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宿主CD4+和CD8+T细胞中死亡受体(Fas) 及死亡配体(Fas ligand,FasL)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Fas和FasL在CD4+和CD8+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Fas和FasL在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感染10wk后,FasF 在CD4+T细胞的表达接近并超过Fas的表达,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CD4+ T细胞凋亡比率超过CD8+T细胞和CD4+/CD9+T细胞比值下降与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探讨泡球蚴感染宿主CD+ 4 淋巴细胞缺失的机制 ,以及泡球蚴感染与宿主CD+ 4 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尼龙柱和补体法从泡球蚴感染 12周 ,2 5周和正常对照组BALB/c小鼠脾脏分离出纯CD+ 4 ,CD+ 8细胞 ,在体外分别经EmAg ,anti-CD3 ,IL - 2 ,TNFα ,PWM刺激培养 16h ;Tunel和PI双染后 ,FCM分析凋亡细胞数 ;并用C -myc ,TGF - β ,bcl- 2cDNA探针检测感染 2 5周EmAg诱导CD+ 4 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FCM分析 ,感染 12周组CD+ 4 ,CD+ 8细胞凋亡数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感染 2 5周组CD+ 4 细胞凋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也显著性高于同组CD+ 8细胞 (P <0 0 1)。CD+ 4 细胞内C -myc,TGF - β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bcl- 2mRNA水平则减弱 (P <0 0 5 )。结论 泡球蚴寄生宿主后期 ,可诱导宿主成熟T细胞中CD+ 4 细胞发生凋亡 ,使宿主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凋亡的形成与凋亡信号增加 ,抑制信号减弱所引起。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抑制现象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阶段宿主免疫抑制现象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分离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脾脏CD^+4和CD^+8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比值。两种细胞体外经成虫抗原刺激后,用原位末端标记处理,用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组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CD^+4/CD^+8T细胞的比值,从感染后第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宿主 CD4 和 CD8 T细胞中死亡受体 (Fas)及死亡配体 (Fas ligand,FasL)的表达情况。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Fas和 Fas L 在 CD4 和 CD8 T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Fas和 Fas L在 CD4 和 CD8 T细胞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但感染10 wk后 ,Fas L在 CD4 T细胞的表达接近并超过 Fas的表达。 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CD4 T细胞凋亡比率超过 CD8 T细胞和 CD4 / CD8 T细胞比值下降与相关蛋白 Fas、Fas 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致CD+4T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立足于全基因水平考察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CD 4T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 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结合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 (Affemetrix芯片 ) ,对日本血吸虫感染 13周的小鼠脾脏中的CD 4T细胞进行凋亡观察及基因转录分析 ,获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图谱。结果 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CD 4T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小鼠 (P <0 0 1) ;感染小鼠的CD 4T细胞中有 2 5个凋亡相关基因与正常小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包括凋亡促进基因—生长抑制和DNA损伤 -GADD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 3,凋亡抑制基因—IAP等。结论 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CD 4T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导致宿主免疫下调的原因之一。凋亡通路中存在复杂的凋亡促进基因和抑制基因的相互作用 ,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 3可能是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CD 4T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因子。  相似文献   

6.
郭娟娟  潘祥森 《山东医药》2000,40(11):12-14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6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的体外凋亡率,以ELISA法检测其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结果显示,CITP组外周血CD^+4细胞凋亡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泼尼松难治组与有效组无显著差异;CITP组PA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IgG含量与CD^+4细胞体外凋亡率成正相关。认为体外CD^+4细胞凋亡异常反映了体内此类细胞的  相似文献   

7.
李发新  王明柱 《山东医药》1999,39(10):17-18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检测外周血CD+4淋巴细胞ICAM-1(CD+4/CD54)表达水平。患者组CD+4/CD54表达水平为(17.88±12.46)%,正常对照组为(0.48±0.88)%;8例患者治疗前后CD+4/CD54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01),CD+4/CD54表达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各参数(除关节肿胀数外)呈明显正相关(P<0.05)。CD+4淋巴细胞及其膜表面ICAM-1表达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 BAD的生物学、免疫学和转录表达特征,评估Sj BAD重组蛋白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根据Sj BAD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Sj BAD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Sj BAD。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j BAD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期及42 d雌、雄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分析Sj BAD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用重组抗原Sj BAD免疫BALB/c小鼠,通过计算减虫率及肝脏减卵率,评估重组抗原作为血吸虫病候选疫苗分子的潜力。结果成功克隆了日本血吸虫Sj BAD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Sj BAD,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2 k Da。Western blotting表明Sj BAD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间接ELISA法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Ig G。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Sj BAD基因在日本血吸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转录,以14 d表达量最高,且在雄虫体内的表达量高于雌虫。两次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蛋白Sj BAD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了30.82%和27.87%的减虫率,及42.52%和45.84%的肝脏虫卵减少率,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日本血吸虫促凋亡相关基因Sj BAD,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期虫体内均有表达。纯化的重组Sj BAD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导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据医学空间网1月5日报道(原载AIDS Res Hum Retroviruses,February 1,2004;20(2):175—82),树状细胞(DC)在获得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吡喹酮治疗对血吸虫感染小鼠免疫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阐明吡喹酮治疗对血吸虫感染宿主免疫病理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在吡喹酮治疗后肝组织内可溶性虫卵抗原 ( SEA)及抗体水平和虫卵肉芽肿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5wk,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减虫率为 98.3% ,平均肝重量和体积均显著减小 ,治愈小鼠的肝表面结节明显减少 ,组织内沉积的虫卵已钙化 ,部分虫卵肉芽肿已呈纤维疤痕样改变 ,对照组肝内仍可见慢性和少量急性虫卵肉芽肿。治疗组肝组织内抗原水平下降 ,而其抗体水平不受影响 ,肝内虫卵肉芽肿的平均直径和面积均较对照组显著缩小 ( P<0 .0 1)。结论 :吡喹酮治疗可使肝组织内 SEA水平下降 ,从而抑制了虫卵肉芽肿的病变 ,但不能逆转已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病变。  相似文献   

