节消长,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粘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共捕获蟑螂9 840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23.50%,密度为4.62只/张。侵害率宾馆(60.67%)>居民区(26.94%)>餐饮(19.03%)>农贸市场(13.60%)>医院(1.67%);密度宾馆(11.63只/张)>居民区(5.07只/张)>农贸市场(4.07只/张)>餐饮(3.46只/张)>医院(0.05只/张);6~11月密度达6.23~8.99只/张。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活动高峰在夏秋季,宾馆、居民区和餐饮单位密度较高,应加强蟑螂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上海地区居民家庭蟑螂的侵害情况,有效控制其密度,为今后开展家庭灭蟑积累经验。方法选择试点,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物采用毒饵法集中杀灭,并用药激法和目测法考核灭蟑效果。结果灭前居民家庭蟑螂侵害率为40.83%,不同楼层蟑螂侵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9,P〈0.001);房屋装修年限长短蟑螂侵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0;P〈0.05);不同厨房环境蟑螂侵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14,P〈0.001)。灭后蟑螂侵害率为9.63%,杀灭率为75.94%。结论本次灭蟑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居民家庭蟑螂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部蟑螂侵害率和密度水平,为蟑螂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粘捕法调查餐饮区、疗养区、体检中心、居住区、附属医院蟑螂侵害率和密度水平。结果在各类环境中共捕获蟑螂1173只,均为德国小蠊,平均侵害率为13.33%,密度为1.96只/张。侵害率及密度:餐饮区〉疗养区〉体检中心〉居住区〉附属医院。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餐饮区、疗养区密度较高,应加强该区域蟑螂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11年家鼠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市1985~1995年开展家鼠鼠情监测。结果:有褐家鼠、小家鼠两种,前者为农村优势种,后者为城镇优势种。每年有两个数量高峰(2~4月、9~11月);自1986年以来开展大规模灭鼠活动,并未改变此规律,但使家鼠密度显著下降。近几年斑疹伤寒发病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郑州市蟑螂种群密度和侵害情况,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对郑州市三区监测点进行蟑螂侵害、密度情况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共捕获蟑螂3 843只,平均侵害率为16.66%,密度为2.33只/张。德国小蠊占98.41%,为优势种群。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餐饮业、宾馆、农贸市场、浴池密度较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蟑螂侵害率,控制蟑螂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适合陆路口岸范围鼠类侵害程度分级方法,并根据指标范围确定灭鼠策略。方法以盐阜直通式监管点外延400m范围内各类型单位室内作为研究对象,目测法检查鼠征房间,分析阳性频度分布趋势,建立鼠类侵害程度指标值。结果根据鼠征阳性率范围均值、离散度及频度分布理论,考虑卫生检疫实践,提出陆路口岸范围类鼠征法侵害程度分级标准:Ⅰ级(不足为害),侵害率0~2%;Ⅱ级(轻度侵害)侵害率2~10%;Ⅲ级(中度侵害),侵害率10%~30%;Ⅳ级(重度侵害);侵害率≥30%以上。结论提出用鼠征法区分陆路口岸范围鼠类侵害程度分级标准,为"区、点、园"范围鼠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近年来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广州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7-2019年每月在全市开展鼠、蟑螂、蚊及蝇监测,并对不同生境的病媒密度和季节消长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总体鼠密度为2.42%,城镇居民区总体鼠密度最高,其鼠密度高峰集中在8-10月。总体蟑螂侵害率为13.79%,总体密度为0.58只/张,3年中农贸市场的蟑螂侵害率和密度均高于其他生境(P<0.001),其蟑螂侵害率和密度高峰分别在9月和10月。总体成蚊密度为2.75只/(灯·夜),3年中不同生境的成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1.277, P<0.001),各年农户和牲畜棚的成蚊密度均高于城镇,其高峰分别在4月和7月。总体蝇密度为1.17只/笼,3年中不同生境的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2.427, P<0.001),各年农贸市场总体蝇密度最高,其高峰集中在8月。  结论  广州市不同生境病媒密度和季节消长趋势不同,应结合实际开展长期、系统和持续的病媒监测和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的红外线鼠密度监测仪在现场鼠侵害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场监测。结果在餐厅和超市设置的7个监测点均监测到鼠类活动,阳性率均达到100%,餐厅的鼠阳性指数和活动指数均高于超市,其中餐厅的配料间鼠侵害最严重,阳性指数和活动指数分别达到33.38min/h和189只/(次·h)。结论该新型鼠情监测方法具有多方面优点,弥补了常规监测方法的诸多不足,监测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监测结果更加准确直观,是一种潜力巨大、具有广泛应用空间的新型鼠密度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