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研发的2个尿液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临床试验前评价。方法用HIV1/2抗体尿液国家参考品对胶体金法HIV尿液抗体检测试剂进行检验评估;用541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72份接受ART的HIV抗体确证阳性者、214份HIV抗体阴性者尿液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尿液HIV抗体检测试剂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及ART对胶体金法尿液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HIV1/2抗体尿液国家参考品检测结果显示,两个胶体金法HIV尿液抗体检测试剂能达到该参考品检测要求;未进行ART的541份样本中,两个尿液胶体金法与ELISA法HIV抗体检测试剂敏感性分别为98.52%(533例),97.04%(525例)与98.89%(535例),特异性均为100%。两个尿液胶体金检测结果与尿液ELISA检测结果相比、尿液HIV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ART病人样本,两个胶体金法与ELISA法尿液HIV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8.33%(42例),52.78%(38例)与70.83%(51例),经卡方检验两个尿液胶体金法与ELISA法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胶体金法与ELISA法HIV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尿液HI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已经上市的ELISA没有差别,可用于高危人群HIV筛查,接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不适用尿液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HIV1+2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与免疫印迹蛋白试验(WB)结果,探讨筛查与确认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HIV抗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修订版对河南省漯河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疑似样本复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胶体金试验(RT)两种方法检测,经复检后任何1种筛查试验结果呈现HIV阳性反应需进行WB试验,2种试剂复核结果与WB结果比较研究。结果 复检1 564份疑似样本经WB确认,1 420份呈现HIV型抗体阳性(90.79%),74份阴性(4.73%)、70份不确定(4.48%)。2种筛查试验与WB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0.93%和91.94%。结论 复核实验中酶联免疫试验吸光度值/临界值(S/CO)值越高,RT检测带越深,WB试验结果的阳性率也越高,HIV抗体阳性确认结果以WB为准。ELISA、R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而WB试验结果为HIV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抗体蛋白印迹法(WB)在性病门诊就诊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用第3代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筛查11 558份性病门诊就诊者血浆样本,ELISA阳性样本和ELISA阴性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阳性样本,用WB确证;RT-PCR法检测筛查结果阴性样本、WB结果可疑和阴性样本、以及部分WB阳性样本,进行RT-PCR检测。结果 18份WB阳性样本中,17份RNA阳性,1份RNA阴性;14份WB可疑样本中,13份RNA阴性,1份RNA阳性;32份WB阴性样本中,4份RNA阳性,28份RNA阴性。结论 (1)HIV WB存在生物学假阳性。(2)检测可疑者样本中HIV RNA,减少随访负担。(3)WB存在窗口期,不能检出HIV感染急性期样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4种不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组合下的检测结果,探讨云南省快速检测替代策略替代常规策略进行HIV感染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医疗机构经一种快速检测试剂初筛为HIV阳性的135份样本送至建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行使用常规检测策略与快速替代检测策略,进行初筛复检和确证检测。结果 135份快速初筛阳性样本,经两种快速检测试剂进行的复检阳性率95.56%(129/13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的阳性率为93.33%(126/135);两种快速检测试剂的初筛策略与一种ELISA试剂所检出的阳性一致率为99.21%(125/126);以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检测结果为"金标准",4种快速检测的替代确证策略的阳性确证率为95.35%(123/129),与WB的一致率100%;如果使用3种金标试剂阳性,报告确证阳性出现2例假阳性;如果使用2种金标试剂阳性,报告确证阳性时出现2例假阳性;如果使用1种金标试剂阳性,报告确证阳性时出现1例假阳性。结论使用两种金标替代ELISA进行初筛复检不会造成反应性样本漏检,使用四种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可以替代WB进行确证,建议使用快速检测试剂于常规基层艾滋病检测。  相似文献   

5.
