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与临床病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接受肾活栓的361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资料。结果在各种病理分型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其次是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硬化、硬化性肾炎和新月体肾炎;主证分型肺肾气虚组与脾肾气虚证组两组间病理类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气阴两虚证组中较重的病理类型所占比例较大;瘀血及湿浊证组与湿热证组比较,其较重的病理类型比例较大;肺肾气虚证组与其他证型组相比,其发病年龄轻、病程短、血肌酐水平低;气阴两虚证组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较肺肾气虚证组和脾肾气虚证组低;肝肾阴虚证组血压较肺肾气虚证组和脾肾气虚证组的血压高;各主证间尿蛋白及尿隐血无显著差异;湿热证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较非湿热证组患者高;瘀血证组患者与非瘀血证组患者相比较,年龄高,病程长,肌酐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证侯,提示在治疗中应该注意把握的要点;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我们除了应该掌握其肾功能状态、病理类型等数据外,如能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就能更好地从整体水平上把握病情,使患者最大限度地缓解和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标实证和本虚证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讨湿热证与本虚证的关系,以及湿热证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5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观察本虚证各型分布及交叉分布情况;观察不同原发病中本虚证的分布;观察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证兼夹标实证分布情况;观察湿热证症状分布;观察湿热证、非湿热证中本虚证的分布。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虚证中脾肾气虚为最常见的证型,脾肾气虚最常合并脾肾阳虚;标实证中湿热为最常见的证型,可与血瘀兼夹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最常见证型均为脾肾气虚证;湿热证中出现率高的症状为腰困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口干不思饮;湿热证中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结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虚证中脾肾气虚为最常见的证型,标实证中湿热证的发病率最高,并且可以合并各种肾脏病的本虚证,也可以兼夹血瘀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300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包括非透析患者126例、血液透析患者114例、腹膜透析患者60例,按SGA评分方法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探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慢性肾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中医主证出现率以脾肾气虚证最高,阴阳两虚证最低。标实证中湿浊证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瘀血证。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中脾肾气虚证最多,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脾肾气虚证比例减少,阴阳两虚证比例明显增加。非透析患者以脾肾气虚证多见,透析后病人脾肾气虚证减少,阴阳两虚证明显增加。结论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营养不良程度有一定相关性,采用肾替代治疗后对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气虚证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雷公藤多甙结合中药方剂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证侯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的疗效总有效率和71.43%的中医证侯总有效率(P<0.01)。②治疗后,CNG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其中以治疗组降低最为明显,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③相较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明显缓解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小儿频复发性肾病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小儿频复发性肾病 (FRNS)的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选择 5 0例FRNS患儿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 ,比较治疗前后血、尿常规 ,血生化、2 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免疫指标的变化 ,结果 :①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 ,其次为湿热内蕴、肾虚血瘀 ,气阴两虚较少见。②西医分型肾炎型中气阴两虚型与其它证型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单纯型中肝肾阴虚与其它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病理类型以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系膜增生性肾炎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MsPGN +FSGS)和IgA肾病 (IgAN)为主 ,少数为IgM肾病 (IgMN)、膜性肾病 (M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和局灶性肾炎 (FGN)。MsPGN中以肝肾阴虚多见 ,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IgAN中湿热内蕴多见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MsPGN +FSGS主要见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肾虚血瘀 ,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MsPGN、IgAN可以作为肝肾阴虚型和湿热内蕴型的客观指标和辨证依据 ,中药肾康灵对治疗肾虚血瘀型FRNS疗效显著 ,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减轻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50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肾病、非IgA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者疗效最好,病理类型为非lgA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最好,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收集40例接受中医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总结相应的辨证分型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可分为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浊证、湿热证等几种类型,通过辨证施治,使临床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比西医对症治疗更具有优势,而在中医治疗方法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改进,以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脾肾气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低盐饮食、优质蛋白饮食、适当休息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要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24h-Upro)、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24h-Upro、Scr、BUN、Cysc、hs-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脾肾气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24h-Upro、Scr、BUN、Cysc、hs-CRP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刘红  李涛  姬佳妮  阿迪拉  岳华  陆晨  庄晶 《西部医学》2011,23(6):1071-107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158例接受经皮肾活检的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58例患者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最多见79例(50%),IgA肾病54例(34.2%),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15例(9.5%),其次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10例(6.3%)。汉族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为主(26.0%),其次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6%);维吾尔族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35.4%)其次为IgA肾病(8.2%)。结论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其中汉族患者以IgA肾病为主,维吾尔族患者以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DN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血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DN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尿肿瘤坏死样凋亡微弱诱导因子(TWEAK)及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比较。【结果】(1)与健康组比较,DN无蛋白尿组、少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肾功能不全组等各期患者的血中TWEAK浓度均下降,尿TWEAK浓度及血中IL-1β浓度均上升(均P0.05);DN无蛋白尿组的血中IL-10浓度亦上升(P0.05)。(2)阴虚燥热证组血中TWEAK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各主证血中TWEAK浓度依次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燥热证组尿中TWEAK浓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各主证尿中TWEAK浓度依次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血中IL-1β水平,在所有证型中湿热证组表达最高(P0.05),阴虚燥热证组表达最低(P0.05);血中IL-10水平,在所有证型中阴虚燥热证组表达最高(P0.05),各主证血中IL-10水平依次为: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结论】DN中医辨证分型与TWEAK、IL-1β、IL-10等炎症因子有一定相关性,为临床治疗DN、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5例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 195例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加以分析 ,结果表明中医分型中阴虚型与肾炎型相关 ,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增生硬化性肾炎 ;气阴两虚型与肾病型与肾炎型均相关 ,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炎、增生硬化性肾炎 ;气虚型与肾病型相关 ,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轻微病变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 ;阳虚型与肾病型相关 ,多见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  相似文献   

12.