12.
将黄牛超入已被湖水淹没的鄱阳湖二类易感草洲上,接触疫水24h,100d后处死实验黄牛,收集体内成虫并检查组织中的虫卵数。结果发现:黄牛自然感染率高达100%,虫负荷与牛龄及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不同时间血吸虫病检出率不同,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此外,不同检查方法,其检出率也不同,肠粘膜刮取法高于顶管法,结果表明,黄牛对血吸虫高度易感,是日本血吸虫疫苗现场效果评价的理想实验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早期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NMRI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第 2 3天起 ,连续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抑制剂氨基胍(Am inoguanidine,AMG)处理小鼠 ,同时设未经抑制的对照组 ,分别在感染后第 38、4 5天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并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 ,分析肝脏中 、 型胶原的动态变化 ;化学显色法检测肝脏匀浆中能间接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羟脯氨酸的浓度。结果 感染后 38d,肝脏中 、 型胶原的增生程度及 、 型胶原面积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羟脯氨酸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感染后 4 5 d,肝脏中 型胶原的增生程度和 、 型胶原面积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AMG处理组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较对照组高 (P<0 .0 5 )。结论  NO可抑制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早期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首次用单克隆抗体证实了日本血吸虫病兔尿液中存在日本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用McAb-RIHA和McAb-Dot-ELISA平行对比检测浓缩5倍的重感染家兔尿样61份和正常家兔尿样30份。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1.97%和78.69%;假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0%。认为可进一步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排泄抗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首次用单克隆抗体证实了日本血吸虫病家兔尿液中存在日本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用McAb-RIHA和McAb-Dot-ELISA平行对比检测浓缩5倍的重感染家兔尿样61份和正常空兔尿样30份。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1.97%和78.69%;假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O%。认为可进一步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排泄抗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O诱导的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的细胞毒作用。 方法 用不同剂量NO供体—硝普钠 (SNP)处理日本血吸虫成虫原代培养细胞 ,8h后用Annexin V FITC标记原代培养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SNP能明显诱导日本血吸虫原代培养细胞发生凋亡 ,且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具剂量依赖性 ,3 0 0 μmol/LSNP处理组细胞的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 10 0 μmol/LSNP处理组。  结论 NO能诱导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 ,NO对血吸虫童虫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及其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的细胞凋亡现象及诱导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方法 ]分离、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混合细胞和虫卵。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正常培养条件下和诱导因素存在时细胞凋亡发生情况。 [结果 ]未经诱导的成虫细胞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凋亡所特有的“梯形”条带 ,成虫细胞核可见少量明显的凋亡所特有阳性着色。经诱导的成虫细胞和卵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呈凋亡所特有的“梯形”条带 ,诱导组的成虫细胞核可见明显的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和凋亡小体。 [结论 ]首次观察到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存在凋亡现象 ,且外源性因素可诱发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和卵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天然蛋白抗原诱导免疫对病鼠肝脏的病理变化.方法将42 d活成虫置于含0.05%戊巴比妥钠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孵育8 h后洗净,匀浆,超声粉碎、低温高速离心,将含酚氧化酶的上清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嗣后分别在两侧切取胶宽约1 cm进行酶染色,解剖刀准确切下相应的未染色的凝胶.冻干后碾成粉末,高速电动匀浆成浆糊状,冷浸过夜.高速离心得上清即为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粗抗原.设立3组进行免疫实验:实验组、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初次免疫后第2、4周,各重复1次加强免疫,最后1次免疫10 d后用新鲜逸出尾蚴(40±1)条/鼠进行攻击感染.42 d剖杀动物,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酚氧化酶免疫实验组小鼠肝脏表面较光滑,隐约可见少量灰白色小点,肝色泽略带灰色,质地较软;压片观察小鼠肝脏内虫卵集聚数量明显减少,且以未成熟虫卵为主.肝脏内伴少量肝细胞坏死,细胞浸润不明显,可见较多未成熟卵周围无肉芽肿反应.小鼠肝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的平均直径和面积比对照组小鼠肝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的平均直径和面积明显减小,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蛋白具抗原性,能诱导宿主一定的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预测其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将编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人载体质粒pGEX-6p-1进行表达,并用表达的重组抗原的融合蛋白免疫BABL/c小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j338/26GST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32.3%的减虫率及46.5%肝总减卵率;与Sj26GST免疫组相比,rSj338抗原可能使小鼠获得22.5%的减虫率及30.0%的肝总 减卵率。结论 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及rSj338)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可望成为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