136份初筛抗-HIV1+2阳性而复检阴性标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历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假阳性结果的真实情况,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检测及结果判断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试验为阳性而免疫印迹试验(WB)为阴性的标本的结果以及相关资料。结果136份筛查试验为阳性反应、WB确认为HIV抗体阴性的标本,占所有送检标本的6.70%,占筛查试验阳性标本的13.39%。136份标本中,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阳性的119份,占87.5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33份,占24.26%,S/CO值平均为0.8005(0.2319~5.544)。结论日常检测必须遵从先筛查再确认的检测程序,筛查试验阳性的不能直接出HIV抗体阳性报告,应确认后再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建立干血斑(DBS)样本用于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重组免疫印迹法)的方法,为确证试验提供更加广泛的适用样本。方法制备系列稀释20~210 DBS与配对血浆样本,利用实验室优化的DBS洗脱条件(300μL含0.5‰Tween 20的PBS室温洗脱6小时),研究来自两个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重组免疫印迹法)的检测限,选择其中等效性更好且价格低廉的国产(重组免疫印迹法)试剂进一步研究。结果通过310份(110份HIV抗体阳性和200份HIV抗体阴性)已知DBS与血浆配对样本和1 304份临床DBS样本进行该方法验证与应用,两种不同试剂对于血浆样本的检测限均为20~27,但对于来自相同个体的对应DBS样本检测限不同(分别为20~25和20~26);应用与血浆样本等效的国产(重组免疫印迹法)试剂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阳性样本一致率为100.0%(110/110),阴性样本一致率为98.5%(197/200),总一致率99.0%(307/310),Kappa值0.98(P0.001);敏感性100.0%(110/110),特异性98.5%(197/200);应用国产(重组免疫印迹法)试剂对1 304份临床DBS样本中HIV抗体初筛阳性132份DBS样本同时进行实验室DBS确证与临床随访确证,实验室DBS确证结果与临床随访确证结果完全一致,确证阳性130份,排除初筛假阳性样本2份。结论 DBS样本用于HIV抗体确证(重组免疫印迹法)与血浆样本等效,具有良好敏感性与特异性,可有效排除初筛假阳性样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然后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HIV抗体阳性者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两种ELISA试剂筛查HIV抗体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352份血清标本,经WB确认阳性331例,阳性率为94.03%;21例为不确定,占5.97%。WB带型≥7条带的共计328例,占99.09%;6条带的3例,占0.91%。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和确认实验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阳性样本必须进行确证实验,对确证实验不确定的样本需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2—2016年甘肃省张掖市艾滋病病毒(HIV)检测情况和艾滋病流行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和2015年版)对送检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实验室确证数据。结果 2012—2016年全市HIV初筛593 188人,筛出阳性233份,经确证实验室确证为阳性150份、阴性70份、不确定13份;监测人群HIV平均阳性率0.025%,以2016年阳性率最高(0.049%,77/155 971),各年度筛查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4,P<0.01);150份HIV阳性标本中,男性138份(92%)、女性12份(8%),男女性别比例为11.5∶1,主要集中在31~55岁(占51.33%,77/150)。结论张掖市HIV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及中年居多;自愿咨询检测和医疗机构常规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评价两种不同初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剂联合检测艾滋病病毒 (HIV)抗体的可靠性 ,以替代艾滋病病毒 (HIV)蛋白印迹 (Westernblotting ,WB)确认法。 方法 79份初检为HIV抗体阳性的吸毒人员血清 ,重新统一用两种抗体初筛ELISA试剂 (Vironostika○RHIVUni FormⅡ plus 0和UBIHIV 1 / 2EIA)进行复测 ,之后随机选择前 51份样品进一步做WB确认 ,并做对比分析。 结果 51份血清中 ,有 49份样品 2次初筛复测时至少有 1次复测的结果显示为S/CO≥ 6 ,它们的WB确认结果均为HIV抗体阳性 ;其余的 2份样品 2次初筛复测时 ,其S/CO均 <6 ,但其中 1份 (样品“0 5”)的WB结果为HIV抗体阴性 ,1份 (样品“584”)为HIV抗体阳性。确认为HIV抗体阴性的样品“0 5” ,在整个初筛的 3次检测中曾 2次出现过S/CO >1 ;确认为HIV抗体阳性的样品“584” ,虽然 3次初筛检测中S/CO值均 >1 ,但因本试验中 2次复测得到的S/CO都 <6 ,因而其确认结果亦显示出较少抗原带 ,即只有p2 4和Gp1 60。 结论 两种不同原理的ELISA试剂 (最好为进口试剂 )联合检测HIV抗体可替代WB确认法 ,以监测具有一定HIV流行率的风险人群 (如哨点监测人群 )的HIV/艾滋病疫情。报告为HIV抗体阳性的临界判断指标采用 2次初筛S/CO≥ 6应是可靠的 ;初筛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在艾滋病病毒(HIV)确证检测过程中的漏检问题,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40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或)胶体金法筛查阳性、WB实验确证阴性的样本,分析其来源、S/CO值,并进行抗体追踪复检。结果 40份样本中检出9份HIV阳性,28份阴性,3份样本流失。阴性者均来源于没有高危行为的普通人群,其中无偿献血人群13份,ELISA S/CO均〈3。9份阳性样本中,6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自愿咨询检测(VCT)3例。其中ELISA S/CO值〈6的5例,〉10的4例,6例最后考虑为窗口期感染,3例可能为WB试剂中反应膜出现问题。结论 WB检测漏检,可能是样本处于窗口期感染或试剂反应膜问题,实验室应综合分析筛查阳性而WB确证阴性的检测样本,要进行追踪检测,以确定其真实的HIV-1感染状况,防止漏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最近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结果的分析讨论,尽可能减少实验室"不确定"结果的比例,提高实验室HIV确证实验的质量。方法该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两种快诊实验检测,又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对该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例首次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两次随访均来自浦东新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的病例,ELISA和快诊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但WB确证结果首次为"不确定",第2、第3次随访结果也均为"不确定",后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HIV-1型的CRF01_AE重组亚型,符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论对确证试验为"不确定"的病例,应综合初筛结果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及流行病学史,尽早明确个体HI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两种不同厂家或原理的HIV抗体初筛试剂联合检测,以替代免疫印迹法(WB),用于检测某些高危人群或特殊人群。