华素彩  徐锡鸿 《医学争鸣》2007,28(16):1531-1532
0 引言 IgA肾病( IgA nephropathy) 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以及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1-2]. 因此对IgA 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延缓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我们选择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的相关性, 以推断病情及预后, 指导临床治疗, 并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指光镜下病理学改变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或)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的一组疾病。依据免疫病理系膜区免疫球蛋白沉积,可分为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和非IgA肾病。一般来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指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只是病理上描述的概念,所以其与微小病变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之间有很大重叠,而且可相互转换,因而上述三种病理类型可能只是不同严重程度的一种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特点及临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表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355例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镜下血尿组、肉眼血尿组、蛋白尿组;全部病例行肾穿刺活检,分为IgA肾病组及非IgA肾病组。结果:均为青年起病,病程多在3月内,各临床组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血、尿β2微球蛋白上均无差异;IgA肾病188例,血尿明显,以Ⅱ级最多,非IgA肾病167例,以轻细膜最多,两组均为蛋白尿组病理类型偏重。结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青年发病,男性居多,IgA肾病及非IgA肾病发生比例无差异,IgA肾病血尿明显,IgA肾病及非IgA肾病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但部分病例病理表现较重,尤其伴有蛋白尿者。  相似文献   

15.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指光镜下病理学改变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或)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的一组疾病.依据免疫病理系膜区免疫球蛋白沉积,可分为IgA肾病(以IgA沉积为主)和非IgA肾病.一般来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指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只是病理上描述的概念,所以其与微小病变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之间有很大重叠,而且可相互转换,因而上述三种病理类型可能只是不同严重程度的一种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遗传性肾炎和青霉胺肾损害均有类似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骨炎Ⅱ型胶原在肾组织沉积的临床与病理现象。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30例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Ⅳ型胶原在肾组织的沉积情况。结果显示Ⅳ型胶原在伴有肾小球硬化组中阳性病例数明显高于无硬化组,在不同兼夹证中瘀血、湿瘀证阳性比例高于湿热证。结论Ⅳ型胶原在肾组织的沉积是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基础,"瘀血"病理在疾病后期意义更大,即"久病必瘀",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活血化瘀,有助于延缓肾脏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NF-γ、IL-4、IL-10)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0例正常人和25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轻中度系膜增生性非IgA肾小球肾炎)外周静脉血血清INF-γ、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NF-γ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多(P<0.01),而IL-10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5),IL-4分泌水平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INF-γ/IL-4、INF-γ/IL-10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可能参与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实质性高血压在IgA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的病理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将IgA肾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肾功能不全较对照组多见,同时存在有急进性肾炎。对照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尿检异常为主,未见急进性肾炎。两组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中观察组的病理类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硬化≥20%,肾缺血改变、新月体形成、血管洋葱皮样改变及肾间质小管慢性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存在影响肾功能的同时对IgA肾病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参与急进性肾炎的发病,肾实质性高血压存在的IgA肾病的病理类型慢性化的情况严重,提示预后不好,应早期行肾活检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101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的分析来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分别占35例(34.7%)和32例(31.7%),其次为肾病综合症26例(25.7%),其中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伴有肾功能不全,有急进性肾炎的表现,而青少年IgA肾病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为主不伴有肾功能不全且无急进性肾炎的表现。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少年,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较青少年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病状血尿/尿检异常和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性硬化。IgA肾病以轻系膜增生为主,成人的重度系膜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大于20%、球囊粘连、新月体形成、肾缺血改变、血管葱皮样改变、肾间质小管慢性化的比率均高于青少年。结论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较青少年严重,病理类型比青少年差,病理特点显示预后较青少年差,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IgA肾病存在慢性化表现,提示预后较差,建议早期行肾活检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PAI-1在慢性肾脏病肾小球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冰冰  周竹  翁敏 《当代医学》2011,17(11):1-4
目的 研究肾小球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肾脏病理变化及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文分析系统对45例入选疾病组和5例正常对照组的PA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