方法用包括快速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在内的9种HIV抗体筛查试剂,对200份样本进行联合检测,对任意一种试剂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WB检测。结果ELISA初筛有阳性反应(S/CO值>1)的样本,WB确认阳性率为81.93%。初筛阳性且有1种ELISA试剂S/CO值>6的样本,WB确认阳性率为100%。两种快速试剂检测均为阳性反应的,WB确认阳性率为100%。结论可以用两次ELISA、两种快速试剂或一种快速试剂加一种ELISA试剂联合检测替代WB。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对实验室的HIV抗体筛查,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层析快诊实验的检测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方法参照2004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2007-2011年之间HIV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采用WB进行确证。结果727例HIV抗体复查标本中,确证试验阳性为540例,占筛查阳性总数的74.28%;其中两种ELISA及免疫层析快诊都呈阳性反应的为558例,确诊540例,不确定’18例,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6.77%;其余的ELISA呈阳性反应结果加上快诊结果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0,其中不确定72例,阴性97例。ELISA结果的1≤S/Co〈3,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0.85%;S/Co值在3~6之间,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1.11%;S/Co〉6,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94.51%。阳性与不确定’、阳性与阴性的S/Co、不确定。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不确定’与阴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而不确定。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LlSA检测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随着S/Co值的增高,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将升高,但是高S/Co值的样本并不代表感染HIV,HIV抗体阳性报告建议以确证试验结果为准;WB确证方法在不确定标本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快诊与ELISA的联合运用可以有效区分WB结果的感染一不确定与未感染一不确定,建议根据初筛结果,分类做好不确定人群的管理,尤其对两种ELISA及快诊均呈阳性反应的人群,应加大力度做好随访工作,确保无一例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IV抗体ELISA筛查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的关系,为HIV感染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22例ELISA阳性标本与WB确证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AS9.1进行数据描述统计和关联性分析。结果 364例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ELISA阳性与WB阳性符合率为58.52%。经spearman相关分析,ELISA S/Co比值与确证阳性密切相关。结论 ELISA筛查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高S/Co也并不代表HIV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敏感检测策略,减少窗口期漏检。方法收集来自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和青海省(自治区)的MSM人群专项调查样本,分别用中国现行的HIV抗体常规检测策略、新检测策略一、新检测策略二和新检测策略三进行检测,对常规策略与3种新策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23份调查样本中,常规策略[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检出的抗体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分别为282份、10716份和25份;新策略一(四代ELISA+WB)检出的抗体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分别为282份、10676份和65份;新策略二(三代ELISA+WB+集合核酸)检出的核酸阳性,抗体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分别为28份、282份、10688份和25份;新策略三(四代ELISA+WB+集合核酸)检出的核酸阳性,抗体阳性、阴性、不确定标本分别为13份、282份、10663份和65份。常规策略、新策略一至三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0.96%、90.96%、100%和95.16%,新策略二和新策略三的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策略(P〈0.05),且新策略对早期及急性HIV感染者的检测能力优于常规策略。结论针对MSM人群的HIV新检测策略,可以减少早期及急性HIV感染者的漏检,应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样本量尽快在该人群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56℃30min和65℃lh热灭活HIV方法处理标本(包括HIV抗体阳性的和正常的血清、血浆球蛋白的样品),然后用ELISA PA和WB检测HIV抗体.其实验结果与另一组未经处理的同份标本检测结果相同.说明标本热灭活处理后检测HIV抗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HTV抗体检测实验室对检样预先热灭活HIV的处理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可以避免实验室HI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天津市2007-2009年人群HIV抗体检测数据,确定替代策略应用方案。方法对于接收的天津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送检的1 636份样品,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检测流程与方法进行HIV抗体确证。结果 2007-2009年共有1 039份样品经确证为HIV抗体阳性,进行艾滋病疫情报告例数为690例。ELISA S/CO≥6且快速检测阳性的1 028份样品,确证结果均为阳性。ELISA与快速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24份样品,无确证结果为阳性者。结论在HIV低流行区将替代策略引入日常HIV抗体筛查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通过身份信息核查,可以有效避免对继往感染者的重复确证。  相似文献   

18.
吸毒人群尿液血液标本HIV-1抗体ELISA检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吸毒人群尿液标本中艾滋病病毒 1型 (HIV 1 )抗体 ,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集某市劳教所吸毒者尿液、血液标本 354例 ,HIV 1抗体阳性吸毒者复检尿液标本1 9例 ,共计 373例。应用ELISA初筛试剂检测尿液及血液标本中HIV 1抗体 ,阳性者取其血液标本进一步用Genelabs试剂做蛋白印迹 (WB)试验确认。结果 尿液、血液标本中检测HIV 1抗体的特异性为 99 72 % ,尿试剂的假阳性率为 0 2 8% ;血液标本HIV 1抗体阳性者 ,尿液标本检测也呈阳性 ,灵敏度为 1 0 0 %。结论 尿液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HIV 1抗体与血液标本ELISA方法的检出率有高度的一致性。尿试剂适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尿液HIV 1抗体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